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标准化的人生:留学申请文书的独特性与匹配度是如何建构的?

 Cambridgefish 2022-07-14 发布于广东

留学申请逻辑

讲座心得

精准理解项目才有精致的文书

拒绝标准化的人生:

留学申请文书的独特性与匹配度是如何建构的?

Queenie Yan
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与传播本科
广州摆渡学人留学2023秋申请学员


目录

01 前言:留学信息中的“祛魅”
02 CV:聚焦与相关
03 PS:独特性与匹配度

04 结语:拒绝标准化的人生


2022/07/14


 1.前言:留学信息中的“祛魅”

6月29号晚上,我参加了Kingsley老师给我们摆渡学人内部在办学生的一个留学申请文书的讲座。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我们都知道很重要,都想把它写好,我也会零零碎碎地去寻找一些指南或者经验帖子来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但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太可能成为一个留学申请的职业研究者,因此对很多留学申请择校和文书写作知识依然是碎片化的,无法很好地串联起来。

然而,在听完Kingsley老师的讲座后,我十分感慨,才发现原来文书写作重要性是贯穿整个申请的逻辑的。文书写作并不是简单讲几个要点而已,深入研究它会发现个中知识是可以形成一个体系的,我此前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是可以被框架化的。文书写作其实浓缩的东西和影响到的申请环节很多,包括择校和选专业,甚至还包括需要考量未来的职业规划,又或者是学术深造的规划。学位课程是搭建自己过往经验、当下期许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个桥梁(或者是跳板)。那么,我们的文书写作,应该如何建构其这个逻辑呢?下文我将结合讲座内容和我个人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申请者决定院校项目时,理性科学的处理是根据自身情况精准化选择项目,而非靠粗浅的感觉广撒网,这样才是比较负责任的做法。然而,学生往往因为信息差过大容易迷茫。因此,多数情况下申请者们需要中介的服务,中介老师的角色是一个弥补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与所申请项目的知识关怀之间的一个桥梁,帮助梳理和匹配适合的项目。

不过,话又说回来,据我自己经验,申请者即使是仔细研究学校官网给出的信息,或是关于PS的那几条指导要求,仍然是不够的,也看不到这些要求背后的操作性定义究竟是什么。以至于,回归到文书实际写作的时候,也不知从何写起。这是因为信息差可能依旧存在,更进一步来说,信息差可能是有办法自行努力花时间看项目官网信息是弥补的,但可能还是有一些我们没有察觉到的知识落差,那么又差在哪里?

我猜应该是对相似项目不同院校的学术定位及区分上,对学校研究集群的了解上,诸如此类的知识是我并没有把握到的。正如Kingsley老师与摆渡学人社会学部的学术导师们在“社会学留学”公众号的创号词上说的:同一学科的学位设置在英美不同大学的差异是大于同质的(详见创号 | 社会学留学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硕士)。而我,此前更多关注的是共性,却忽略了差异。例如,我觉得英国的不同大学当中只要带着一个digital 前缀的专业都是差不多的专业,习惯看到共性,自动忽略他们的细微差异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摆渡学人撰文有提及过:社会学留学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社会学系硕士之文化与社会硕士MSc Culture and Society

同时,会议中老师提醒在自行探索项目的过程中,不可太过信任二手资讯,例如小红书的部分资讯、只有简单指标的BG信息的录取捷报、知乎的简单个案经验。甚至Kingsley老师还直言,就连摆渡学人的专业解析也是一种二手解读。摆渡学人写一两万字一篇文章解读一个学位,就等于是写了一篇综述文章(review article)而已。我们不能通过读综述来代替读原著,正如不能通过读摆渡的专业分析和网上的其它二手资讯,来代替阅读官网一手资讯,我们要懂得鉴别何种资讯是利于自己实质申请规划的。

因此,我个人也开始逐步理解,获取二手信息是一个初级阶段,但绝不能止步于此。我想,有心也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花更多时间关注可靠准确的内部信息(insider information)。比如,询问对学位课程有深刻见解的前辈,获取到某个学位每一门课的reading list/syllabus以了解某些学位课程的制度安排。同时,自己可以阅读官网信息,并且深入到研究系所具体某一门课程的indicative readings,还有某个学程(programme)里面授课的教授,以及这些教授所在的研究集群(research cluster)。

虽然Kingsley老师说摆渡学人的专业分析文章,依然属于二手资讯的范畴,但我想摆渡学人所做出来的二手资讯也可以称得上是用心、客观和有深度了。对于英美留学申请,学位课程背后所承载的知识脉络工作,从我看到的摆渡多篇文章来看,是做得就是相对系统且严谨的,我甚至觉得摆渡目前是致力于留学信息的“祛魅”工作。

何为“祛魅”?我想用一个Kingsley老师常跟我提及的一个案例,做个简单说明,各位请看这两个录取捷报:

