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残酷众所周知。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因为失常发挥,进入不尽理想的大学。复读是不少同学会在高考失利后走的一条路;但对于已经入读国内大学的同学来说,一般国内院校是不能转学的。那是否就代表没有希望进入更好的名校了?今年,就有一位国内双非本科的大二学生——沈同学,成功逆袭转学到了美本排名第25位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简称UMich)。UMich是一所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公立大学,素有“西部哈佛”之称。这所大学不仅是全美前三的公立院校,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2023年QS 世界大学排名第25位。 图: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有很多牛人也都毕业于此,比如: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朱光亚、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现任MIT教授)、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此外还有大家熟知的谷歌创办人之一拉里·佩奇、美林证券创始人查尔斯·美林、波音公司创办人埃德加·戈特等各界大佬。
拉里·佩奇
 美国前总统Gerald Ford可以说,沈同学通过大二转学美国,实现了一次人生的逆袭!但是,要知道,虽说在美国大学转学是常见的操作,但是国内陆本转美本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本科双非院校+大二生,想要转学到美国前30的大学直接升入大三,而且还是跨专业申请,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其实是非常少见的。陆本在读生,以转学为跳板 最终圆梦美国前30大学 在读专业:审计专业 (中法合办) 年级:大二 GPA:4.39 排名:校内专业排名第一,全校前10% 托福:107 课外活动和奖项: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 暑假参加了一个应用数学方向的科研项目,获得A- ◎ 校内多个评优 美本转学录取结果: 密歇根安娜堡分校(U.S.News 排名#25)-数学专业 罗彻斯特大学(U.S.News 排名#34) 布兰迪斯大学(U.S.News 排名#42) <转学申请Umich,斩获录取通知书>  高考失利,选错专业,大学不满意。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在这样的失望和纠结中度过大一,沈同学也是一样。在问及“为何会临时决定出国读书?”时,沈同学说到,进入南京审计大学,无疑是低于我的心理期待的。即便如此,我也没有考虑过出国留学。因为我所在的专业是学校中法合办的项目,所以我的专业课会有法国老师给我们上,全英文授课,而通识课一般会由中国老师上。但逐渐我就感受到了外国教授的课堂与我之前所接受的国内教育是非常不同的,外国教授会更注重于激发同学自主性、合作以及研究的教学方式,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激发了我对海外求学的向往。而且,我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是数学专业,进入大学后对录取的审计专业也实在没有太多激情。后来偶然和同学聊天时,我才了解到了陆本是可以转学到美本的,而且还有可能同时转专业。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转学美国产生强烈兴趣。我清楚在国内,双非的毕业生在未来面临就业的时候会很难;而出国深造、提高自己学历背景,并利用美国的优势教育资源,去读真正心仪的专业是更好的选择。经过商量,我父母也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不过,在咨询专业老师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严峻困境。我后来选择合作的堵老师和我分析道——02. 1,大学认可度。与美本转学相比,陆本学生转到美国大学本来就处于绝对弱势。尤其是我所在的大学是国外知名度很低的双非院校。而美国Top30申请竞争激烈,很看重学生来源。所以双非陆本转美本前30的成功率非常低,能借鉴的经验也十分有限。而且我所在的专业还是新创办的,竞争力就更低了。2,托福。托福成绩是每一位国际生进入美国大学的门槛,托福所需要的英语能力其实是超出很多人所想的,尤其是临时才决定赴美留学的学生。3,时间。我决定尝试转学美本的时候已经是大一结束的暑假,比较晚。而美国大学的转学申请其实和美本大一新生申请所需材料是差不多的,需要递交:标化成绩、在校成绩GPA、课外活动、申请文书、推荐信等。而因为我之前没有想过要出国留学,没有很丰富的课外活动,所以还需要花时间去提高背景;另一方面,我也还需要保持校内GPA。所以我整体准备的时间非常紧张。回顾这一段忙碌但绝对收获满满的历程,我觉得自己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找对了指导我申请的堵老师和徐老师。两位老师均毕业于美国Top5的顶尖院校。他们不仅自身有过硬的学术背景,以及对美国大学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有丰富的成功案例。