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天,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最好的标志。入夜时分,北斗七星已经离开地平线有一定的高度了。到了夏天,北斗七星会高悬在北边的天空。顺着北斗七星的勺口边上那两颗星星的连线的延长线往勺口方向看过去,在大约五倍连线长度的位置,你会看到一颗稍暗的星星,那就是北极星,它的方位在正北偏一点点的方向。通常就把北极星的方向当做正北方向。 在北半球,只要不站在赤道附近,就能看到不少星星绕北极星转圈,一昼夜转一圈。当然,你只能看到晚上的那半圈,白天的那半圈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下了。这一堆绕着北极星转圈的星星叫做拱极星,它们分别隶属于仙后座、仙王座、英仙座、天龙座、牧夫座和猎犬座等星座。 在通常的观念中,北极星的方位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找到了北极星,我们就能够判断前进的方向。然而,这仅仅是从人类的文明史这个视角上得出的结论。如果把我们的视角放到宇宙演化的历史中,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在宇宙演化的历史长河中,北极星并不永远是北极星。 天文学告诉我们,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并不平行,而是有一个大小约为23.5°的夹角,这导致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同样大小的交角,称之为黄赤交角。赤道面是一个与地球的自转轴垂直的假想的平面,而黄道面就是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当然也就是黄道所在的平面,它与地球的公转轴垂直。物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自转轴会绕着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的方向转动。这种现象被称为自转轴的进动。地球的自转轴的进动导致自转轴在太空中并不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把自转轴的方向投影到天空中,就会得到这样一幅图像:天空中的北极点(北天极)在群星中绕着一个圆周缓慢地运动,大约2万6千年转一圈。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漫长的2万6千年中,北天极附近有北极星的日子屈指可数。在今天,北天极正好指向今天的北极星附近。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北天极位于天龙座尾巴上的一颗星附近,再过大约5000年,北天极则移到了仙王座的脸颊上的那颗星附近,而在此后长达1万6千年的日子中,北天极附近没有明亮的北极星。到了秋冬季节,入夜之后,北斗七星已经转到地平线附近,常常被高大的地面物体遮掩。如果你是在靠近赤道附近的地方观赏夜空,北斗七星甚至已经没入到地平线以下。这时候,仙后座就是找到北极星的重要标志。高悬在夜空中的仙后座像一个字母M,在春夏季节,这个星座则位于北方的低空处,像一个字母W。这个字母的两条边线的延长线会交于一点,从这一点往字母中间的那颗星作连线,顺着这根连线的延长线在大约五倍连线长度的位置,你就会找到北极星。 在冬季,猎户座和御夫座是辨认方向的重要标志。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东方或者东南方的低空,你会看到一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图案,其中四颗星星位于一个梯形的四个角上,另外三颗在这个梯形的中部排成一列。这就是著名的猎户座。那三颗排成一列的星星是这位猎人的腰带,在腰带的右方偏下处,你还会看到三颗略暗的星星,它们组成猎人的佩剑。猎户座的下方就是东方。在猎户座的左上方,有五颗亮星,就是上图中左上角那五颗亮星,它们组成一个五边形,这就是御夫座。 到深夜时分,猎户座与御夫座已经升到天顶附近,这时候,两个星座的整体图像会转过90°,从左右排列变为上下排列。这其实是你在观赏夜空时习惯性地把身体转向了南方所导致的结果。把御夫座最亮的两颗星连起来,这条连线的延长线会穿过猎人的腰带直指南方。
 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夜空辨认方向,这项技能在遇到需要荒野求生的时候也是用得着的。接下来,我将引领你漫游头顶上璀璨的星空,感受夜空的寂静与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