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洮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优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乐康居 2022-07-13 发布于海南

图片

编者按

临洮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优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临洮县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工程,紧紧围绕群众参与不广泛、整治效果不明显、资金筹措难、成果巩固难等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不断创新模式、健全机制,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美化。

紧盯“事情谁来干“问题,探索多方联动新格局

压实书记领着干责任。县委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书记亲自部署、及时调度,副书记直接分管、统筹谋划,先后部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风行动”“夏季攻坚”“金秋提升”“大干苦干60天,人居环境大提升”等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形成高位推动压紧落实机制。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乡村两级“书记党建项目”必选内容,通过项目化管理,有效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营造党群一起干氛围。由村“两委”与所有农户签订房前屋后“三包”责任书,为全体村社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区,为农村无职党员设立环境卫生监督岗,并将环境卫生纳入“多格合一”的全科网格开展日常巡查,营造“书记领着干、党员带头干、党群一起干”的浓厚氛围。搭建企业帮着干平台。充分发挥县内民营企业多、经济实力强、反哺热情高的优势,结合“万企兴万村”临洮行动,引导县内54家民营企业与48个乡村建设示范(试点)村结成联系帮扶对子,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帮助实施重点整治项目152个,并有效解决尾菜处理、秸秆利用、废旧地膜回收等人居环境整治难题,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全民行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格局。

图片
图片
图片

紧盯“重点干什么”问题,探索抓点带面新路径

拆违治乱夯基础。针对农村随处可见的废旧屋棚、残垣断壁及普遍存在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以乡镇为单位,综合采取修剪行道树木、拆除残垣断壁、清理柴草垃圾、整治乱搭乱建、种植花草树木、补修破损墙体和加强日常监管等“6+1”措施,深入开展拆违治乱工作,累计拆除废旧屋棚及乱搭乱建530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5万余吨,整治乱堆乱放5.8万余处,修剪行道树20余万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三大革命促提升。大力推进垃圾、厕所、风貌革命,为全县323个行政村选配公益性岗位人员6059名,负责村内卫生的日常清扫保洁;将18个乡镇镇区及主干道路沿线144个行政村的垃圾清运业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统一外包、日清日运,并建成运行投资2.87亿元的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因地制宜推行节水水冲式、粪尿分集式、阁楼式等10种改厕模式,完成卫生厕所改造4.2万座;坚持一村一貌、先行先试、分步推进原则,统一改造村庄风貌3.7万余平方米,因地制宜打造小公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景观523处。抓点示范树样板。坚持典型示范引领,积极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庄风貌改造、因地制宜打造小景观、动员群众房前屋后自建小花园、小菜园等方式,创建省市县级示范(试点)村48个,培育后地湾、三益等省级美丽乡村13个、清洁村庄303个,以样板村的示范带动促进整体推进。

图片
图片

紧盯“钱从哪里来”问题,探索资金筹措新模式

人均一元钱,日常有保障。按照“一事一议”方式,探索建立“人均1元钱”的卫生费筹措办法,以村为单位,动员群众按人均每月1元钱的方式筹措卫生费,主要用于村内垃圾收集清运,全县累计筹集卫生费2140万元,为村级组织自主常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县级列奖补,重点促提升。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县财政累计列支专项经费1900余万元,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和村,分别给予3至10万元不等的奖励,以奖代补、规范引导,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建立推行“县奖补、乡统筹、群众自筹”的人居环境整治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向每个行政村每年配套1万元环境卫生专项经费,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长效开展。企业搞帮扶,统筹补短板。紧盯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负面清单,针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衔接资金不能用、财政资金不够用的实际困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467万元,统筹推进村庄风貌改造、乡村景观打造等重难点任务,既补齐了乡村建设的短板,也解决了资金保障的难题。

图片

紧盯“成效如何评”问题,探索督考一体新机制

多举措激发群众内动力。全面推行每月一次村民小组会议,每季度一次全体村民会议的“月小会、季大会”制度,灵活采用“板凳会”“树荫会”“墙根会”等形式,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62.68万元,创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323个,通过每月评比、积分兑奖,激发群众创建美丽庭院的积极性和内动力,全县已评选美丽庭院2.2万户,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严督查推动工作常态化。建立推行“月督查、月评比、月通报、月奖励、月推进”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通过随机抽村、现场点评、现场督办、媒体曝光等措施,推动以乡镇为单元、以村为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季考评压实乡镇责任链。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和党政履责管理一体化平台,建立推行“流动红黄旗”季考评机制,在县电视台开设“人居环境整治”专栏、“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及时宣传好的经验、曝光反面典型,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链条,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

图片

来源|中共定西市委办公室

编辑|黄   蕊          责编|赵建民  杨  阳  文  

编审|谭明强          监制|边国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