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蜕园往事都成蜕:一代文史大家瞿兑之的人生际遇

 芸斋窗下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瞿兑之先生原名宣颖,最初取字锐之,寄意“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后认为锋芒毕露,非其本性,改称“兑之”,抗战后,改兑为蜕,取号蜕园,昭示其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意在忏悔自己走过的弯路,表示要如蝉蜕般告别旧我。正如现代书画大师叶恭绰评说:“蜕园往事都成蜕”。从瞿先生字号的改动中,可见其坎坷人生的心路历程。

历史的尘埃往往会阻挡人们的视线,掩蔽起风云变幻的过去,让后人遗忘了历史,或者误解历史,让人们感叹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短暂。曾经创造历史的人,不该被历史遗忘;曾经研究历史,给后人留下巨大精神财富的人同样不该被遗忘。被学术界称为可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相并列的史学大师级人物——瞿兑之先生,在20世纪学术史上,在文学、史学、书法、绘画等领域他都有开拓和奠基之功。他博学多才,涉猎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可以称得上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学术界有人把他与陈寅恪相比,说他们是“一时瑜亮铢两悉称”。然而在20世纪的后半叶,瞿兑之默默无闻,隐名埋姓,时至今日,学界知晓他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至于他的生平与成就,往往被人张冠李戴,或者有意隐没。其主要原因是瞿兑之在抗战时曾留在北平,担任过伪职,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人废言,故而逐渐被学术界淡忘。古人有“不以人废言”之说,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不掩其眚,不溢其美,彰显其过以警后人,正视其绩不废学术。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钩稽历史,还原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文史大家瞿兑之。

出身官宦,家学源渊

瞿兑之(1894-1973),湖南长沙人,名宣颖,号铢庵,字兑之,自称铢庵居士,别名益锴,晚号蜕园,现代史学家,文学家,书画家。出身世家,其父为清末军机大臣瞿鸿机(1850-1918),字子玖,号止庵,人称“善化相国”,晚号西岩老人。瞿鸿机1871年中进士,授编修。光绪初年,大考名列第一,擢为侍讲学士,后升为内阁学士。先后出任福建、广西乡试考官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苏四省学政。传说其长相酷似同治皇帝,再加之办事干练,深得慈禧赏识,慈禧曾赠送给他亲笔所绘的红梅图、书法及书籍。瞿鸿机先后担任过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外务部尚书、内阁协办大学士。后来与主政的庆亲王奕勖有矛盾,忤慈禧旨意,被弹劾开除回籍。在长沙与近代诗人王阊运等人吟咏结社,安度晚年。1918年逝于上海。有《止庵诗文集》,《汉书笺识》等行世。

由于其父瞿鸿机为晚清重臣,瞿兑之家族与清末民初众多官宦世家有亲朋之谊,如岑春煊、陈宝箴、陈夔龙、朱启钤、余肇康等,其岳母为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其岳父为江苏巡抚,近代资本家聂仲芳。他少年时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其父瞿鸿机官场失意后,一家人回到长沙,瞿家建有豪宅大院,经常邀请当地文人学士、各界名流,聚会畅饮,赏花观月,吟诗作画,成为当时长沙文化艺术界的一大景观。瞿兑之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熏陶习染、学诗作画。后来他曾在《故宅志》中回忆说:“一生所得文史安闲之乐,于此为最,每当春朝畅晴,海棠霏雪,曲栏徙倚,花气中人。时或桐荫藓砌,秋雨生凉,负手行吟,恍若有会。”当时湖南学界名流如王阊运、陈三立、王先谦等都是瞿家的座上客,后来画家齐白石作画、史学家陈寅恪作诗都追忆过当年在瞿家超览楼聚会盛况。瞿家藏书甚丰,其父瞿鸿机承蒙清室赏赐书籍,故建有书斋“赐书堂”,瞿兑之得以从中博览经史子集,广泛涉猎各地方志、历代笔记。(注:辛亥革命后时局动荡,瞿家藏书多有损失。1925年,瞿兑之将书运到北京,建“补书堂”,自谓“思欲补其亡阙,稍复旧观,而力不逮,故名其堂日'补书’以寄意”。后来瞿兑之将其藏书寄存于北平图书馆,共计1800多种,近60000卷,北平图书馆为此编印了《瞿氏补书堂寄藏书目录》。)

