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暑天隔夜预约早饭不馊的秘密及其推广

 新用户6122K55q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小筑饭

这是第261篇原创文章

-

 本想取类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样高bigger的标题,但又不想蹭四线小城的热点。

早饭

这么热的天,你家是怎么解决早饭的?食堂党、小摊党先别忙着走开。

我家经常吃杂粮粥(关于吃杂粮粥与养发的关系,可以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天冷的时候(坐标:无暖气的南方)一般是睡觉前米下锅放上水,掐着时间预约好,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杂粮难煮需浸泡的问题,又能在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喝到热腾腾、软糯可口的杂粮粥。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有一口能够预约的电饭煲就行。

但这一招在天热后就不灵光了。如果在气温超过30度坚持冒险,指不定就会喝的酸溜溜口感的“醋”粥。

对此,我们俩各有解决之道。

  • 大先生的版本是睡觉前洗好米,放入冰箱,定好闹钟,凌晨时候起来煮粥,然后再睡。但这是个牺牲自己、且影响他人睡眠的“下策”,被吵醒很难再睡回去的我只给它打一颗星。

  • 我的小花招是反其道而行之,还是睡觉前把米洗好下锅放上水,但是马上开启煮粥模式。流程完成以后,电饭煲会自动进入保温模式,周的温度维持在7、80度的样子,早上起来粥还是热的,关键是绝 对 不 会 变 质 & 绝 对 不 需 要 违 背 人 性 !

so 原理呢?且听我道来。划重点!

饭菜变馊是其中的细菌(乳酸菌等)引起的,与常见食源性疾病相关的细菌在超过4.4摄氏度的时候就会开始繁殖,并且它们的适宜繁殖温度范围很大,从4.4一直到60摄氏度。美国FDA有一个简化了的有关食品安全的准则,就是所谓的“危险区域准则”,指食物应避免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超过2个小时。此处的2小时时间窗针对的是最恶劣的场景:食物处于某种细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中,这种细菌又恰好是最具攻击性“大魔头”蜡样芽孢杆菌,它们不断繁殖,“菌口大爆炸”,数量突破了安全上限!

但2小时也不是铁律。考虑到它是极端情况下的时间窗,美国部分州将此限制扩大到4小时。概率问题!

话又说回来,提到预约的早饭,如果处理不当馊了,闻得出、尝得出(这还只是风险度不高的乳酸菌呢),不吃就行,只是浪费的问题——关键是突破这个温度准则,还有些伪装术极高明的病菌(毒)也会出来捣乱,比如刚才提到的蜡样芽孢杆菌,还有沙门氏菌、诺如病毒……

带饭

好吧,学了这么多,当然不只是为了事半功倍、省心省力地做个营养早饭是不?知识的性价比再怎么提都不嫌高。这条原理还可以应用到许多方面,比如说自己带饭。健身党、讨厌食堂党、嫌这嫌那党……如果要安全可靠地带饭,那么在将饭装入保温桶时就应当避免处于这个温度范围内。

具体操作是:现炒现装,趁热放进保温效果良好的容器里。虽然有一些菜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可能影响口感,但安全还是更重要一些,对吧?

现实中的例子是:快餐店里的菜都是保温的;带饭大国日本带的大多是冷食。

酸奶

今天要PO的一段视频是关于在家里自制美味酸奶的,关键字有四个:温度 细菌 美食 安全。大家可以观察一下,里面提到了哪些数值呢?欢迎留言!


关注小筑饭,做有学问的厨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