第一个是:offer|牛津视觉物质与博物馆人类学硕士MSc Visual Material &Museum Anthropology录取

第二个是:电影背景如何跨申人类学硕士:牛津大学视觉物质与博物馆人类学硕士 MSc VMMA at Oxford University

第一种呈现捷报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学校、专业、GPA这些基本的指标,这是目前网络上最常见的一类信息。因此也就“教育”了我们这些有意向留学的学子,遇到拿到offer的学长学姐,问问这些信息即可(外加科研几段,实习几段等)。

进而,我们可能也就是凭借这种简单的指标,然后就开始建构“学生背景指标到被录取专业”的因果关系,例如以上这个因果关系就是:宁波诺丁汉国际传播本科71分,上了牛津的视觉物质与博物馆人类学硕士(VMMA)。在此前,我和我所见的一些身边人,看到这样的信息的一般反应就是:原来英本71分就可以上牛津了,不需要什么75以上才有竞争力,那这个分数好像我也有哦,因此就信心满满了。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自己是68分,差3分,可能会心生焦虑,怎么才能搞多那3分呢?转头一想,大声疾呼:糟了,好像修满课了,没有机会了,理想崩塌了。

但是,当我们看第二个呈现形式的捷报时,我们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因果关系。申请人虽然是国际传播的本科背景,但其实她所做的研究是电影,并且是文化研究路径下的电影研究。同时Kingsley老师也在VMMA这个系所当中给这位同学找到相应的系所资源,将其学术专长和兴趣与系所资源进行高度匹配。同时,更为复杂的则是,我们如何区分不同学科路径下的电影研究呢?如果说这位同学在PS当中不断谈自己想要做电影批评的话,很显然是并非人类学理论视角下的电影研究(相关解读详见:读者来稿|留学申请视角下的英国电影研究 MA Film Studies in the UK)。

最后,PS当中需要如何就某些概念进行分析性论证,以串联起过往研究经历和未来的研究计划,同时为什么牛津的VMMA是一个解决申请人知识困惑的最佳地方,这些要点都能在整体的行文中得到解决,这才是申请人被录取的真正原因。由此说明,并非是71分的宁波诺丁汉外加传播学背景构成了前置条件,因为这种前置条件其实是具有极高替代性的,例如西交利物浦媒体传播71分可以取代这个,又或者是卡迪夫大学媒体与传播71分也可以替换这个前提。那么,什么是不可替代的呢?那就你自己,你是一个如何独特的个体,可以为牛津的VMMA的学生社群多元化增加什么贡献,这个是比较重要的。

这个故事其实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原理上把握事物,而不是从单一经验去把握事物,单一经验是提供线索给我们去一步步逼近、探索、也可能是验证原理,而不能代表完整的原理。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摆渡学人有一个学生英本媒体与传播65分(递交申请的时候),拿到剑桥大学人类学系的录取,录取信上给出的条件是毕业时候需要达到67分。那么个中的因果关系就绝对不会是因为学生的GPA有多高而最终获得青睐,而是学生的申请文件WS和SOI(内嵌mini research proposal)获得了审核委员的认可。至于为什么会受到青睐,那么我想需要Kingsley撰文另作介绍才能把个中因果关系梳理清楚。

所谓从原理上把握事物,那就是均分或者GPA达到低标(minimum requirements)即可,并不需要太在意是71还是73,又或者是985大学的88,还是85,我们对分数的要求不必过多揣测,只需要了解学校的admissions policy相应文件对于低标的规定即可,因此分数的重要性其实是在是否满足低标,在可被接受的范围内是不再用来衡量是否被录取的原因所在了。

我想说的是,根据以上这两个案例(剑桥社会人类学和牛津VMMA)或许我们会常常问一种类型的问题是:我也是传播学背景,我也是65分,那么我也可以申请牛剑这两个专业。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简单的指标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我们只能说通过这些是可以了解到被录取的某些背景指标是可被接受的,但构不成被录取的决定性因素。甚至,我们看到这样的案例还会备受鼓舞,进入一种标题党的狂欢,欢呼“低GPA如何逆袭剑桥”这样的神奇故事。

但是Kingsley老师从不认为这是逆袭,这本来就是在符合admissions policy,同时也是教授审核材料的会使用的尺规(rubrics)。那么这个rubrics是什么,那么我想应该是,有学科的理论想象力和有个人独特深刻的见解,且确实基于证据去论证了个人是fit into the department的。插句话,也正是由此,我们会很少见到摆渡学人的推文会使用这一类标题党的写作风格来吸引留学申请学生的眼球。

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硕士专业 MPhil in Social Anthropology at Cambridge 

录取捷报 |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MPhil in Social Anthropology