师从名家,交游广泛

自古以来,就有“名师出高徒”之说,一个人在学业上的成就凭借外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名师指导,二是学友的互相促进,如果二者能够兼得,再加上个人的“才、学、识”及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可喜成就的。瞿兑之可以说三者俱得,不仅师从名家,而且交游广泛,再加之自己学识渊博,勤奋努力,因此他在史学和文学艺术诸领域建树颇丰。早在其青少年时期,瞿兑之就成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王闿运的入室弟子,同时还拜王先谦、曾广钧等湘中名宿为师,跟随当年湘中名画家尹和伯习画多年。这些前辈学者对瞿兑之学问的奠基及后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少年时代瞿兑之曾入北京译学馆主修英语,同时还学习了法文、德文、俄文等,为他日后做学问打下了很好的外语基础;青年时代他先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就读,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开除。随后转入复旦大学学习,完成了大学学业。纵观瞿兑之求学经历,先受家学渊源、旧学宿儒的影响,后又接受完整的西学教育,从而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现代西学基础,为他日后成为一位学贯中西、懂多国语言的学者奠定了基础。

瞿兑之一生交游广泛,在史学、文学、书画界有很多知己和深交,他们互相酬唱,切磋学问,对瞿氏的学术和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掌故大家黄浚交往颇深,当年黄浚编成《花随人圣庵摭忆》初稿后,首先邮寄给瞿兑之审读。抗战初期黄浚因间谍罪被国民政府处死。瞿先生感念朋友相托,作序出版了《花随人圣庵摭忆》,印数有限,虽未广泛流传,但毕竟为掌故学界保存了这一珍贵的资料,后来这部著作被学术界所重视,陈寅恪先生评说该书是“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郑逸梅、邓云乡、房兆楹等学者认为“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花随人圣庵摭忆》能出版面世以至流传,瞿兑之先生功不可没。

瞿兑之与史学大师陈寅恪是世家通好,陈父三立与瞿父鸿机有诗词唱和之交,瞿鸿机晚年曾请陈三立代为删诗,其诗选翰墨付梓时,还请陈三立与其他好友分别作序。瞿兑之与陈寅恪兄长陈师曾有书画切磋之谊,与陈先生也互赠诗词,交往多年。1951年瞿兑之为陈寅恪绘制了《藤花图》,陈先生则作诗《寄瞿兑之》以赠,回忆了他们“论交三世今余几,一别沧桑共白头”的私谊。收到陈先生诗作后,瞿兑之则回赠《陈六兄寅恪自广州寄诗见怀杂述答之》十三首七绝,话沧桑,叙友情。

瞿兑之与画界名家齐白石先生不仅同为王闿运的门生,而且两人切磋艺术,诗词唱和近半个世纪。在《白石老人自传》中,曾两次忆及在辛亥革命前应恩师王闿运之邀,在瞿家超览楼雅集情景。齐先生80寿辰时,瞿兑之撰长文祝贺,对齐白石的诗书画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评其诗“近得明人神髓,远含郊岛意味,即在诗人中亦占一重要位置”。而白石老人不但在自传中称赞瞿兑之画笔不俗,而且曾在瞿先生所绘梅花图题诗:“色色工夫任众夸,一枝妙笔重京华。岂知当日佳公子,老作诗文书画家。”

瞿兑之与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的爱国人士、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朱启钤先生一起,在20世纪30年代初创建中国营造学社,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他们整理我国古代建筑资料,编辑《哲匠录》,在朱重病时,瞿兑之还助其整理文稿——《蠖园文存》。此外,瞿兑之与同时代学者名流交往密切的还有章士钊、周作人、徐一士、黄宾虹、胡适、吴宓、谢国桢等。瞿兑之与周作人交好的同时,与其兄长鲁迅曾有笔墨交锋。1936年,瞿兑之在林语堂主编的《宇宙风》上发表了《不以成败论英雄》,鲁迅曾撰文反驳,在文中称瞿兑之为“铢堂”。

