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细致地讨论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之前,先给出一系列重要的参考书是有好处的。当然,你可以按照实际条件选择你能找到的参考书。 首先是数学基础方面的参考书。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学需要用到的数学基础在大学的头两年都会学到。但是,物理学对这些数学基础有特别的要求。因此,需要找专门为物理系编写的数学基础教材补充和完善相应的知识。中国科技大学与北京大学分别出过一套专门给物理系的学生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其中有些内容是一般理工科高等数学教材中没有的。此外,前苏联出版过一套非常好的教材: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这套教材的所谓“高等数学”与我们的“高等数学”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高等数学教材,基本上就包括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等基础内容,而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则囊括了大学物理系物理基础课程中所用到的全部数学基础。 接下来是普通物理方面的教材。北京大学的赵凯华写过一套很好的普通物理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整套教材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共五卷,是学习物理学的一本很好的参考教材。此外,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费曼物理学讲义》以及80年代出版的《伯克利物理学教程》,都是学习物理学的很好的参考资料。 普通物理的分册教材没有需要特别说明的,仅需提及的是原子物理学这门课程。目前公认的是20世纪60年代由褚圣麟编写的教材,它把原子物理的经典实验和理论解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今后学习量子力学打下坚实的基础。20世纪末,杨福家编写了一本新的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实验成果,也是值得参考的。不过,如果没有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这本教材的某些章节难以理解。因此,建议把这些章节留待学习量子力学时再细究。 最后讨论一下理论物理课程的教材。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尝试能够成功地把大学本科的四大力学统一成一门课程,各门课程都有公认的比较好的教材。周衍柏的《理论力学》是这门课程公认的教材;电动力学的教材当前公推的是郭硕鸿,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俞允强的教材写得更好,内容精炼、逻辑性强、抓住问题的本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这门课程当推林宗涵的教材;量子力学方面,曾谨言的导论是不二之选。也有不少学校选用周世勋的教材,不过,我感觉这本教材深入的程度不够,并且有不少基本概念没有讲清楚。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我推荐吴崇试编写的教材,当然,梁昆淼在20世纪60年代的版本也不错。最后,固体物理这门课程,大家基本上都公推黄昆编写的教材。在国际上,基泰尔的教材是公认的一本优秀教材,但它是为研究生编写的,在许多地方超越了这门本科课程的要求。
在正式进入物理学的学习之前,给自学者一个忠告。一个学物理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不要轻易相信书本上的任何一个公式,除非你自己亲笔推导过这个公式。这就意味着:除非你确信一个公式是正确的,否则,一切都要从源头开始推导。
|
|
来自: cosmos206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