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高温炙烤“热死人”不是开玩笑

 地理那些事 2022-07-13 发布于广东

三伏天(初伏7月16日)临近,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四川、浙江等地已有人死亡,可见“热死人”这句话有时还真不是开玩笑。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眼下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盆地到江南、华南一带正在经历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局地可达40℃以上,多地最高温均打破了历史极值,比如云南、浙江等地的18个国家级气象站7月11日的最高气温均突破7月历史极值。

而从多地发布的消息来看,高温预警也已升至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南京、杭州、重庆等地均在列,浙江甚至发布51个高温红色预警。

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高温炙烤“热死人”不是开玩笑

在大范围的高温高湿环境之下,局地体感温度超47℃,简直是“火炉”般炙烤,如果防范不当,很容易出现中暑症状,重度中暑所引起的热射病还会带来50%-80%的死亡率,而确诊热射病的病例最近多地已经发生了很多例。

河南郑州一男子在高温下工作2小时致热射病,送医时身体的核心温度达到了42.3℃,医生表示“所有脏器像'煮’过一样”,他的肺、肝、肾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万幸的是送医及时,经过抢救该名男子现已顺利转出ICU。

浙江丽水一名49岁男子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晕倒,被同事紧急送医,入院时体温达到40.7℃,处于休克状态,经检查该名男子多器官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被确诊为热射病,遗憾的是经过31个小时的抢救未能挽回生命。

四川华西医院一天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该院时就已经出现呼吸心脏骤停,最终经抢救无效身亡。

哪些人群最容易中暑?

据了解,转诊至华西医院的3名患者,年龄分别为20多岁、40多岁和60多岁,其中有2名患者是在户外工作,年龄最大的患者中暑时正在厨房做饭。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或锻炼的人群,相对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除此之外就是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孕妇等人群,由于自身散热能力较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容易出现中暑。

这是因为当环境温度过高且湿度较大时,人体内部的热量就很难向外散热,从而造成体内温度升高,而分为轻症中暑、先兆中暑和重症中暑三个阶段,基本症状如下。

轻症中暑:多汗、口渴、头晕、体温略有升高;

先兆中暑:口渴、面色变红、出汗加大、体温超过38℃;

重度中暑(热射病):意识涣散或昏迷、肌肉抽搐、血压下降、四肢无力、体温超过40℃。

如何预防中暑?

上文中讲到,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锻炼的人群或者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孕妇这两类人群容易发生中暑。

所以预防中暑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避免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工作或锻炼,例如建筑工人、交警(辅警)、环卫工人等需在室外工作的人群可以选择“弹性工作制”,避开上午10点30分-15点30分“最热时段”,少了的工时可以从清晨和晚上的时间来补,确有需要上岗的,在做好防范准备的情况下还可采取半小时轮岗制。

而对于体质较差的人群来说,要尽量待在阴凉的地方,如果确实需要外出的话,要打伞遮阳,并且要尽可能避开正午高温时段。

如果出现了中暑症状,则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4点。

1.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如地铁站、大树底下;

2.补充液体,淡盐水最佳,但不能太冰了;

3.人工散热降温,可用湿毛巾冷敷、冰毯冰敷、涂抹酒精扇扇子等物理降温;

4、危重情况下一定要拨打120及时送医救治。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未做好防范真有可能“热死人”,并且像这样的情况每年都有,比如2021年北美发生的千年一遇“热穹顶”,就导致美国和加拿大数百人死亡,其中就有因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见高温天气确实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