既然“祛魅”如是,不能在简单的背景指标就建构一个可能是虚假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找到的是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其与系所的连接之处,那么这个论证逻辑在留学申请文书当中如何体现呢,如何在实际中进行操作呢?具体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呢?有什么错是不能犯的呢?我想这也就是我下文要梳理的讲座中的细节内容了。

2. CV:相关聚焦

在重点开展对PS的解读前,还需厘清CV和PS的区别以及关系。总地来讲, CV和PS最大的区别在于功能的不同,CV重视信息是什么,评审可以通过CV了解到你做了什么与学位项目相关,你受训于什么学科,你个人经历有什么聚焦之处。然而,PS本质上则是一封求学动机函,类似于求职信,它不侧重于“是什么”的阐述,而是侧重于“为什么”的论证。

CV不需要感情色彩,要尽量保持客观。可以当作是一份光荣榜,awards,honors 等可以罗列在上面,但信息的广度和“罗列”难道意味着将人生所有成就合盘托出写成一个大杂烩吗? 也不然。所列的经历也要注意深层逻辑,即与目标项目的相关度(relevance)与连贯性(coherence)。需要给读者 (招生官)一种流畅感和聚焦感,甚至可以发现你的“卖点”,即看下来清楚申请者的研究关注点,而不是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后者不利于将个人申请某特定项目的意向突出,也更不利于呼应PS中的动机。

那如果CV 上的书写要注意相关性,对于一般申请者来讲,没有丰富的经历怎么办?特别是学术研究经历方面。这次会议下来我最大的收获之一便是懂得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CV 的学术研究板块,并不需要主流定义上的 impressive, 并不是说真的必须得发表文章才算。本科学过的课程,课程论文其实都可以算作学术经历,因为其中沉淀着申请者的思考,经历的所谓优劣之分不是重点,重点是从经历中获得了什么,为什么这门课/这篇论文启发了我,为什么是我在申请时形成动机的一块基石。因此再强调一点,同样要尽量择相关的和 PS 形成呼应,去匹配项目。

Impressive与否,是一个相对概念。第一,是相对申请项目来说的,如果一个人毫无性别研究的学术和实践经历,做了很多其它的很高大上的实习,这样都很难被称为对于申请性别系的一份impressive简历;第二,是相对竞争者来说的,但是请注意,我这里想说未必是因为A有5段科研,B只有1段科研,A就比B更加impressive。首先还是要遵循相关原则,其次还要遵循聚焦原则。甚至,我们就假设B同学虽然可能只有一段性别研究的科研,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PS中呈现),是与系所的资源更加吻合的,B同学相比A同学哪怕在数量上处于下风,但仍然可以称作是impressive。

那难道强调相关性,意味着非强相关经历一定不可以写吗? 也不是,答案是需要一点精心设计的。关于这一点,经过摆渡学人的文书老师指导而做出的CV可以兼顾两者,显得信息量更大并且更加立体。这是通过一些设计细节展现。比如会议中举例的 CV,这位学生的实习经历展现出来的涉及的领域有Strategic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Marketing,New Media 等,履历确实很多给人感觉很厉害,但是这份CV 所对应的想申请的项目却是UCL 的性别系。从CV当中找不到任何与性别有关的资讯的时候,其实审核人也会觉得很奇怪动机从何而来。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其实,可以将学生修过的所有性别相关课程和相应的课程论文(course essays)放在CV 前面,并有心地将必要的课程代码和名字列在一开始来暗示和抓人眼球,甚至还把每一篇文章的问题和论点通过简洁的方式展开(一定是与申请项目相关的论文),再然后将这些稍显杂乱的实习经历列在后面。

另外要注意的是,讲座中Kingsley老师谈到,CV的重要性其实是存在学科差异的,不是留学申请的所有CV都一样的风格或者是同等重要。比如对于剑桥大学的人类学专业来说(或者说更为看重学术写作和理论基础的项目),并不十分看重 CV,更不看重你的实习经历,它重点考察的是申请者的写作能力和学科理论的想象力,即 writing sample和问题意识。

当然,如果是战略传播、企业传播和整合营销传播(偏向企业组织的学位课程,如LSE MSc Strategic Communication)这种专业,面对的是真实的商业世界,那么此前有实习经历和没有实习经历是有区别的。正如,摆渡学人经管学部的Dr. Eddy Xie撰文介绍,由于某些大学的学程(programme)是需要说明自己要去哪家公司哪个岗位工作,而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技能,为什么申请人来某个项目求学可以获得这些技能以更好获得这个职业机会。要完善这个逻辑链条,那最好还是基于一定职场经验(实习或全职工作)才能让它基于证据来做论证的。(详情请见:经管留学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学系硕士之管理学硕士 LSE Master's in Management