在整个准备和申请的过程中,他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和我介绍陆本转美本的时间线、步骤和方式、学校的划分、就业前景等等。在沟通过程中,给到了我很强的信心和信任感。他们也仔细研究了我的履历和背景,从大一大二成绩单上的每一节课,学校参加的每一个项目和社团,教过自己的每一位老师,去挖掘可以化为申请优势的东西。在托福成绩出来以后,他们在排名15-50的美国大学中挑选了往届对陆本较为友好的接近20所大学,而像这样的信息其实都是我自己——或者任何第一次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都不可能知道或者查到的。03. 打破“一考定终身” 开启留学申请之路 从大一暑假决定出国,到递交美本转学申请(次年2月份),我只有仅仅一个学期多一点的时间。但是,堵老师根据我个人情况制定了一个精确的计划,指导我在每个环节都把精力放在关键的地方,没有浪费时间、也不走弯路。堵老师让我首先在暑期时解决托福。在高中时,我的英语底子是还不错的,进入大学后,因为是中法合办的项目,所以也经常会上全英文的专业课。但在托福考试上,我依旧经历了不小的挑战。在堵老师的安排下,我跟堵老师团队的托福老师进行了3个月密集的培训。通过3次考试,最终考到了107分,终于达到了目标院校的门槛。进入大二,堵老师便让我把重心放在提升背景上。堵老师根据我所申请的数学专业,辅导我申请参加了一个数学与经济的线上科研项目。每周末我都要跟着外国教授上课,结课前我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并写全英文的论文。除此之外,堵老师还指导我兼顾参加了大学校里的商赛和活动。堵老师还一直跟我强调,对转学生而言,GPA至关重要。所以为了保证大学的GPA,我经常要学习到晚上10-11点。回忆我的整个大二,真的十分忙碌且充实。04. 「陆本转美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堵老师在一开始就跟我说明,在GPA, 托福成绩,课外活动与奖项 这三项都达标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到美国前30大学招生的审核考虑之中。而在这个基础上,真正能打动招生官的,则是推荐信和申请文书。首先是推荐信。堵老师帮我精挑细选了学术背景可信的3个教授来撰写我的推荐信,一位是我学校商学院老师,一位是我大二参与的科研项目的教授(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数学系),还有一位是上海交大的外教。在请求推荐信时,因为我也是第一次申请推荐信,并不确定该怎么和外方教授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堵老师辅导我和外教进行了邮件沟通,还提前列好了提纲。我相信这3封推荐信是我申请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因为很多陆本转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推荐信其实都是自己写的,而且招生官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质量和可信度不可同日而语。另外就是申请文书,这确实是我申请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徐老师跟我说明,其实同是美本申请,但是大一和转学申请的文书侧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转学的申请文书更多的需要明确阐述转学理由以及自己的qualifications,包括专业、文化、教学方式。当然,这都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在头脑风暴文书内容时,徐老师首先对我软实力方向进行深度挖掘,结合我的经历引导我去思考自己比较突出的个人特点,然后再找实例去强调我的经历和所学专业的整体性和专业性,从中给了我许多关键的建议和新颖的角度。回顾这个过程,如果不是徐老师不断地为我调整方向,我相信我也一定会落入很多其他中国学生的文书误区。其实,我觉得我能够成功申请梦校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我在文书中展现了非常强烈且具有说服力的转学原因,并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个人经历相佐证。(那关于我的申请文书的具体主题和内容,我将会在本周六(7/16)的分享会上跟大家分享) 最后,我也想鼓励大家,双非陆本转美本虽然不占优势,但申请美国Top 30并非不可能!高考失利并不代表“一考定终身”,你依旧有机会进入世界名校!我的经历就说明了:通过留学改变命运,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与其在原地挣扎,不如勇敢迈出那一步,大胆去梦。但是,要成功申请,你需要非常精确科学的规划。尤其是大二转大三,对所选专业课业的匹配度等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在大一就开始做准备和规划,开始得越早,各方面可提升的余地都更大。我还建议大家寻求本身毕业于美国名校、且有丰富申请经验的老师帮助,更有可能最大化申请结果。大家都知道,像沈同学这样双非陆本的学生,能成功转入美国前30的案例,实在是凤毛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