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华语影坛出了一部神作。 杜琪峰和韦家辉联合执导,标准银河映像风的《神探》。 ![]() 将人心中的“鬼”外化,略显癫狂的通天眼神探等等设计都让人过目难忘。 结尾的多重反转,换枪圆谎更是神来之笔。 ![]() ![]() 《神探》 没想到,15年后,竟让我们等来了续作。 虽说略显小众,但作为港片影迷,也算是必看之作。 然而,上映5天,票房不尽人意,一直被上映许久的《人生大事》压着打,一个单日票房冠军也没拿到。 豆瓣评分也只有7.1。 ![]() 狗尾续貂?还是不负续作之名? 一起来好好聊聊—— 「神探大战」 2022.7.8.中国大陆 ![]() ![]() 神探归来 影片并不是《神探》续集。 但核心概念直接承袭于《神探》。 神探依然是神探。 几乎就没有男主李俊(刘青云 饰)破不了的案子。 ![]() ![]() 神探也依然是疯探。 只不过《神探》是割下耳朵送领导。 ![]() ![]() 《神探大战》(上)中出现的行李箱致敬《神探》(下) 李俊则是产生了幻觉,声称自己看见了一只青面獠牙的怪物。 而相同的是,李俊也被认定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被警队辞退。 ![]() ![]() 神探变成了疯子。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即便沦落成了天桥下的流浪汉,李俊还是会忍不住偷偷查案。 ![]() ![]() 十几年后,一宗连环杀人案的发生,让李俊这个神探被重新提起。 一群自称“神探”的团伙,公然私刑执法,以暴制暴,甚至预告杀人。 杀一个,预告下一个。 而奇怪的是,他们所挑的案件,竟然全都是李俊偷偷调查过的冤案悬案...... ![]() ![]() ![]() 癫狂 癫狂,混乱。 这是《神探大战》给我的第一感觉。 论角色,刘青云这次所饰演的神探李俊,相比于《神探》时期更加暴躁。 整部片子里,他几乎就没有用正常语调说过话,台词基本靠吼。 ![]() ![]() 论剧情节奏,本片基本算是一个案子接着一个案子,从未停歇过。 开场不到十分钟,便已经交代和致敬完了《盲探》和《神探》的屠夫案和换枪案。 片名闪过,又立马转向了影片的主线,神探案。 余下时间,头腹尾,三场动作戏塞得满满当当,文戏四舍五入=0。 几乎没有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 ![]() ![]() 这是韦家辉的老毛病了。 作为银河映像的元老之一,他向来以脑洞大开,纷繁复杂的编剧能力著称。 那些玄学的主题,烧脑的剧情,大多出自他之手。 但他只擅长编剧,并不擅长导演。 一旦脱离了杜琪峰的主控,韦家辉就很容易陷入到自嗨的状态。 ![]() ![]() 韦家辉和杜琪峰 比如他上一部独立执导的作品,2009年的《再生号》,就是典型的韦家辉风格。 剧情上可以简单概括为《盗梦空间》X10—— 现实的世界嵌套小说家所写的小说的世界,再嵌套小说里小说家所写小说的世界。 各层世界里还能互相连通穿越。 复杂到不暂停下来记笔记,你根本没办法看懂。 比起故事和角色的塑造,韦家辉更在意的是对于主题和叙事的探索。 这次的《神探大战》也没能例外。 ![]() ![]() 韦家辉在《神探大战》前的作品,只有《神探》正常 其实本片已经算是韦家辉没那么自嗨的作品。 警匪片的外壳以及三场动作戏,明显是出于商业考量而设置。 但正如前面所说,这并非韦家辉所擅长的,更非他所在意的。 所以三场动作戏里,几乎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设计。 无非就是拿着枪互相不限子弹地突突突,然后开炸当做场面升级。 对标前两年的行活片《拆弹专家2》《怒火·重案》来看,都要逊色不少。 ![]() ![]() 整部电影的镜头设计也是如此,基本只是用来交代信息。 