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放老师:《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整理与研究

 永嘉陌上尘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师大古典文献学专业,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分支。刘学锴先生是中国第一位古典文献学专业教师,曾在北大执教四年,来师大后,将课程讲义留给孙钦善。

丁放老师,师大77级本科,82级(第二届)古代文学研究生,师从宛敏灏、刘学锴、余恕诚三先生。在师大带过十七八位博士、三十余位硕士。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整理与研究”为今夏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也是第四项国家社科项目,此前两个一般项目、一项重大项目。

既广泛读书,又有自己的专攻。

刘学锴:李商隐

莫砺锋:杜甫、陆游

丁放:《唐诗选》《古文观止》《文心雕龙》

汤华泉、周啸天曾到南京师大旁听唐圭璋先生授课。

陈伯海《唐诗汇评》曾多次援引《唐诗选脉》。

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借鉴了《唐诗选脉》体例。

一 选注者的家世、师承、交游

陈继儒、萍社(王思任……)

二  体例与版本

周敬作《唐诗选脉》,为倭寇所毁,以“诗脉”论诗。

周珽将“剩稿”重新整理、加工。工作有四:其一,在原书基础上进行删、补,主要是更换或者增加诗篇;其二,增加大量注释;其三,为所选诗作释其大意,即所谓“汇通”;四是增加诸家评论,即所谓“评林”。

三  对历代唐诗选本的继承与发展

选本的几种类型:1 只选诗作;2 诗作之外,还附有作者小传,对传主作概括性评价;3 增加了对诗人诗作的评点;4 选诗加注释;5 注释并对本诗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五种形式有时是交叉的,有的选本兼具两种以上功能。

《选脉》集大成,陈继儒序言。《选脉》实际上是《唐诗品汇》的再选本,有百分之七、八十作品出自《唐诗品汇》,直接继承了“四唐说”及其对诗人、诗派的评语,周珽祖孙的贡献是对所选作品进行全面、详细的注释与解说,并汇集历代评论,加上自己的判断,遂成唐诗选本的一代名作。

四  选目与注释价值探微

《选脉》的选目与注释均有较高水平,对于选诗,周氏的理解是:“选多,虑失之冗,不得不用删;过简,病失之略,不得不用补。故兹辑篇什,不可删者类为正文,其间意之叠见,或有彼此相参,或有一节必不可遗者,再从补选外,附录于笺注之后,俾读者得遍观博览云。”也就是说所选之诗要有代表性,选诗数量要适中,且作若干附录,这一作法是比较合理的。关于注释,周氏也有自己的原则,《凡例》所列,有“正注”“互注”“训注”等方法,对历代唐诗的注释,周珽认为各有短长,自己则取长补短,成一家之言,应当说周珽基本上实现了自己所立的选诗与注释标准。

五  评语的学术价值

《选脉》的评语主要包括序跋、总批、个人总评、眉批、训(评)等五种类型。涉及两百多位评论家,超过《史记评林》的一百五十家。

《选脉》共有五序一跋,依时代顺序,分别为周敬原序、陈继儒、陈仁锡、倪元璐三序和周延自序,一跋为钱光绣所作。陈继儒、陈仁锡、倪元璐序,均言《选脉》是周斑以其曾祖父周敬之稿为基础,借鉴其伯父周甸注杜诗的体例,加上自己的创造而成,是一部既有深厚学术渊源又颇有创新性的著作。

六 结论

《唐诗选脉》自唐代迄明末最优秀的唐诗选本之一,堪比唐人的《文选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