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走在老家那熟悉又陌生的村道上,刚过不惑之年的她,已经能深刻地体会到许多许多年前,那位耄耋老人心中的悲哀之感了——那年八十多岁高龄的贺知章,满怀激动地回到阔别半世纪之久的故乡,却没有想到,自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迎接他的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一个令他无限感慨的场景。迎面走来的年轻人都是陌生的面孔,偶尔有几位老者擦肩而过,也是互不相识,是的,原来自己离开老家这么久了,久得连自己都感觉于老家而言,自己是个陌生人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成了老家的一个过客了。 村口的大柳树下,坐着两位正在闲谈的老者,她惊喜地认出其中一位面善的老者是从小就认识的,只是有好多年没有见到了。满怀欣喜地上前打招呼,老者却一脸疑惑,全然认不出面前的是谁。报上自家老爹的名字后,老者满脸恍然大悟的神情,并且客气地站了起来,热情地说出很多与自己相关的记忆。“你和我的孙女是同学。”“是的,是的,我小时候还去过你家玩来。”共同的记忆拉近了和老人家的距离感。老人微笑着,告诉她自己已经八十七岁了,她对老人良好的精神状态连声称赞,老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满脸都是对生活的知足感。“你要不说你爸爸的名字,我还真的认不出来了。” 是的,是的,无论你在外有着多么体面的工作,有着多么光鲜的衣着,有着多少耀眼的头衔,有多么显赫的社会地位,回到老家,在老人们面前,都只有一个名字:谁家的闺女! 谁家的闺女,才是你在小村里最靓丽的通行证!当你在小村庄里缓步前行,看着那曾经熟悉的景物,甚至那些空置已久的老房子,都感觉特别的亲切。只是,遇到从田里劳作归来的村民,你很想和人家打招呼问候,可是却常常尴尬地发现,人到跟前了,你却只是看着有些面熟而一时记不起该怎么称呼人家,而且,在对方的眼里,你也不是从前的少年,直等你对年长者说出父亲的名字,对方才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的,你就像被故乡放飞的一只风筝,这么多年来,你已经离故乡越飞越远,远得几乎看不清你的生命出发的地方的模样。尽管你看着一切都感觉非常亲切,可是从心底里,你只是一个过客了,你不再是这个小村庄的一员,每次回到这里,都感觉小村里陌生的面孔越来越多。尽管乡音依旧亲切,却只能感叹,重走儿时路,不见当年人! 带着孩子去最喜欢的河边去玩,整日里被局限于那一方小天地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和新鲜,却对河边的绿植上的虫子大呼小叫。你慌忙带着孩子远离那对孩子而言非常可怕的小虫,同时也悲哀地想起一篇文章里所说的,自己对小虫也不再具备免疫力了,那曾是故乡盖在你身上的印戳,现在被时光抹去了。这无异于故乡向你郑重宣告,你不再属于这片土地,你只是短暂停留的客人了。这无疑是故乡和你在某种意义上的诀别。
许多年以后,当你再回故乡,有多少人还会认识你,有多少人会记得,你,是谁家的闺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