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蔚南资料(22)生命的火焰

 吴越尽说 2022-07-13 发布于浙江

生命的火焰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向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开枪,酿成“三一八”惨案,第二天消息传到上海,鲁迅发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叶圣陶在沉痛、悲伤、愤怒之中写下了《致死伤的同胞》。几天后,郑振铎创作了活报剧《春的中国》,借剧中人物的话说出“大残虐的发生,便是预示着大变动的将实现。……”发表在《文学周报》第218期上。徐蔚南则在这一期上发表了《生命的火焰》,副标题是“哀悼三月十八日为救国而牺牲的男女英雄”。


这是一篇与众不同的纪念文章,他记述的是一位女青年,从早上离家前与父亲的对话开始,内心既感激父亲的爱护,又坚定爱国救国的决心;离家去请愿队伍的路上,想起爱国就要割舍父爱而留下泪水;到了请愿队伍,她高举旗子走在队伍的前列,还不停鼓励大学生们:“青年们,振作你们的精神,燃烧你们生命的火焰,向前冲!”带头冲向前去,直到被罪恶的子弹击中胸口上方,踉跄倒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躺在医院里的她,向痛苦中含泪的父亲,还有周围的医生露出一丝微笑,她想挣扎地撑起来,鲜血从伤口迸涌而出,就这样,“她永久带着微笑的嘴唇为人类争自由幸福而光荣地牺牲了”。全文着重于生动的细节描写,场景在动态中转换,令读者如临其境,被这样的有志青年而深深感动。

有人评价这是一篇写实小说,也有人认为是散文,笔者认为这是一篇白话文报告文学体裁的作品,不同于通常的纪念性文章,文中有大篇幅的人物情节和心理活动描写,也有大场景的特写,艺术性地通过一个人物的活动展现这场爱国运动,以及以这个人物为代表的一批爱国青年群体。

新文学运动中,鲁迅、梁启超等人很早就写过纪实文学,直到1930年代才出现如夏衍的《包身工》等著名的报告文学,体裁真正确定。而徐蔚南的这篇报告文学虽然篇幅不长,但时间上要更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