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考点 每日推送 研 习 中 青竹 基 ![]() ![]() ![]() 考点 ![]() 不寐 ![]() 1、概念 【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2、历史沿革 a.《素问》→“胃不和则卧不安”。 b.张仲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c.《景岳全书》→分有邪/无邪两类。 3、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情志失常: a.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脏腑功能失调→不寐。 b.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气郁化火→上扰心神→不寐。 c.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寐。 d.喜笑无度→心神激动→不寐。 e.过度忧思→伤及心脾→营血亏虚→心神不安→不寐。 f.暴受惊恐→心虚胆怯→神魂不安→不寐。 ②饮食不节: a.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不寐。 b.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不寐。 ③劳逸失调:劳倦太过伤脾,过逸少动→脾气虚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失眠。 ④病后体虚: a.久病血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不寐。 b.年迈体虚→阴阳亏虚→不寐。 c.素体阴虚兼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心肾失交→不寐。 ⑵.【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⑶.【病位】→心、肝、脾、肾。 4、治疗原则 总则: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 a.实证→泻其有余 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 b.虚证→补其不足 如: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安神。 5、预后转归 ![]() 6、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辨虚实。 2.证治分类 ![]() ![]() 【注】 六味地黄丸:不寐[心肾不交+交泰丸];鼓胀[阴虚水停+一贯煎];癃闭[肾阴亏耗+猪苓汤];血证[齿衄—阴虚火旺+茜根散];消渴[下消—肾阴亏虚]。 7、临证备要 1.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 2.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不寐虚实的不同,加用重镇安神或养血安神之品。 3.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4.心理治疗在不寐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 心衰 ![]() 1、概念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心痹等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继而喘悸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每因外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是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 2、历史沿革 a.心衰病名首见→西晋·王叔和《脉经》→提出“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 b.《素问·逆调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指出了心气虚衰,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水饮凌心的征象。 c.《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汉·张仲景提出了与心衰有关的“心水”、“支饮”的疾病概念→“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d.《医林改错》→王清任强调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3、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外邪侵袭: a.久居潮湿之地,风寒湿邪内侵→痹证→内舍于心→血瘀内阻,阻遏心阳,心气鼓动乏力→心脉闭阻。 b.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内陷心包。 ②饮食不节:肥甘厚味/饮食过量/饥饱无常→日久损伤脾胃,聚生痰湿→上犯于心→心脉痹阻,遏阻心阳→心衰。 ③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情志过极→心肝之气郁滞→血脉运行不畅,心之营运失常→心衰 ④劳逸失度: a.过劳耗气,损伤心气→推动无力。 b.过逸少动,心之气内虚→血行瘀滞,心阳受遏→心衰。 ⑵.【病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心血不运,发为心衰。 ⑶.【病位】→心之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心血不运,发为心衰。 ⑷.【病理性质】→本虚标实。心,涉及脑、肝、脾、肾、肺。 a.本虚→气血阴阳亏虚。 b.标实→痰浊、瘀血、水饮、气滞。 4、辨证要点 ①辨标本虚实:本虚以气虚为基础,或兼阴虚,或兼阳虚,终可至阴阳两虚;标实有痰浊、血瘀、水停、气滞。 ②明脏腑病位:心衰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病在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汗,气短乏力;累及肺则咳嗽咯痰,气逆喘促;累及脾则脘腹痞满,纳呆,大便异常;累及肾则尿少肢肿。 ③分急性慢性。 5、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首当权衡缓急,补虚泻实。治法首当补益心气,温补心阳;养心为本,兼顾五脏。其次,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全过程,常配合理气、化瘀、利水、逐饮诸法。 6、辨证论治 ![]() 【注】 生脉散:喘证[虚—肺气虚耗+补肺汤];心悸[邪毒犯心+银翘散];胸痹[气阴两虚+人参养荣汤];中风[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 ![]() 测 试 真 青竹 题 ![]() ![]() ![]() 真题集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1、2012N169X 不寐的常见病因有() B 禀赋不足 C 饮食不节 C 劳逸失调 C 情志内伤 ![]() 真题解析 【答案解析】BCD 不寐病因病机详见上文具体内容。 2、2011N106B 治疗心肾阳虚所致胸痹,首选的方剂是() B 归脾汤合左归饮 B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B 参附汤合右归饮 C 金匮肾气丸合桂枝汤 ![]() 真题解析 【答案解析】D 心肾不交所致不寐,是由于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或者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所致,治疗时应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交泰丸具有清心降火,引火归原的功效,二者合用可治疗心肾不交之不寐( D 对)。 ![]() 考研必备 ![]() 《中综知要》 ![]() ![]() 课程 ![]() 复试 青竹出版,必属精品!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