举个例子,李俊发现陈仪鞋带有问题这一幕,算是影片最大的反转。 但韦家辉在镜头上的处理依然是平常的镜头组接。 此时的震撼感完全只来自于剧情上反转,视听语言上却完全没有帮助。 ![]() ![]() 再看看《神探》中,当好警察何家安滋生出阴暗人格时,杜琪峰是怎么做的? 配合镜头的推进,景别的变化,一步步加强观众的紧张感和震惊感。 这是完全属于电影的时刻,是值得花心思去设计镜头调度的时刻。 但韦家辉并不具备这种影像上的想象力和敏感度。 当然,也可能他根本就不在意。 ![]() ![]() 《神探》 此外,除开三场动作戏,整部影片的时间也就大概只剩下了不到一小时。 哪还有什么时间去塑造剧情和人物? 于是,要么借角色之口匆匆交代一些必要的信息,比如方礼信的过往。 要么干脆不解释,比如为什么方礼信知道李俊能逃出去,还能正好碰上陈仪? ![]() ![]() 于是,除了主角李俊之外,其它几乎所有角色都单薄得近乎工具人。 陈仪顶着肚子宛如怀孕侠,又是爬楼又是跳海,无所不能。 方礼信换脸如翻书,前一秒还大义凛然,下一秒就邪魅狂狷。 黄欣更夸张,全片里作用好像就是通报警队工作流程。 ![]() ![]() ![]() 主题 当然,本片也并非全是缺点。 作为警匪片来说,《神探大战》差强人意。 但对于影片的主题,韦家辉依然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了他想要的表达。 而理解影片的关键元素有两个,神探和怪物。 ![]() ![]() 前者比较好理解,神探象征着正义。 影片中,李俊不止一次呵斥过香港警方,“废柴,摆个pose就当查案”。 他并没有说错,这其实是整个故事没那么明显的一个前提:香港警察的无作为。 开场的魔警案中,方礼信寥寥几句便干扰了侦查方向,让案件草草定性。 连两只球鞋鞋带系法不一样这么明显的线索,都没有人去查。 诸多冤案应运而生便也不足为奇。 ![]() ![]() 冤案导致不公,不公导致愤怒。 而愤怒无处消解,便容易走向以暴制暴。 这便是片中那群年轻人称自己为“神探”的原因。 他们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他们想追求的是正义。 但在一个冤案丛生,暗无天日的世界里,他们太容易走上错路。 ![]() ![]() 在影片结尾,导演直接借李俊之口点题: 神探并不存在,我们只能是“探”,成不了“神”。 当你过于执着成为“神”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走在了成为“疯”的路上。 而“神”的诱惑太大,抵御这种诱惑,是一辈子的事情。 ![]() ![]() 这也就引到了理解《神探大战》的第二个关键因素—— 片中出现的那只怪物。 本片很奇妙的一点也在于此,因为导演在怪物的寓意上做了留白。 你可以把怪物理解成所有人都视而不见的真相。 那么影片将会是另外一种解读方向,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就不再展开。 如果顺着上文的思路,怪物则更像是李俊心中邪念的具体形象。 整部电影里,他拯救“人渣”,放弃复仇,也就是他在默默对抗怪物的过程。 ![]() ![]() 影片结尾,陈仪谎称自己也看见了怪物。 但从她的表情就很明显能看出来,她只是觉得李俊的样子太可怜,附和而已。 只不过,对于李俊而言,即便是虚假的理解,也已经足够抚慰他的孤独。 挣扎于善恶之间太久,他自己都已经分不清疯子与神探,善与恶的边界。 ![]() 所以,影片最后李俊和方礼信的镜像对立又将我们拉回现实。 在与怪物的搏斗中,不存在全面而彻底的胜利。 李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遍地怪物的时代,选择做一个人。 选择用善念去对抗内心永远骚动的邪念。 他能坚持多久?没人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