文史研究,一代宗师

在众多瞿兑之的简介中,多有“其学问渊博,精研文史,于职官、方志等学均有深湛研究,尤精于掌故之学”等语。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没有列出职官研究专著,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有幸拜读了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1965年12月版重印的《历代职官表》一书,书的封面署名[清]黄本骥编。而打开书一看,这是一本校订清代黄本骥《历代职官表》的书,而且不是普通的校订,除了校订原书以外,在前还加了《历代官制概述》,在书后附有《历代职官简释》,二者合计20万字左右,接近原书的一半。而这两部分的作者瞿蜕园正是瞿兑之。他在论述历代官职时,语言精当、材料翔实、叙述严谨、有叙有议、史论结合,是研究历代官制不可多得的权威著作。学界有人认为《历代官制概述》是“值得研究历代官制的学人仔细研读的”。但由于该书未署其名,对彰显瞿兑之研究历代官制之功极为不利。

在秦汉史的研究方面,瞿兑之先后著有《秦汉史纂》、《汉代风俗制度史》、《两汉县政考》等,其中《两汉县政考》是一部“取四史及两汉之载籍碑版,缀辑排比而为篇,首述朝政与地方政治息息之相关,次明县之组织,上自县令,下迄乡亭,以见其机构,申之以职权、若教化、赋税、徭役、刑讼之流,以明其职掌;复稽其铨选课绩,以见其出身迁黜,当时用人之权衡;继考其仪制待遇,印绶舆服,禄秩赐赉,以见国家礼遇令长之殷厚”,“差可补古今载籍之阙,导夫先路以俟同声”的书。当代学者辛德勇评价此书:“检读其书,知瞿氏此言诚非夸饰,甚至迄至今日,依然没有同类著作,足以取而代之。”据史学大师钱穆回忆,瞿著《秦汉史纂》在台湾曾多年作为大学讲义使用。瞿兑之散见于《燕京学报》的论文,如《释巫》等在学界影响很大,后世有关研究古代宗教、医学、文化等文章多有引用瞿兑之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瞿兑之也有开创之功。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有两本杂志非常有名,一是顾颉刚、谭其骧主编的《禹贡》,开创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一本是陶希圣等人主编的《食货》,开创了经济史和社会史研究的新风气。瞿兑之在《食货》上先后发表了《读方志琐记》等有关社会经济史的文章,他把多年来读史之余摘录的户口、手工业、赋税、医药、宗祠等史料汇编为《中国社会史料丛钞》出版,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早期重要的成果,1985年上海书店重版了这套书,迄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史的基本参考文献。历史学家顾颉刚在评述《中国社会史料丛钞》时指出,正是由于该书出版,引导“作通史者亦将知政治之外别有重要者在,而扩大其眼光于全民族之生活矣”。学者来新夏称瞿兑之所著的《方志考稿》是中国最早一部私家方志提要目录专著。

在北京史志的研究方面,瞿兑之可谓建树颇多,他先后撰写了《北京建置谈荟》、《北平史表长编》、《北京掌故》、《同光间燕都掌故辑略》、《北平志编纂通例》、《北京历史风土丛书》(第一集)、《燕都览古诗话》等著作。瞿兑之小时候随宦生活干北京,后来又长期居住北京,对京城风土人情、街道变迁、人物景色熟悉无遗,他所做《燕都览古诗话》以诗系文,诗文并茂,在众多记述北京风土诗文中是首屈一指之作。

民国时期,历史掌故学一度达到鼎盛,先后涌现掌故大家徐一士、徐凌霄、瞿兑之、汪辟疆、黄浚等,其中瞿兑之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掌故文稿,而且对掌故学理论也颇有建树。他主张“讨人物事迹之坠逸,溯风俗制度之变迁”,从而“考见时代升降文化递嬗之迹”、“匡谬正俗,裨益见闻”。先后出版了《杶庐所闻录》、《养和室随笔》、《铢庵文存》(以上三书20世纪90年代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重新出版),另外还著有《人物风俗制度丛谈》、《汪辉祖传述》、《故都闻见录》等掌故类著作。当代学者陈寒川评价瞿兑之的掌故著作:“行文简洁,生动亲切,出语诚实,事必有据,可与邓之诚的《骨董琐记》相媲美。”

瞿兑之在整理古典文献方面,成果累累。先后出版了《楚辞今读》、《中国骈文概论》、《古今名诗选》、《李白集校注》(与朱金城合校注)、《刘禹锡集笺注》、《汉魏六朝赋选》、《左传选译》、《古史选译》、《通鉴选》等。以上著作出版后一再重印,瞿兑之的文献典籍校注之功才始为学界所识,其中《刘禹锡集笺注》在其作古多年之后,荣获国家图书一等奖,可见其学术价值。另有《史记故事选》、《汉书故事选》、《后汉书故事选》、《长生殿:戏曲故事》、《刘禹锡全集》(校点)、《学诗浅说》(与周紫宜合著)等普及古典文献之作。

