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

 育邻人 2022-07-13 发布于云南

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

育邻梦

网友提问:孩子的语文老师让别的家长劝我给孩子报辅导班,我应该怎么拒绝?

回复: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每个孩子求学的核心目标都变成了逃离体力劳动的"苦海"。试想,如果体力劳动的综合货币价值并不比智力劳动差,还有那么多家庭乐意花20多年+上百万供孩子上学吗?如果在家种地能够有较为丰厚的收入,还有谁乐意远离家园&进城漂泊呢?如果农村和城镇的综合市政设施相同,还有多少人拼命往城镇奔呢?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非生命物质滋养植物—>植物滋养动物—>微生物寄生于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有始有终的“生态食物链”。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通过主动劳动创造,人类在自然“生态食物链”基础之上搭建起了相对自主可控的生产劳动分工协作体系。那么,为什么说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每个孩子求学的核心目标都变成了逃离体力劳动的"苦海"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指人总是攀高向上、向高处&好处奔、向往美好生活,而水的习性则是往低处流动。独立主动劳动创造是人类攀高向上、向高处&好处奔、向往美好生活基本前提,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拥有更强的独立自主生存能力、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够借助智力而非体力实现富足生活。因此,当人类社会抽象文明出现,长辈引导孩子学习抽象文字文明的初衷便指向了引导孩子“跳出农门”。

农田里已经极少能看见青壮年劳动者了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现代白话译文:
想要让家庭富裕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稻米。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出门不要怕没有人跟随,读书做了官就能享受车马的簇拥。
娶妻不要害怕没说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拥有美人。
男人如果想实现平生志向,就赶紧勤奋地在窗前读书吧。

劝学诗》真可谓是给古今中外读书人成长&成才规划的最励志宏愿,从古至今我国大多读书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生格言、大多读书人期望自己能够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身份地位跃迁。因此,当教育工作被职业化、城镇成为以货币为计价基础的人类社会消费财富集散中心之后,几乎所有孩子从接受学校教育的第一天起就励志要“鱼跃农门”。

种一亩庄稼不如清扫同样面积的街道赚钱、做盘菜不如送一份外卖赚钱、在工地上盖一套房不如卖一套房赚钱、建个日用消费品加工厂不如开个直播卖货赚钱......当基础劳动创造的货币价值被贬低、赚快钱成为时髦时,但凡“头脑灵活”的人都纷纷加入了“倒爷”的行列,只留下头脑笨拙的人任然坚持直接劳动创造光荣。因此,当前我国越来越多受过高等学历教育的年前人宁愿在城里送外卖也不回农村种地、宁愿在城里开“顺风车”也不进加工厂、宁愿整日摆弄直播/短视频也不积极结婚生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有54742万人月均收入1000元以下,占总人口的39.1%;41652万人月均收入1000元至2000元,占比29.75%;20735万人月均收入2000元至3000元,占比14.81%;15695万人月均收入3000元至5000元,占比11.21%;6328万人月均收入5000元至10000元,占比4.52%;784万人月均收入10000元至20000元,占比0.56%;剩余月均收入20000元以上的约70万人,约占比0.05%。并且,少数高收入人群还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社会消费资源向下寻租【也就是拥有非直接劳动收入】。同时,随着附带动力智能机械大规模替代人类职业工作,人类社会综合消费资源头部聚集效应将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将被越拉越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存?”同理,当金融、互联网、房地产成为来钱最快的行业之后,还有多少人乐意从事那些苦累的体力劳动创造呢?所以,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每个孩子求学的核心目标都变成了逃离体力劳动的"苦海"

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成长焦虑的根本原因:社会财富配给差异太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