分享

毛主席严令:任何情况不得放弃,否则执行纪律;但集宁城还是丢了

 lixj1028 2022-07-13 发布于天津

1946年6月26日,国共内战全面爆发。6月28日,毛主席电示晋察冀区军领导人,给他们下达了基本任务:保卫地方与夺取三路(平汉路北段、同蒲路、正太路)四城(大同、太原、石门、保定)。全力举行平汉战役,占领从长辛店至石门(今石家庄)整个平汉路,相机占领保定、石门两城。

文章图片1

由于刘邓大军无法全力配合作战,所以晋察冀区军司令聂荣臻担心自己实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所以致电中央建议联合晋绥区军,先在晋北打出局面,然后再考虑发起平汉战役。在聂帅的坚持下,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毛主席回电同意“先取大同,再取平汉,再取正太。”电报同时提醒,准备歼灭傅作义的增援部队。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为华北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大同易守难攻:城西北,山岳拔起,延至城东,像一把圈椅拱卫大同;城东面,有御河流过,可以依水设防;城南地形比较平坦,但城墙高峻。

文章图片2

鉴于大同地位如此重要,阎锡山自然不敢大意,他派出心腹名将楚溪春率暂编38师,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骑兵第5、6师,保安总队,两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营和一个工兵连,共1.9万余人亲自坐镇。为坚守大同,沿城墙筑有高、中、低三层堡垒,高处城墙上面有子母碉,城墙当中有枪眼,城墙外大小碉堡密布,并有交通壕连接,碉堡外部有铁丝网、外壕、拒马等障碍物,构成了坚固防御体系。

7月20日,外围战斗开始,但是晋察冀区军集中了3个旅及地方部队共10个团,对大同以南的应县发起攻击数日却并未奏效,这一失误似乎预示着大同战役的进展并不会很顺利。8月2日,聂荣臻亲自赶往大同前线主持召开了有各纵队领导人参加的高阳会议,研究部署进攻大同事宜。虽然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成立大同战役野战指挥部(又称大同前线指挥部),由张宗逊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但是这次会议还是乐观了!

文章图片3

据开国上将张宗逊回忆,虽然他在会议上提出了傅作义部来援的问题,但是大家认为“ 大同不属傅作义所辖的战区,他即便出兵来援,兵力也不会很大,行动不会很快,只要我们攻下大同,傅部就不敢东来”,故这次会议并没有针对傅作义部来援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作针对性部署,这就为以后的失利留下严重隐患。

尽管投入兵力达12万人之多,中途意外频出,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战斗,到9月4日,解放军攻占北关、西关车站和部分城关街区。照这样打下去,大同用不了几天就会落入解放军之手,大同前线指挥部也决定于5日起结合坑道作业和炮火轰击的办法进行强攻,将仍然顽强地坑的守军彻底消灭。就在这关键时刻,名将傅作义出手了。

文章图片4

傅作义接到蒋介石的救援命令后,一直在等待时机,现在见火候已到,立即出手。傅将军不愧是名将,他发南、北、中三路人马,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以中路为实,出归绥攻卓资直取集宁,两翼是虚,作为疑兵。

傅作义这一招围魏救赵实在高明!如果顺公路支援大同,解放军早有准备,打援大军张网以待,由此路去无异于自投罗网。而攻集宁,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箭双雕。攻下集宁,向东南可从后方迂回包抄进攻大同之解放军,将进攻大同的解放军部队置于两面夹击之下;向东可出兵尚义,张北,直接威胁晋察冀区军首府张家口,若不回救,张家口危险。所以攻集宁乃为攻其所必救,实在是高招。

国军围魏救赵,解放军则针锋相对,决心暂缓攻城行动,转兵北上,与先期展开的部队相配合,首先消灭傅作义部援兵,然后再攻取大同。9月10日8时许,董其武指挥三个师的国军在空军火力支援下,向集宁城西、城北两侧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而晋察冀、晋绥区军主力也在此后不久先后赶到集宁前线,对国军形成反包围。

文章图片5

得知集宁危急,最高领袖也高度重视,罕见回电前线指挥部:“命令集宁守军死守,任何情况不得放弃,否则执行纪律。”可见对集宁之重视程度,而集宁守军也异常顽强,打得极为出色。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董其武部伤亡惨重,渐渐不支,但是解放军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劳师袭远,部队也很疲劳,作战出现间歇。12日下午,就在解放军向董其武发起总攻之际,傅作义主力101师赶来了。

本来解放军如果加紧进攻,先灭董其五然后回头打敌人的援兵才是正确选择,可惜他们却犯了一个大错,指挥部决定调转头来先打援军。而部队长途奔袭,经过几昼夜鏖战,联络不畅,各部之间协同不一致,又是一整夜的往返调动,既疲劳又饥饿,结果打援计划没有实现。13日下午,傅作义部新编第32师、新编骑兵第4师蜂拥而至,与第101师会合,并迅速发起反围攻作战,聚歼集宁城下残敌的战机也失去了。如继续恋战,处境将更加不利。在这种情况下,部队被迫于当晚放弃集宁,撤出战斗,向东北方向转移。

文章图片6

大胜之后的傅作义得意忘形,竟然在绥远《奋斗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公开电,将对手上至领袖、下至参战将领羞辱一番。只可惜,一时的胜负并不能改变历史大势,解放军还是笑到了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