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对策:我国制造业与共享经济的融合发展

 渐渐见见 2022-07-14 发布于四川

前言

轻资产模式是指共享平台自身没有各种资源,但通过整合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到同一平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网络化资源配置的实现。在此种模式下,资源供给方取得市场需求数据、客源与利润来源,资源需求方通过支付较低价格获得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共享平台运营方凭借抽取广告费、增值服务费与平台订单交易提成获得利润。

一、制造业和共享经济融合的实践模式

(一)轻资产模式

目前轻资产模式主要包括:其一,2C端平台。属于消费层面的共享,是指消费者个体间相互分享的平台。譬如,生活服务共享平台——美团,外卖、家政、民宿等是其核心业务,将配送资源供给方、需求方整合与集聚到平台上,其中外卖配送员属于配送资源供给方、餐饮商家与餐饮消费者属于配送资源需求方,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配送资源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达成了三方互利共赢的状态。其二,2B端平台。属于企业层面的共享平台,核心是制造业的产能共享。此类平台目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整合制造品供需双方到同一平台,属于中介型的共享平台。比如,1688淘工厂平台,需求方为淘宝店主与设计师,供给方是制造工厂或企业,主要业务是需求方找供给方提供网红产品与爆款产品。另一类是制造业内部之间的共享平台,将制造业的细分领域整合在同一平台,这些制造工厂或制造企业可以自由转换供需角色,共享资源主要包括厂房、工人、生产设备、技术、服务等

(二)重资产模式

重资产模式是指应用新信息技术搭建共享平台,该平台拥有可以共享的资源,平台自身即是运营方又是资源供给方,通过将需求方整合到平台,实现平台资源在海量需求方之间的共享,平台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为需求方对接最优质的资源供给。此模式的前身是传统租赁经济,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定位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依托此模式,需求方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平台则获得业务收入、广告收入,以及用客户押金进行投资的相关收益等。

目前,重资产模式主要包括:其一,2C端平台。此平台是诞生最早的共享经济,同时也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模式。诸如,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然而,此类共享模式广受诟病,被称之为“伪共享经济”,尤其是自2017年始,2C端共享经济模式大批量退场,共享充电宝首当其冲,共享单车也是徘徊在破产边缘。这类平台的盈利模式并未建立起来,高投入、低回报的运作导致发展难以为继,其根因在于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

其二,2B端平台。属于企业层面的共享平台,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有效规避2C端平台模式的资源浪费、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此模式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众创型共享平台。通常是由制造业细分领域中具备优质资源与强大运作能力的龙头企业负责搭建。平台主要为入驻的小微初创企业、龙头企业内部创业团队提供设计、管理、制造等生产能力,以及人力、财务、金融、技术等多方面服务的共享。通过帮助初创企业,龙头企业自身也从单一制造商转型为综合服务商,实现了利润渠道的多样化与品牌推广。此类共享模式借助云服务平台与线下实体共享空间的有机结合,为制造业初创企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例如,海尔创建的“海创汇”。另一类是服务型共享平台。是由工业技术型企业建立,核心是技术服务共享,立足高端智能设备共享,为平台入驻企业提供全面的生产服务。例如,沈阳机床厂的“备共享平台。

二、我国制造业与共享经济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信用系统

为推动我国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健全信用系统十分必要,而这也是共享经济的标准与要求。由于共享经济依赖于网络交易平台与信息技术,因此制造业与共享经济融合的信用体系完善,是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规避重要信息资源的泄露或盗取。要求相关工作者善于应用信用系统强化管理,不断将内部限制资源、知识、能力等共享出去,一方面可以惠泽于民,另一方面能够从中获利,进而实现双赢目标。与此同时,制造业与共享经济的融合需要立足大数据信息技术时代背景,运用信用系统平台开展线上交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内部信息资源的安全系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对客户的资源造成的重要影响。

(二)提升技术水平

在信用系统完善的基础上,我国制造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准。因为共享经济模式的核心是凭借技术手段开展各种资源共享,以此为各方提供便利与赢得更多利润空间。尤其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技术水平更是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制造企业在共享经济过程中,也需要借助更高的技术水平实现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另外,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对制造业共享经济技术层面的支持力度,如划拨专项技术经费,为制造业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保障制造业与共享经济的高度融合与高效发展。

(三)完善监督体系

新时代制造业迎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共享经济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一项。但共享经济模式也让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数制造业内部缺乏市场监督体系,大大制约了其自身发展,为有效解决问题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这就需要制造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内部闲置资产的科学配置,最大程度实现共享平台各方互利互惠目标的达成。同时,对于现有监督体系中的短板与不足之处,需要及时予以调整与优化,切实满足共享经济的高标准与严要求,确保制造企业的生产作业向制度化方向行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此外,制造企业要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的共享经济认知,全方位提升其相应素质与能力,为企业共享经济运作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撑,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与更广的发展空间。

结语

制造业共享经济是我国新时期重点培育的对象,无论是轻资产模式或重资产模式均符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特点与要求,有助于制造业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充分利用。总之,共享制造模式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未来共享经济必将成为主流,也必将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步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