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稀缺》这本书里,讲到了穷人越穷,忙人越忙的原因是心智带宽被占据了,没有余闲来思考如何致富和高效工作。于是有人就说,勤奋是穷人变穷的主要原因。虽然看上去有一定道理,毕竟整日忙忙碌碌的人无疑非常勤奋,他却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但一个真正想成事的人,一定离不开勤奋。尤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勤奋是成事乃至成功的唯一途径。学习也是如此。我记得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提到的四项教规,其中有一条便是勤学:「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随我学习的弟子,不要以聪明机敏为高,而应当以勤奋谦谨为上。王阳明是不是聪明人?当然是,后人学得了曾国藩,却极少有人向王阳明学习,原因是他太聪明了,普通人根本模仿不来。你看这么聪明的一代圣贤,他收弟子先看的是对方是否勤奋,而不是是否聪明,因为在他看来勤奋比聪明更重要。他在这篇文章里用对比反诘,正反对照的方式,仅寥寥数句就把一个看似复杂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即自以为是、自夸自大且谎话连篇的聪明人,一定比不上谦虚缄默自守、勤奋好学且表里如一的笨人更明白「勤学」的意义。在上中学时,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背会的一篇文章叫《为学》,文中有这么一句:「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意思是做学问没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只要勤奋学习,再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若是不学,那么再容易的学问也会变得很难。彭端淑的这篇《为学》讲到了不少做学问的道理,他指出一个人的聪明并非成才的唯一条件,即使天资平平的人勤奋起来也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勤奋者不会耍小聪明,而是下苦功做好眼前的事情。 近代大儒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他怎么看都不是聪明人,甚至资质愚钝,连候在门外的小偷都能把他背书的内容倒背如流,他却一直背不下来而愧疚难当。 不过再聪明的小偷终究还是小偷,而曾国藩却凭借自己的勤奋功成名就。 他说:「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需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意思是朱熹说学习知识就像熬肉一样,一开始用全部精力快速习得必备知识,然后在生活中慢慢消化,这样才达到融会贯通。这句话说的无非是用勤奋这个笨方法去消化书本知识,而不是耍小聪明蒙混过关。就像有人总抱怨自己阅读理解能力差,尤其读古书非常费力,却不肯勤奋去练习一样。作家巴金就不在乎自己是聪明还是愚笨,他当年为了提升写作水平和阅读古文能力,硬是把《古文观止》的220篇文章全部背下来。青年作家七堇年也是在母亲的督促之下全文背诵《古文观止》。且不说背诵《古文观止》有多大作用,至少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当一个人没有比勤奋更好的方法时,就用最笨的方法把公认的经典死背下来,一定比不背好太多。再说像这类书的知识基本上是固定不变,只要肯下苦功夫,比一般人更勤奋地背诵,一定有背完的一天,这一点比自诩聪明且不肯背诵的人收获更大。再举一个例子。小米创始人雷军无疑是一个学霸,他毕业于武汉大学,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四年的学分,说明他不仅聪明,还很勤奋,在工作上是如此。在互联网大佬中,雷军是少数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创业者,他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聪明,好学等,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即勤奋,他被公司评为「IT劳模」便是明证。 那么不那么聪明的人,也能靠勤奋获得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 记得五年前我在上一门线下写作课时,班里有一位50多岁的同学学历不高,接受能力也慢一些,她用某个软件提交作业需要我们教了很多遍才学会。可是她比任何人勤奋,老师布置的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提交,得到及时反馈之后马上改写,两个多月下来别人交了十篇作业,她却多写了一倍。后来她听老师说若想深度阅读,就要每周写一篇书评,写到100篇时就厉害了。她深信不疑,于是每周雷打不动地写一篇书评,两年时间里她写了150多篇,从一开始写得不太好到现在的得心应手,靠的就是比别人更勤奋,现在已是一个书评人了。这个同学就像王阳明说的认清自己的短处,勤学好问,时刻检查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得到别人的夸赞时非常谦虚的人。即使天资方面稍显不足,可是在同学们心目中却受到极大的认可,她不求高过别人,而是在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听到老师的教益之后一笑了之,她却身体力行地勤奋施行。 在老子《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它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听了别人的教诲之后,觉得有用就马上去做;普通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却不往心里去;而不可能得道的人听过之后大笑了之。 智慧不是聪明人的专利,反而勤奋学习的人闻道之后努力去执行。不管这样的人聪不聪明,只要他听话照做,加上比别人勤奋,就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其实一个人想成事,想实现人生的逆袭,根本不需要懂很多道理,不需要明白所谓的财富思维,只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勤奋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尤其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背景,学历不高,又不太聪明的普通人而言,勤奋才是最为稳妥的,也不需要靠运气就能成事的唯一途径。假如你是这一类人,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暴自弃,你可以暂时一无所有,但不能丢了勤奋,它是你最可靠的救命稻草。
你好!我是韦海生,一个把成事当成习惯的践行者。我还在知识星球写成事思维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