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1200公里,宽200公里,为什么大高加索山脉会成为亚欧分界线?

 炫叶楓雪 2022-07-13 发布于广东

亚洲与欧洲在地质结构上紧密相连,属于同一个大陆,却被人为分成了两个大洲。大高加索山脉是分界线上重要的一环,这里为何能成为分割两大洲的边界呢?

被“人为”分割的两大洲

山川、河流这些自然或人为形成的地理概念不仅是国与国分界的重要依据,也成为大洲之间划定界线的标志。

陆地较为接近的几个大洲中,非洲与亚洲的陆地边界是人工挖掘而成的苏伊士运河;北美与南美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的分界线则是白令海峡。被水体隔开之后,这些大洲都基本成了较为独立的存在。

七大洲中,唯独亚洲与欧洲之间的陆地紧密相接,组成分界线的除了里海、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这些水体之外,乌拉尔山和大高加索山脉属于陆地洲界,这在七大洲中较为罕见。

黑海、里海都是巨大的水体,作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无可厚非,甚至乌拉尔河、土耳其海峡成为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也是理所当然。

乌拉尔山全部在俄罗斯境内,北端紧邻北冰洋,南端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北部边界,纬度在北纬55度以上。直至18世纪,俄国地理学家塔季晓夫才定义了乌拉尔山作为亚欧两洲的北部边界。

由于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的时代,乌拉尔山脉沿线区域少有人迹。这种阻隔性作用使之成为亚欧分界线也有充足的理由。

为什么大高加索山脉能成为亚欧分界线?

大高加索山脉宽度只有200公里,呈东西走向,处于北纬42度左右的区域。这一纬度靠近所谓的“黄金纬度”,自古以来人类融合程度理应很高,能成为亚欧两洲分界线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早在公元前8世纪,中亚和南俄草原就生活着一个叫做斯基泰人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到高加索山脉前时,被眼前夺目的白色所震撼,这也是高加索山脉名称的由来,在斯基泰语中,高加索的意思就是“雪白闪耀”。

大高加索山脉全长超过了1200公里,正好卡在黑海与里海之间,海拔达到了4000米,几乎与海拔在3000到5000米之间的我国青藏高原比肩。

这里有15座山峰海拔超过4800米,6座山峰海拔超过5000米,这其中就包括欧洲第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正像它的名字“雪白闪耀”一样,这里海拔超过3500米的部分基本上都被冰雪所覆盖。

大高加索山脉南北两侧山脚的海拔较低,北侧是平均海拔不到200米的平原地形。这种巨大的高度差足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不借助现代装备且没有公路的前提下,若想从南北方向穿越大高加索山脉,必然面临巨大艰险。

平均海拔1500到2000米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南侧,北侧是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二大平原东欧平原。在地形上,山脉南北两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这也造成了二者在气候上的不同,山脉北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干冷、夏湿热,南侧则变成了冬温夏热、降水丰沛的亚热带气候。

由于高大山脉的物理阻隔和气候的不同,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高加索山脉南北两侧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传承。

北侧大部分区域人类文明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较深,具有海洋文明的特点,南侧则呈现出农耕文明的特征。这也是欧洲与亚洲在文化上的差异所在。

因此大高加索山脉也以其恰当的位置和难以逾越的优势成为欧洲与亚洲两个大洲之间分界线的重要一段。

不断变化的亚欧分界线

然而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人们对世界认知的扩展而不断变化。

公元前400年以前,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认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亚速海、顿河一线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公元16世纪,人们又把欧亚分界线向顿河以北延伸至伏尔加河、伯朝拉河、卡马河。

18世纪,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甚至认为,所谓的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并不存在,既然是同一块大陆,就应该划归为同一个大洲,他还给这块大陆起名为“欧亚洲”。

但由于诸如大高加索山脉之类天然屏障的存在,造成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的很多地理学家还是偏向于把这块大陆分割为欧罗巴(日落之地)和亚细亚(日出之地)两个大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