因此,对于很多申请人文专业和部分偏重理论训练的社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实不必因为自己缺乏实习经历和工作经历而产生太大焦虑感,除非某些经历确实是与所申请项目是相关的。例如Kingsley老师举过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学生申请中国文学相关的硕士(例如剑桥大学中国研究硕士),其研究的是关于跨媒介叙事或者媒介间性,特定领域有假设是在网络文学,那么或许在阅文集团这类专注于网络文学的公司实习是有一定相关的。但是,不代表每一个在阅文集团实习的文学学子都一定会对intermediality和transmedia narratives感兴趣和具有深刻的理论见解。换言之,有这种相关经历固然是好的,但是它并非是必须的,因为可能A同学阅读过大量与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的文献,且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理论研究,那么也会比有这个实习经历但缺乏理论见解的学生来得更加有竞争力。

总之,CV 是个人人设的呈现,展现了许多申请者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应该是是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其展现了一个人的知识轨迹与学术历程,断不能将自己表现得太割裂,相关性始终排在第一位,罗列铺陈的背后有可以灵活操作的空间,可以不失真地将个人能力展现出来。 另外,“人文社科留学”公众号上也有与CV制作相关的文章,各位也可以自行点击阅读:

文书写作|你搞清楚简历(CV)和履历(Résumé)的不同了吗?

3. PS:独特性与匹配度

总的来说,好的 PS 要综合根据一定的个人经历/学术背景/系所匹配程度来建构一个强逻辑。

写作风格:重论证轻描述

首先,好的PS一定是分析性论证占比较大的。对经历的描述,是为了引出分析性讨论(analytical discussion) 服务的,行文切忌冗余信息,勿写无关紧要的(相关度低的资讯),须在尽可能多的地方根据经验证据进一步概念化出自己的反思,去匹配资源。比如Kingsley老师指导学生写过的这么一小段:

“In order to expand my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policy, I worked at an in Shanghai, where I trained students who were taking arduous language tests. This experience made me realise that foreign languages (especially English) are being increasingly employed as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This benefits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because they have access to resources that assist them in English tests, such as IELTS and TOFEL, which are discussed by the academics researching 'high-stakes test' theme.”

为了扩大我对教育政策的全球理解,我在上海的一家国际教育公司工作,在那里 我培训参加艰巨的语言考试的学生。这一经历让我意识到外语(尤其是英语) 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教育成就的决定因素。这有利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获得帮助他们参加英语考试的资源,如雅思和托福,这是研究 “高风险考试”主题的学者所讨论的。

这里仅举例来说明写作风格。总共三句话,第一句申请者的一段实习是作为事实 依据和论证起点,第二句通过关键字“realise”转化到分析层面并为第三句更深层分析铺垫,第三句衔接起前两句解释了为何外语是决定因素并自然融合了学术概念。从中我可以感受到好的分析论证应该是像这样自然和行云流水的,兼顾经验证据和理论分析。好的 PS 写作风格应处处体现出这样的逻辑严谨性。

所谓重论证是什么意思呢?以上文本框中最后提到高风险考试,其实并没有虚晃一招。但在这里我没有展示出来PS后面的内容,PS原文后面其实是有一整段话(300字英文)针对这点来进行分析性讨论(关于高风险考试再生产的社会不平等与教育平权之间的政策矛盾),继而提出了研究问题,以表明自己到LSE的ISPP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后还证明了为什么ISPP的课程内容和教授资源是可以帮助到这个同学解决他的研究问题的。这一共有330字一个主题讨论,实际上关于描述的部分只有一句话:我在教育公司教雅思。甚至连这家公司的名字都不提及,因为这些都不是论证所需要的信息,至于学生是在新东方还是学而思教雅思引发这种理论思考不重要,如何思考,为什么要思考,思考之后想如何进一步解决,这才是最重要,这就是K老师想说的“轻描述而重论证”的写作风格。

另外,我还想就这点谈一下我对于在CV部分谈及的“相关”这个概念的认知更新。在我的固有认知中,雅思助教的经历,我能联想到的就是与申请TESOL或者英语教育有关。但是我万万没想到这个研究对象,可以被归类为一个学术研究的领域--高风险考试(high-stake tests),进而去谈及教育政策与不平等的问题。也就是说,雅思教学一个经历,经过使用经历中不同的经验观察来进行描述,并且提出不同的思考,就会产生一种不一样的“相关”。所以,这个再次说明了,PS当中提及的“是什么”本身不一定很重要,“如何阐释事实和解释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篇章结构:由宽到窄

关于由宽到窄,听上去比较抽象,但实际上在学术写作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文逻辑。先从总体的概括出发,然后再引出某一细节进入分析。在谈整个行文的篇章结构如何由宽到窄之前,我先用摆渡学人的心理学导师Dr. Tarzan Tsai处理过的一篇文书给各位讲解一下。

