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读爸爸笔记③

 施训洋 2022-07-14 发布于安徽

我在女儿填完中考志愿时就开始思考她究竟是学文科也是理科?但这是不能强求的,只有她自己说出来才能做决定。

录取通知下来了,入学时就要提交文理分科意向表。为了这张表,我和女儿之间出现分歧。我的心意是让她读理科,毕竟理科招生规模大,就业渠道多。

女儿却不乐意,她惧怕物理和化学,更畏惧数学。其实,她数理化基础还是有的,就是缺乏自信。

为这事,我和女儿之间有过一段冷战。我认为女儿是在偷懒,女儿却说我不尊重她的选择。连着好几天,我一回家,女儿要么跑回自己房间要么就是坐到阳台上看书。

我很是生气,差一点就动起手。爱人和我母亲见我们如此,很是着急,但又没有办法。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女儿的态度有所好转。

我开始反思自己,觉得女儿的想法理应得到尊重。

开学报到,女儿的班级是理科班,让我的态度又有了改变。

军训期间,我还没有正式开学,每天负责女儿的后勤保障。那天女儿休息,我特地买回她最爱喝的蜜雪冰城。我们坐在客厅的餐桌旁,开始交心。

“老爸,我知道您的考虑非常有道理。但我确实不适合理科,若是违心选择也不是您的希望。”没等我开口,女儿就抢了先。

“那我们可不可以先不急于下定论,反正也是到高一下学期才正式分科,你可以尝试着在理科上加强一下。”我有些不死心。

“老爸,您想一想如果让您去做一件您不喜欢的事,您会怎样?”女儿拿起茶几上的饮料,喝了起来。

我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但还是有些不甘心,总想能找到更充足的理由来说服她。

就在我陷入困境时,窗外传来悦耳的歌声,那歌声如展翅欲飞的蝴蝶,扑闪着灵动的翅膀。

我忽然想到先前居住的小区楼上邻居家女儿,她当年文化课超级棒,但因为爱好选择了艺术。后来,成了音乐学院的高材生。

这歌声,让我恍然大悟。

“大宝,爸爸尊重你的选择。”女儿怔怔地看着我,有些吃惊。我又重复了一遍。

女儿见此,放下手中的饮料,双手抱着我的胳膊,将头斜靠在我的肩上。

“老爸,我也不是不想学理科,关键是不一定能学进去。这样,我也不放弃理科,等到正式分科前综合研判再做决定。”我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我开始顺着女儿的话和她聊了起来。

女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到同学,说到军训,说到新学校。就这样,多日的不快顿时化作乌有。

军训结束,文化课学习全面铺开。文理没有分科,课程多、任务重,女儿的担子不轻。

那段时间,我倍受煎熬。一边希望女儿能挺过来,选择理科;一边又担心她吃不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女儿下定决心学文。其实,她文理水平差不多,但有言在先,也就没再阻拦。

据说理科班重视理科,我想通过“关系”让女儿转进文科班,这样可以提前进入角色。本以为可以顺利办成,却没能成功。这也难怪,毕竟学校是有规定的。

转班不成,女儿的信心失挫。此后很长时间,她总有点闷闷不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这件事上,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一开始我通过自家亲戚打探到一些消息,说是有过转班的先例,认为能搞好,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女儿。女儿当然很兴奋,她听同学说文科班重视文科。

我知道自己该找个合适的时间向女儿道个歉,毕竟错在自身。

终于找到了机会,元旦前的一天。午饭时,女儿很开心,说学校要组织活动。

我见时机成熟,和她谈起了转班的事,诚恳地向女儿承认了自身的错误。女儿很懂事,说不能怪爸爸。她说爸爸很辛苦,为了给她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付出了很多,是她自己想多了。女儿还说只要自己用心,在哪都能学好。

终于,我和女儿之间的心结打开了。后来,她转进了文科班。尽管高考没能达到预想,上了一所二本院校,但终归是她喜欢的专业。

陪读,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就要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家长有错,必须要向孩子道歉。

唯有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获得信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