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 在西方神话当中,存在“上帝造人”之说。很多西方人都觉得,这个世界存在上帝,而上帝是一切规则和历史发展的源头。 在东方神话当中,存在“女娲造人”之说。很多人都觉得,盘古开天辟地,然后女娲造人,最后才有了不断发展,且繁衍生息的人类社会。 对于“神话”,其实一句话就能解释:所有的故事和虚幻,都是“人脑虚构”出来的。神,也是人造的。也就是说,因为我们还未完全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也就只能“造”出神话。 继续深究下去,这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真的“造物主”呢?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演讲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这段话,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为什么杨振宁先生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有些人觉得杨先生老糊涂了,有些人坦言物理学的尽头是神学,而有些人觉得杨先生其实是在故弄玄虚。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理性的人来说,我们应该从实际的情况来思考,以此来探究这个世界的真相。 杨振宁先生对于“造物者”的看法说完那段话之后,杨振宁先生举了一个例子,麦克风之所以能传声,不是人类创造的能力,而是人类利用一些物质的特性,主导这些物质按规律运动了。 在杨振宁看来,无论人类有没有发现“声音传声”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是永恒存在的,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发现了规律,而无法改变规律。 其实,杨振宁的这番话,是对于当代物理学的阐述。人类以“物理”为基础,进而发展了诸多的学科,还应用到生活当中。这,就是人类对于“物理科学规律”的应用。 也就是说,人类是“应用者”。而人类苦苦探究的“创造者”,到底是谁呢? 在科学技术还未发展之前,人类仰望天空,觉得天空当中有“天人”存在。因此,人类自己就创造了“上帝”。 “上帝”一词,是人类自己创造的,“造物主”一词也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俗世中的一切封建迷信,也许就是人类自己在骗自己罢了。这是“感性”的欺骗。 当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类已经“大致”征服了海陆空。因此,他们就会在宏观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以“理性”来思考,这人世间的“规律”,到底是谁创造出来的? 对于人们苦苦探索的造物主,杨振宁先生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造物主它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但实际上人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概念,即一切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的、有规则的、有因果关系的。 各派人物对于“造物主”的看法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观点——道。 何谓“道”呢?无论我们如何解释,都无法解释得通,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说出来了,这“道”就失去原本的意思了。 老子观察了这世间的万物,发现一切人与事儿皆在“道”当中。 我们需要吃饭喝水才能生存,这是“生存之道”;我们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生物之道”;我们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欲望,这是“精神之道”。 这个“道”,跟杨振宁先生所谈到的“造物主”,其实是特别相似的,只是我们以另一个名字来称呼罢了。而这个“道”,貌似是一种规则。
就连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划时代科学家牛顿,也在晚年信仰了“神学”。后来,我们发现,并非是牛顿老糊涂了,而是他在思考,到底是谁“创造”了万有引力?因为他越思考,越感觉到自己渺小,所以他将一切归之于“上帝”。 写到最后每一代人类,都为了追求“最终的宇宙真理”而奋斗一生。当然,每个人都说不出真正的“造物主”到底是什么? 因此,西方神学家就认为是“上帝”,而西方科学家就认为是某种不可知的“定律”。当然,东方人就觉得是“老天”。 说到底,我们都在用不同的“名词”,去概括一种宏大且难以探知的事物。 只能说,我们身处在一个框架当中。而想用框架的知识,去探究框架之外的秘密,就如同囚犯想知道牢笼之外的事儿一样,终究是“猜想”而已。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