我在大一选修了《心理学》导论,做了一堆研究blabalabalabalabala, 还进行了小组作业,进行团队的合作讨论以及共同完成报告和presentation。尽管我们的最终工作得到了导师的积极回应,但我还是花了很多努力来保持我们团队的团队动态。这是一个开始我对个人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的兴趣的机会。在讨论中,解决冲突是我对人际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感兴趣的另一个机会。

当团队成员发生冲突时,我发现我们必须先处理他们的情绪,然后冷静下来继续前进。虽然这种沟通模式很难实现,但效果非常好。而且小组成员的情绪经常会影响他们的表现,所以我会经常在讨论前激励每个人,鼓励每个人放松,并经常获得良好的讨论效率。这些实践经验极大地打开了我对心理学的向往。

学生提供的申请心理学硕士的素材

以上素材的写作方式,各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其实不细看的话,第一眼还是觉得非常合理的。但是,只要各位细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论证是缺乏严密性的。前后的关联貌似都有一些相关的关键词,后面那个收获确实也是与心理学,这样其实非常迷惑人,但实际上前后没有一种逐步深入的感觉。

如果学生最后得出的反思和体会,是关于课堂讨论成员冲突且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从而获得对心理学的认知。那么,前文说自己上了《心理学》导论这个事实是可以被所有其它课堂替代的。例如,其实你上一门《政治学导论》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一门《天文学导论》也可以遇到后面这种团队沟通的问题,通过说自己上了《心理学导论》来得出一个更为宽泛的结论,已经显得没有那么大的必要了。那么,各位可以再看以下这个修改版本:

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我在大一选修了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课程中我学到许多关于心理学的基础概念,以及各向度的心理学概念,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而在课程中我与组员们完成了Locus of Control in Bulimia Nervosa的作业,内容包含了Bulimia的定义,分析其成因,也分析容易产生Bulimia的学生族群,并提供可能的改善方式以及学生健康饮食指引。


透过这一次的作业,让我对身心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原本我以为Bulimia是单纯因为压力而形成的一种disorder,但经过资料的整理后,我发现原来Bulimia也与其他mental disorder有高度的关连性,比如说忧鬱、焦虑、药物成瘾与酗酒,甚至Bulimia也具有遗传的可能性。这样的经验,让我对心理学的理解有很大的拓展,让我从压力会产生disorder的观点,加入了从生理、以及环境互动等观点来思考各种Psychosomatic disorder。

摆渡学人Dr. Tarzan Tsai的修改版本

我觉得学生提供的素材原本“焦点或镜头没有由远拉近“的感觉,文书导师Tsai博士改过之后明显地有了,可以说更是“聚焦“了许多。重点是在于既然前面提到了Bulimia,那么后面就深入到Bulimia的specific的面向,借机来展示自己的analytical skills以及自己的self-reflection,而且这样一种intellectual trajectory的起点。在这个镜头由远到近的过程,这个学生那种宽泛背景资讯,就可以被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而且这个过程是要有逻辑的。

行文逻辑就是一种标准的“由宽到窄”的论证,从《心理学导论》到贪食症(Bulimia)的作业,又从(Bulimia)的作业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领域当中的理论脉络知识:除压力以外的因素,还考虑到环境互动因素。这就是所谓的鞭辟入里和步步深入写作手法,但是要做到这样的话,我们发现是必须要懂学科知识才行的,如果缺乏实质性的理论认知,哪怕我们想深入进去,也深入不了。

从会议中我感受到,PS的写作与学术写作的论述风格是基本一致的,英文学术写作,不同学科的论文虽然有不同的格式偏好,但观点提炼、证据引用、起承转合和结论清晰等特征是学者写文章的一种共识。我想,留学申请文书亦是同理。Kingsley也给出了一些篇章行文的范例,但并非唯一,仅作参考,他强调文无定法,尤其在修辞层面更是可以各显神通,但是最高原则就是“清晰”。要做到全文的清晰,实际上整篇文章也可以采用一种“由宽到窄”的论述结构。

第一段应该预告后文所有会提到的信息,接着正文将第一段涉及的信息具体展开,行文中注意秉持第一点所讲的分析写作特点,同时每一段甚至每一个句子应该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在结尾可以简单总结并说一下未来的展望。坦白讲,这一部分单拎出来会让人觉得在说大话,一些看似无用的漂亮话。但这不意味着总结性的话语无用,因为结尾的作用需要给人一种有始有终。只要前文的分析性讨论有足够的说服力,招生官看到最后并不会觉得这些话是空话和套话,反而是一种架构完整和锦上添花的做法。否则,如果说不需要一个总结性的开头和展望性的结尾,学术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也可以直接砍掉“前言”(introduction)和“结论”(conclusion)两部分了。

另外举个例子,留学申请中不乏转专业的同学,而学科转向的动机说明就是一种从宽到窄的体现。而如何同样做到学术的论证? 我受益匪浅的是可以借由学科间有交叉性的概念理论来串联,去创建两个学科的关联。

