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栗子往事(一)古寨

 余二娃 2022-07-13 发布于重庆
栗子乡因政府所在地为栗子湾而得名。该乡地处丰都南边,东连暨龙镇,南接南天湖镇,西邻三建乡,北与龙河镇相邻。

说起栗子,你会想到什么?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她那饱经沧桑的寨子。

曾经的栗子乡有四十八道古寨48道寨门,石崖重重叠叠,故又名“重岩寨”。

栗子寨起初名梨子寨。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那里的祖先们认为,这个地方整体形状远观像个梨,加之古时栗子的腹心地带有一塆梨树,人们就称此地为“梨子”,后来谐音成了“栗子”。

从元朝开始,就有人依栗子山修建寨子,有的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有的则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后来,栗子山上的寨子越修越多,共四十八道,人们统称这些古寨为栗子寨。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金龙寨。

金龙寨,听着就给人以霸气的感觉。金龙寨海拔1428米,传说在丰都名山的望乡台上,就能看见栗子山上主峰金黄煞红,像巨龙飞舞,故取名“金龙寨”。

在寨门的附近,有石头堆砌的城墙垛子,沿着山脊而成,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通过寨门两边石柱中间开凿的大圆槽似乎可以依稀看到之前的强盛,它是用于封锁石门的,现在旁边的土墙早已垮塌。但在寨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刻着的“金龙寨”三个大字,刀法刚劲有力,至今保存完好,清晰可见。

而发生在这个寨子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夜袭智取,红旗插上栗子寨!

1928年9月,丰都崇德乡农民武装起义队伍转战于此,周边许多农民积极响应加入队伍。队伍凭借天险抗击敌人,直打得敌人溃不成军。

1929年1月,军阀陈兰亭率部攻打栗子寨,汪长青仅带领700余“神兵”与陈部交战,打得陈部四散奔逃,有的官军甚至带整连投降。

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侦察了当时栗子寨的情况后,正讨论制订夺寨方案。

一人指着地图说:“48道寨门从绝壁下往上看,帽子都会掉。”另一人说:“据农民赤卫队的情报说,寨内团总为阻止我军攻寨,以秦家河为界,分东西二寨日夜把守,农民赤卫队守东,民团守西,谁未守住,寨内损失由谁赔偿。”

一阵沉思,有人献计:组织熟悉地形的小队作为攻寨先遣,向西靠近,主力部队佯攻大河坝南江渡,再折转进攻西寨,声东击西,夺取寨门。

此计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就在讨论作战细节时,忽然听闻有人来访。这个人不仅带来了栗子寨内的详细情报,而且提出愿意为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带路攻寨。

此人名叫黄九江,当地人,备受豪绅欺压,听闻红军在附近的消息,专程前来相助。黄九江希望红军到栗子寨“打土豪、分田地”,为农民群众做主。这本就是红军的主张,红军自然一口应下。

根据黄九江提供的情报,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最终决定,声东击西,趁夜智取栗子寨。

1930年5月12日,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兵分两路,一路让黄九江当向导,在栗子寨南面待命,另一路按计佯攻栗子寨。

红军攻来的消息很快传到寨内,团防头目果然上当,急忙调配人手,这样一来,西南面大部分寨门的守备只剩每道不足10人。

佯攻的队伍气势如虹,守寨团丁绷紧了神经,半步不敢离开。

终于,夜幕降临,红军队伍赶往栗子寨西南角。西南角的碑牌垭口寨门建在悬崖峭壁上,位置偏僻、人烟稀少,通寨只有一条依山开凿的陡峭小道,有时需手脚并用才能上行。当时的团防武装认为此地险峻、易守难攻,防备松懈。

正是拥有这样的自然条件,当时的团防认为此地仅凭天险便不可攻破,所以等到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在黄九江的指引下,于夜色中摸到寨门外时,守备仅有1堆篝火、几名团丁。

见状,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让人朝天放了两枪。寨门内几名守备团丁正在篝火旁昏昏欲睡,乍一听闻枪响,吓得不轻,仓皇向松林中逃窜而去,队伍趁机打开了寨门。

先进入寨内的队伍十分雀跃,有人忙提醒:“莫喧闹,抓紧进寨,随时准备战斗。”

先头部队进寨时,栗子寨还处在朦胧月色中。破晓时分,后续部队进寨,与民团的战斗打响了。

栗子寨西南隅一处村院,有块石头形如老鼠,该地即被命名为耗子石。

“进寨子的人多得不得了,他们从碑牌垭口突然飞下来,打死了我们好多人……”几个团防头目聚集在一起,正听着手下团丁添油加醋地报告战况。团防头目这才明白过来,中计了,眼下只能召集人手,阻击红军。

等到各处的团丁赶到耗子石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的事了,这样的团防哪里招架得住红军的猛烈攻势,耗子石这一仗,直接将寨内团防赶出了栗子寨。

当时的栗子寨大地主、镇长雷澍柏还不死心,他一路逃窜,请来南岸五乡团防相助,秘密上寨,意图发起反扑。

雷澍柏计划得美妙,然而,平时欺辱百姓的团防,在与红军交战时连半点气势也拿不出来,红军一路追击团防队伍到了雷家坝,冲杀在前的红军战士李占成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团防最后的反扑也只是垂死挣扎,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很快将其击溃,之后,队伍分别驻扎在八圣庙、栗子寨场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