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日历 | 裘万顷《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三》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7-15 发布于江苏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参天古木,阴凉一片,给六月送来了清凉。幽静的花朵,杂乱地盛开,送来了四时的芳香。

古琴悠扬,清夜漫长,不妨弹奏一曲《梅花三弄》。皎洁的月光,照入帘幕,清风轻轻吹过了床头,勾起了思乡之情。

注 释

丝桐: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以丝桐为琴的代称。

赏 析

这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一首咏夏夜诗。

一花一世界,一季一风景。转眼六月至,“古木阴阴”“幽花藉藉”,丝毫不输春景,清凉长夏,更显宜人。
六月原本炎热,如何得凉呢?原来是“古木阴阴”导致的。在古木之下,在夜风之间,一切就显得凉意盎然,心旷神怡了。
“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这两句是说,参天古木,阴凉一片,给六月送来了清凉。幽静的花朵,杂乱地盛开,送来了四时的芳香。这是通过触觉、嗅觉写“长夏之美好”。
“阴阴”“藉藉”,两个叠词的使用,表现了诗人对于夏日的喜爱之情。一个“凉”字,一个“香”字,将深藏诗人心中的六月表现得特别迷人。
“丝桐清夜作三弄,明月入帘风拂床。”这两句是说,古琴悠扬,清夜漫长,不妨弹奏一曲《梅花三弄》。皎洁的月光,照入帘幕,清风轻轻吹过了床头,勾起了思乡之情。这是通过听觉、视觉写“清夜之思乡”。
“丝桐”,琴的代称,古代制琴多用桐木,以丝为弦,故称。“三弄”,即《梅花三弄》,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由于南朝至唐的《梅花三弄》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所以结合下句的“明月入帘”,很能感受到一种乡愁流转其间。
六月的夜晚,有古木、有幽花、有琴声、有明月、有清风……一切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就让我们在松间月下,草丛花间,静享这静谧的夏夜时光吧!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