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四十

 姑苏种田人 2022-07-14 发布于江苏

穆兰芳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八十岁不到一点,如果把人生视作一条抛物线,四十岁左右就到了顶点,往后就是走下坡路了。

站在人生的最高点,回首前半生,有明月清风、欢歌笑语,也有荆棘丛生、枯叶满地。但不管怎么样,气吞残虏、花颜笑春红肯定是前半生的主旋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也是飞扬青春的生动写照。

但正所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跌跌撞撞中,世事洞悉明,人情世故透,白发自然生,我们便来到了人生的四十岁。

四十岁,虽然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不甘落寞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但终究还得接受“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自然规律。

四十岁,我们不再是二十岁的年轻小伙,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即使失败,也可以从头再来;也不是六十岁的花甲老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纵有不甘,也只好了然接受。

何去何从?我们又来到了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古人云,四十不惑。真能不惑,又有几人?正所谓上坡容易,下坡难。哪一个中年人没有经历过,一个又一个迷茫得睡不着的夜晚?

四十岁,面临自我认知的再调整、再出发;四十岁,在工作与健康之间,需要认真的掂量与平衡;四十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幸福压力,须臾不可松懈;四十岁,人生的某种觉醒与不甘跃然于胸,渴望重启人生,却又难以摆脱被现实羁绊。

四十岁,对抗新陈代谢的逐渐衰老,需要删繁就简,自律自控,人这一生有太多的牵绊,需要一边向前走,一边卸下包袱,真正高级的人生,是不断做减法。除了努力工作、关爱家人,善待自己也是最重要的,读书、运动、不熬夜、不暴饮暴食,坚持兴趣爱好,多一些先苦后甜的内啡肽型快乐,少一些轻易获得的多巴胺型快乐,预防身体机能的过快下降。

四十岁,应该比二十岁的时候多了一点实际、少了一点盲目,多了一些沉稳、少了一些狂妄,多了一丝从容、少了一丝聒噪。那些实现不了的理想,可能真的是去不了的远方和到不了的梦想,我们需要释怀,让它随风而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努力活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我们要学会放过自己,接纳自己,终归平凡。

四十岁,别忘了定期清理朋友圈,不必把太多的人请进生命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尽不同方有人间百味,若都如出一辙,岂不无趣,所以接受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理应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对于志趣相投的,我们走得更近一些;那些貌合神离的,不必迎合也不必迁就;那些不同的声音,试着体会和接纳,也要学会善于过滤,不必委屈自己。

四十岁,试作放大格局,生活可能就顺了。想要解决看似复杂难解的问题,不能停留在问题产生的层面来求解,因为如果在这个层面有解的话,问题就不会产生了,我们必须提升维度来思考和谋划,每多一个维度,就能看到无穷多倍的美。把人生长河看远,把个人名利看淡,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十岁,我们可以学学水稻。当稻谷成熟前,携清风明月、沐阳光雨露而扶摇直上,头颅高高昂起,长得飞快,欲与天公试比高;但稻谷饱满后,却沉甸甸地弯下腰、低下头,像一位饱经风霜、尝遍甘苦的老人,以豁达的姿态,面对生活,等待收获,把丰收的喜悦奉献给了大地。

瞻望后半程,生活能否快乐,各方面能否平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平静。正所谓,人生修行,重在修心,心态决定命运,苦乐全在心境,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坐观云卷云舒,笑看人生百态。

(2022年8月24日吴江日报·垂虹副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