比如摆渡学人人类学部曾帮助一位影视背景的学生拿到了UCL 的数码人类学offer。在SAGE社会人类学手册中,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人类学教授Dominic Boyer提出,2009年UCL创立的数码人类学属于媒介人类学 (anthropology of media / media anthropology)的,侧重于“中介”(mediation),跳出传统的文本研究,转而讨论媒介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在文化生成(production)和接收(reception)之 间的作用。UCL的这个项目必修课的教学大纲中,涉及物质性(materiality)、 中介(mediation)、源真性(authenticity)、视觉表征(representation)、具身化(embodiment)等概念。

但是,从申请文件的写作来看,有了对于学科发展脉络的总体认知是不足够的,就好比一个社会学本科转向心理学硕士,不能一直停留在General的层面讨论社会学和心理学异同,而是更应该深入去谈自己究竟对于哪个社会现象感兴趣,而这个社会现象在社会学具体什么理论框架下解释力有所不足,最后自己可能发现所提问题在心理学的某个具体理论解释会让你觉得更加迷人(fascinating),要用非常specific和substantial的东西去进行论证,这样才能体现出所谓的disciplinary insights and commitment。

同理,对于这个案例,我们还需要从宽泛的学科层面的理论交汇,进一步去处理申请人的个人独特经历,与特定学位课程当中所涉及的具体的理论议题乃至是概念有什么勾连之处,从大到小,逐步深入。

媒体人类学 | 从媒体人类学到中介人类学 UCL MSc Digtial Anthropology

录取捷报 | 伦敦大学学院(UCL)数字人类学硕士MSc Digital Anthropology录取来了!

再看该申请者的背景,她在本科学习中非常注重实践,但也可以在其文书导师Dr. Serena引导下,进入相关文献的阅读,双方共同讨论并拓展出如何从人类学角度思考数码技术,并且批判性地审视数码技术的介入,对人类学经典的理论关怀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结合该同学的实际经历,对 visual truth 和 authenticity 进行了讨论,并发展出相应的argument和research questions。

在转学科方面,总的大致逻辑应该是要“刻意”制造问题,即为什么在原有学科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所以要转专业。这种刻意就是通过理解了硕士学位项目的知识内容之后,反过来设计自己的问题意识以契合这个学科提问的方式。切忌停留在对于两个大学科的泛泛认知,缺乏“窄”的证据和论述,PS会大失魅力!如我以上所言,其实要真正可以做到“窄”,其实是真的需要自己要懂自己的学科,其实还需要懂那些自己想要申请的项目当中的各种学术知识。

应用功能:独特与匹配

尽管正如上文总结,文书结构可以大体上相似(类似学术写作),但好的文书体现在个性化,体现在在结构所填充的内容里。内容来源是什么?正是由不同学生求学动机/兴趣偏好/研究经历等编排而成。从审核逻辑来看,留学文书做到彰显个人独特的必要性,其实皆因一个简单的事实:相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申请者同时申请,学校期待招收不同背景和有辨识度的学生,以增加整个学生社群的多样性

会议中,我了解了摆渡学人如何辅导学生编织出独属于不同申请者的文书,我从文书生产逻辑中侧面学习到了个性化对体现强烈求学动机的重要性。譬如摆渡学人曾帮助两位申请者申请同一项目,LSE的MSc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Public Policy:


录取捷报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国际社会与公共政策硕士(ISPP)录取来了!

录取捷报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国际社会与公共政策硕士ISPP(Development Stream)

前文已涉及一定个人经历和学术背景的讨论, 这里会从展现对系所的研究集群的了解(最好再细分匹配到特定的教授)的角度来简单举例。两篇文书中都提及了系所的两位研究人员,Sonia Exley 和 Anne West,以及LSE社会政策系研究生课程唯一一门与教育有关的课程,他们的研究专长是从国际和比较的角度研究教育的私有化、市场化和教育不平等

但匹配同样资源,不同申请者并不是要变成两个一样兴趣的申请人,而是更应该是展示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和独特。A 同学是渴望通过该项目解决自己的思考困境,再审视对教育政策领域的吊诡之处: 为什么教育的目标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开始,现在却讽刺地,教育成了一种再现阶级优势的筛选机制,而雅思、托福、SAT和GRE等考试所构成的一个领域--“高风险考试”(high-stake tests)是如何展现出这种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再生产机制的。

而B 同学的PS行文中引出自己想匹配这两位老师之前,从自己的受教育经历出发,简要介绍自己的经验观察,并表示渴望从比较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这些不同的制度在面对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冲击之下,催生了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共生与纠缠,那么非营利的公立教育(non-profits public education)的教育质量,会比营利的私立教育的教育质量来得更加可靠吗?这个问题在实证如何解决呢?