瞿兑之的书画作品存世不多,但在业界评价颇高,郑逸梅谈及瞿氏书法时说:“古人所谓'即其书,而知其胸中之所养’,不啻为兑之而发”。学者俞汝捷评价瞿兑之书法与沈尹默的作品并臻佳妙,难分伯仲。至于其画,齐白石评说“画笔不俗”,称其“老作诗文书画家”。瞿氏早年与名画家陈师曾、黄宾虹等交往密切,切磋艺术,互为赞赏,可知一斑。解放前,瞿兑之还先后在《申报》《古今》等刊物刊登书画笔润广告,在书画界颇有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其后来的人生歧路和在学术上的声名,都不同程度地掩盖了他在书画领域应有的地位。

附逆伪职,其眚难抹

瞿兑之一生孜孜以学术研究,娱情以诗词书画,但同时也有长达半生的时光与官场周旋,他先后担任过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国务院秘书、国史编纂处处长、印铸局局长、河北省政府秘书长、河北省通志馆馆长、国民政府内政部秘书等职,此后退出政坛而入教坛,先后担任过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校教授。如果说只是以上任职,凭他在文史书画界的地位,解放后,政府也会把他聘为文史馆馆员之类的职务,像章士钊、朱启钤等人一样得到供养优待。但不幸的是他在抗战时和周作人等人附逆日寇,担任伪职,成为汉奸,染上了他后半生难以洗脱的污点,从而也使其学术成就不得彰显近半个世纪。

那么,瞿兑之究竟在抗战期间任过哪些伪职?查阅《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刘国铭主编)附录的“日伪政权职官”中有关瞿兑之的记载是华北政务委员会秘书厅厅长(1940、6、6暂代-1941、7、5免),其时改名为瞿益锴。另据其他资料显示瞿兑之还任过伪北京大学代理总监督(相当于校长职务)。周作人担任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以后,钱稻孙任伪北京大学校长,瞿兑之转任新成立的华北编译馆馆长,编辑出版了《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主要刊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文史方面的论文,另外还编辑现代知识丛书和大学丛书。除此之外,瞿兑之还和周作人等人创办艺文社,出版《艺文杂志》,标榜“提高文化水准,普及学术思想”,但仍没有逃脱受日本人控制的命运,充其量也只能是汉奸文学。瞿兑之还主编了《中和》月刊,并为当时沦陷区的《古今》、《文史》等杂志撰稿。这些刊物虽是日伪时期的宣传工具,但从文化的角度上也刊发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文献。

1938年,瞿兑之任伪北京大学监督时,其内心深处自有一番愧疚,为了表明自己的这番心迹,去拜访当时闭门谢客、坚决不与日伪同污的齐白石,让他补画二十多年前齐白石和恩师王闿运等湘中名流在瞿家雅集之事。其意在托家国之思,不忘长沙祖宗庐墓之义。

瞿兑之附逆之后,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自明的,为了弥补其人生之过失,他曾联合当时留在北平的几位学者开办了国学补修社,社部就设在瞿家,主讲者是瞿兑之、孙念希、徐一士等。这是一个研究国学的私人组织,给沦陷的北平的一些青年学生开讲中国古诗词及历史,进行国史教育,在当时日本侵略者大肆进行奴化教育的情况下,瞿兑之私人开办国学补修社,无疑是内心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默默抗争。

瞿兑之先生原名宣颖,最初取字锐之,寄意“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后认为锋芒毕露,非其本性,改称“兑之”,抗战后,改兑为蜕,取号蜕园,昭示其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意在仟悔自己走过的弯路,表示要如蝉蜕般告别旧我。正如现代书画大师叶恭绰评说:“蜕园往事都成蜕”。从瞿先生字号的改动中,可见其坎坷人生的心路历程。解放后,他隐居上海,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特约编辑,靠校注古典文献补贴家用,还曾当选过上海市政协委员。“文革”初,以“反革命罪”被投入监狱,1973年病死狱中,一代大师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