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读书与创造

 永嘉陌上尘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顾颉刚:怎样读书】

一般人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以为书本是给我们知识的,我们只要读一种书,就得到一种学问的知识。这句话我敢说是错的。书本并不足以给我们知识,它只能引我们进入知识的路,使得我们会自己去求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科学?只因科学是重在实际的证据,不许人说空话的。它要人划分范围,搜求材料,分析性质,作许多有系统的说明。

我们真要吸收知识,只有各人就自己性之所近,努力研究一种学科;更狭一点,就是一种学科中的一类。至于书本,只是记载从前人的行事、思想和研究的。

“出风头”是大家高兴做的事情,但是“做苦工”就不免很怕。我现在提倡在学术界上做苦工,大家听了或者要不乐。但是不必怕!只要做得稍为长久,就会日渐明白它的内容,日渐有驾驭它的方法。到这时候,自然左右逢源,发生兴味;胸中也有题目提出来,觉得欲罢不能了。这种的苦工,其实是很乐的;它的乐趣一定在出风头之上。

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但是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所以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的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

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于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于其他各科用的。我们要对于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于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

——顾颉刚《怎样读书》,1927年2月24日在厦门青年会演讲稿

【顾颉刚:创造】

路德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完全成功,一切都在创造中。我们不能得到终局,只觉得路程圆满的光辉还没有来。日进无已的,才是革新的大业。”尼釆也说过:“我们自己要做生活环境的主人,不做生活环境的奴隶,目前状态,觉得它不好,我们便不要承认它,不要相信它,不要屈服它,用强烈的意志,大踏步的去奔进冲锋。这个结果,虽然是一场破坏的大悲剧,但是这破坏,正是向上创造的壮举。”我们应该用上面两个人的话做我们的针砭,治好以前所患的懒惰病、保守病、模仿病,恢复了健康,努力去创造。

我们不应该躲避现实,应该正视现实,积极的去创造,使歪曲畸形的现实,得以纠正过来成为理想的境界。

时至今日,再也不容我们那样懒懒散散,因循敷衍的生活下去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心上燃烧起创造的火焰,努力去做一番创造的事业才是。如其不然,便是走向自杀的绝路。你如不愿死,你就得干!

——顾颉刚《创造》,《大众知识》第六期,1937年1月。
【顾颉刚:难与易】
不论什么事,总得一步一步地走过去,才能希望达到目的。比方说,走得最慢的像大车、骆驼,最快的像飞机、火车、汽车、电车,快慢虽有不同,但是在经过的路线上总要全线经过的,一些也跳空不得。自己的聪明和环境好一点,比较别人走得快一点,办得好一点,比较别人走得快一点,办得好一点,这是可以的;但无论如何得到些便利,终必去做了才有功效可见;正和走路一样,必得走了才可到,断没有一说“到”便不用迈步而可以到了的道理。所以做一件工作,在我的眼光里总觉得是砌墙,是赶路,砌墙必须砌成一堵墙,赶路必得走到目的地,只有做成与否的问题,没有侥幸与吃亏的问题,更说不到什么是繁难或什么是容易。一个人的成就,一件事情的办好,绝不能从取巧中得来。人们只要是想去干,只有劳苦也不恼,无人理会或受人非笑、受人嫌厌攻击也不怨,一时得不到结果也不悔,实实在在把工作当工作做,才能有达到最后目标的希望。难和易是无法去计较的,也是不该去计较的!

——顾颉刚《难与易》,《民众周报》第三卷第六期,1937年5月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