从中看出,尽管两份文书到匹配了同一个项目的同样的系所资源,都展现了对研究集群的了解,但由此引发的更深层的思考是结合了不同申请者的背景/兴趣/经历来自然引出的,这便是体现个性化的所在。而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在系所的课程当中每周的主题找到相应的文献,也可以是这些教授出版物中讨论过的问题,甚至是这个学科领域内重要的一些理论争论。

总之,这里的重点我是想说明,一定要在PS中展现对该项目的深层理解,途径之一便是研究系所教员及其研究兴趣,同时辅以分析性论证融合自己的独特问题思考。 

此前我虽有明确的经验对象的兴趣(empirical interests),但对于我的兴趣具体可以精准对标什么项目,实际只有模糊的感觉。即使自己研究过官网的项目,但脑中依旧一团乱麻。而起初Kingsley老师仅仅两小时的会议就帮我大致确定了适合的项目,Kingsley老师是用每一个具体的学程(programme)里面的主修课和选修课的reading list的每一周的主题来跟我做匹配的,同时也会用系所里面的教授的研究兴趣和专长来给我做匹配。

例如Kingsley老师听我说到我写过不少Platform Labor 的essay 的时候,他立刻就给我说到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Niels Doorn 这个教授,并且这个教授还是 UvA 的硕士学程 MA New Media and Digital Culture 里面给学生教授 Platform Labor 的 Seminar 的主讲人(历年会有所变动)。甚至给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同样是做Platform Studies和Digital Labor 相关的议题,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和STS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取径和关怀议题有何差异, 我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反过来被引导着去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由此可见,Kingsley老师的匹配方式是一种深入到系所内部资源(如教授和研究集群),并且对资源的各种细节与我的学术兴趣之间如何可以进行勾连来进行匹配的。他给我举一些其它的案例,是为了给我一套方法去发现自己的独特,可以如何最大化凸显我个人的特色,并且论证我的独特性是与所申请的系所有什么关联的,而不是为了让我去模仿别人,把我塑造成另外一个相似的被录取者(offer holder)。我觉得,Kingsley老师通过挖掘学生的独特性来进行匹配的方式,是非常英式的教育理念,很符合我跟英国教授交流几年来的实际经验。

总之,在项目的选择上,切记要综合自身的经验经历,申请(研究)兴趣,院校项目定位和特色等多方面来决定,这样多因素影响下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而且求学动机才会显得强烈。申请者宁愿在一开始在这方面多花点时间,精准选校,也尽量不要在未经研究的时候就开始广撒网,留学顾问其实应该就是一个帮助你寻找学术兴趣和找到最适合你学习资源的引路人。当然,可能每个人找中介的需求点并不一致,世界是多元化的,留学界和留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因此,我理想中伴我同行的留学顾问应该具备何种特征和知识框架,也未必与各位读者的看法一致。

4. 结语:拒绝标准化的人生

在这个部分,我想用一个案例来结束我听完整个讲座的收获。前文提到的那位申请 UCL 性别研究的学生其实是个很特殊的案例,因为新闻传播学背景本科生,如果缺乏社会科学/文化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申请证据,申请 UCL MA Gender, Society and Representation 往往会被拒绝。但正是学生在CV当中显眼地列出了他在媒体与传播本科训练中的学术经历,他本人在非性别研究课程中都选择了性别研究主题的essay来写作,并且课程论文都获得高分,在CV中可以列出一栏written works来展示自己写过的课程论文。

另外,就是摆渡学人的学术导师帮助该同学在他的不同essay,找到一条理论主线串联起学生的理论关怀,以在PS当中通过自己研究经历发展学术论点,并且流畅地引出。摆渡学人的老师可以从教授思维出发,以一种学术圈的内部者视角帮助学生凸显自己的学术专长和聚焦点,也由此打动了UCL的教授,破格抛来了橄榄枝,更详细情况可见捷报如下:

录取捷报 | UCL性别、社会与表征硕士MA Gender, Society and Representation

UCL性别研究MA Gender, Society and Representation的录取者是什么学科背景?

录取捷报 | UCL性别、社会与表征硕士MA Gender, Society and Representation

关于我以上提到的一点:不在性别研究的课程上,也可以写作与性别有关的课程论文。我与A同学所受训练类似,我是可以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倘若一个学生确实对某个经验议题感兴趣,例如性别,确实可以在很多非性别的课程上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性别研究的议题来写作,以积累自己一个更强的和兴趣更集中的学术背景。

当然,我想不一定是为了留学申请而刻意去积累,很可能本身我们就是特别感兴趣某个议题,最后自然而然地积累了这些相关的证据。当然,如果某些同学不管个人知识兴趣,非要彻底功利化去做这件事,逻辑上来说也未尝不可。为了更深入地说明这一点,我还是简要地做个英国本科考核方式的介绍吧,希望对读者有用。

英国本科考核方式(人文社科)

在英国本科学习过程中,期中或者期末教授会就本学期的课程每周主题出具相关题目由学生选择撰写论文回答问题。例如我本人有一门课叫做“表征、多样性与认同”Representation, Diversity and Identity),可能老师就会出具4道题目(可能是5道,也可能是10道,不同学校不同课程会有所差异,但是方式是一样的),任选一道回答(有些学校也可能是选择两道),回答问题是需要按照学术写作的方式来进行理论辨析,需要引用文献,有些题目是带有debates性质,有一些题目是需要回应某个argument的。如果能够串联多个周次的文献,让文献形成对话,那么就能体现出学生对课内知识掌握就越好。英国大学的课程论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通过学生如何develope arguement,defend argument,appropriate citation,甚至还有前后逻辑一致,对理论概念的细微差异的辨认和语言表达等等这些标准来判定分数。

请看下图,这门课是表征多样性和认同,但其实是可以选择到性别研究主题来写作的。这就是为什么摆渡学人这位英本读书的同学可以在CV和PS当中表明自己哪怕是新闻传播学的背景学生,依然可以在不同的课程中,都聚焦在性别的议题,以为自己将来转向性别研究的申请创造出自己独有的辨识度。这个同学也由此申请上剑桥大学和UCL的性别研究:录取捷报 | 英本生成功冲刺世界顶级学府剑桥大学!喜获多学科性别研究硕士录取!

按照我们常规的思维,这个A同学是媒体传播的,可能就会更加倾向于申请申请媒体传播相关的专业,或者自己也会被自我的学科所限定。但是,这个同学却可以在现有学位课程当中寻找突破口(其实是他本身兴趣来的),以凸显了个人的独特性,尤其是他在申请剑桥大学时候所提出的研究计划,更是受到了导师的青睐(录取捷报 | 英本生成功冲刺世界顶级学府剑桥大学!喜获多学科性别研究硕士录取!)。

教授去判断录取一个学生与否,并非是去判断他与其它学生是否同质,而是更多是看到他的独特所在。正如UCL这位教授,也是case by case地去阅读了这位同学申请材料,针对他的特质来判断是否与系所匹配。甚至你的独特性,在其它硬指标都与同侪竞争者没有太大区别的情况下,会成为你录取被一锤定音的决定性条件。这种独特性,就是来源于你对自己个人兴趣的一种长期承诺,为自己的兴趣付诸极大的努力且证据充分,申请其实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与此相关的再一个例子就是摆渡学人最近拿到的一个录取(录取捷报 | 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MPhil in Social Anthropology),这个学生其实是3.73/4.0,但录取信却给出了3.95/4.0的条件,这是一个在她学校绩点制度下不可能再实现的条件,且学生已经是全校最优毕业生。发送了argue letter给剑桥大学之后,她的导师回复评价如下:

首先学生的成绩虽然不符合condition,但是符合university policy的,并且真正打动教授的是学生足够有天分、独特和有前景的。为什么独特?这个得益于学生从前年开始与Kingsley相识,一步步从电影实践慢慢接触各种文化研究和视觉人类学的各种学术资源,建构起对于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审视电影实作的框架性知识。

回归到我们开篇提到的“祛魅”问题,以上案例的真正因果关系,并非是“影视学背景+中外合办3.73+电影作品若干+实习段数4段→剑桥大学人类学硕士”的因果关系,这种视角就是典型的“见林不见树”。真正原因是,学生接受了摆渡学人那位江湖人称“读爆书胆”的Dr. Arthur的长期学术训练,学生在过去两年已经习得了非常扎实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结合自己电影实践的丰富经验,发展出关于视觉表征角度去解构中国语境中Madness人群的身体表达,并哈佛人类学教授Arthur Kleinman的研究脉络进行对话,提出现有文献当中的research gap,这才是独特所在。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留学申请同理,我们去看别人的成功案例,并非是要去模仿别人,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被录取者。而是要去学习,他人是如何寻找资源、具备何种品质以及具有何种长期承诺,以发展出了一个独特的个体。你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写得跟原版一模一样,你也只是一个临摹者,而不是原创者。学习任何东西,都应该学其神,而不是得其形。你要成为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另一个王羲之。

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但愿,各位努力奔赴在留学申请之路上的各位学子,也在在追寻自己的未来求学梦想过程中,可以成为一个宇宙,而不是一颗卫星,我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神,才会有奥林匹斯神的欢聚。故而,留学申请倘若拒绝标准化的人生,让自己以一个“宇宙”的姿态登台,所有憧憬的美好都会顺遂人意,纷至沓来。

【END】

留学咨询

请扫码添加小渡

 “星标”我们,重要信息不错过哦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