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山南麓民国风

 大春观察 2022-07-15 发布于江苏

钟山南麓民国风

作者徐  陆

紫金山,自古又叫钟山、蒋山、神烈山……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对紫金山别名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于毛主席大气磅礴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或诸葛亮为之感慨的“钟山龙盘,石头虎踞”。

诚然,一座山的灵魂,是在于它记载和留存的历史。

一九二九年,自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奉安钟山以后,身后能够进入“总理陵园”相伴于两侧的,不是民国时期的元老和民主革命的先驱就是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因而,“一座紫金山,半部民国史”的说法并不为过。

对紫金山最初的人文记忆里,就是闻名天下的中山陵。那高高的石阶上,穹顶陵寝里汉白玉的塑像,氤氲弥散的檀香,大人脸上肃穆的神情,让我在朦胧中记住了伟人孙中山的名字。

中山陵

稍长成的寒暑假里就和伙伴们深入此山之中,几回从龙脖子城墙下一路向东,在山林野道追逐穿行,沿途经廖仲恺墓(其夫人何香凝去世后合葬于此)、中山植物园、中山陵、音乐台、藏经楼(孙中山纪念馆)、流徽榭等,直到灵谷寺、无梁殿一带折返。

中山陵音乐台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因紫金山特殊的人文地位,主政者曾经将此山及周边区域划设为钟山特区。当年所住山之北麓,为此区所辖。因此,在1973年分配工作时进了一个以钟山冠名的单位,继而在山南余脉卫岗度过五年的青葱岁月。

卫岗东坡北面的小山上就是绿色琉璃瓦的美龄宫,虽近在咫尺,当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离那不远的东边有一个民国老邮局。

秋天的梧桐路好似一条金灿灿的项链,而美龄宫就像镶嵌在上的绿宝石。

卫岗西坡下的卫桥南侧,有一个飞檐翘角的黄色亭形的建筑,周边有墙体封堵。从旁边的石碑上依稀可见这是一位民国时期叫作韩恢的人的墓地。在那个年代,一个民国历史人物的遗存能够得到如此妥善的保护,可见此人不是等闲之辈。果不其然,后来得知,韩恢是民国著名军事人物,曾担任讨袁军江北总司令,在辛亥革命时功勋卓著,后被直系军阀齐燮元杀害。身后被孙中山追授为陆军上将。

“地下党二掌柜”就是我在山南时结识并交往至今的兄弟,因排行老二,从小在南麓的一个大院长大,熟知山南的每个角落,堪称“活地图”。这些年又时常给我探寻“民国遗存”带路,由此戏称得名。退休后,“二掌柜”几乎天天早上来中山陵、灵谷寺一带巡山打卡。

我与“二掌柜”张幼林先生(左)在灵谷塔前合影

位于紫金山南麓的南理工“二月兰”花季

自探访邵家山抗日碉堡群,作为我神烈山探寻民国风发轫之后,在“二掌柜”的建议安排下陆续重访、探寻了“灵谷深松“里的谭延闿陵园、林森的“桂林石屋”、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永慕庐、灵谷塔、无梁殿、戴笠墓遗址,中山陵园T8地块等……

2018年11月,在一个透着寒意的秋雨中,“二掌柜”带我来到不久前一度引起广大网民目光聚焦的,位于山南的邵家山(西山)抗日碉堡群……

“二掌柜”的脚时有小恙,他把我带到一处登山的石阶前,便让我按他指引的方向上山。

寂静的山林“空山不见人”,枯叶粘在地面,走上去“沙沙”作响,深秋的山中一片萧瑟的景象。行走了一段水泥路后,便可看到树林中的碉堡,碉堡群现存七座,已被当地政府列为区级文保遗址。

1937年南京保卫战时,邵家山(西山)抗日碉堡群

混凝土浇筑的碉堡群依着山体渐次散布而建,射击孔基本朝向山下东南方的“京杭国道”(解放后为宁杭公路),当年侵华日军正是从上海方向一路犯来。西山制高点上的是观察所碉堡,同样弹痕累累,虽历经八十余年风雨仍未磨灭。据文献记载,当时空中有日机轰炸扫射,地面有敌重兵围攻,中国军队在这里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激战。战斗场景十分惨烈……

盘桓中,我发现射击孔现已全部封堵,有人在一个孔口奉上了一枝淡雅的黄菊,花间是晶莹的雨珠……

碉堡射击口的上掩部分已毁于战火

此前,就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周年之后不久,居然有两个外省青年,身穿日本侵华日军军服,手执膏药旗,披挂日军装备,在现在的南京,在这里中国军队的碉堡前张牙舞爪留影,并无耻的发到网上……此事在网上迅速发酵,群情激愤,这两个家伙被南京警方及时查办。尽管所谓的“精日分子”在这里上演了一出丑剧,但是这朵黄色的花儿昭示着抗日民族英雄永远活在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

自邵家山之后,接着与“二掌柜”同行,又探访了灵谷寺附近的几处民国时期著名历史人物的遗存。

每逢说到灵谷寺,不免会想起1971年时赶上文革后的第一批高中。新凑成的学校不仅校舍简陋,甚至连桌凳都十分紧缺。为建“抗大”式学校,校革委会组织我们到南坡伐运松木,用以加工成桌板。白天上山,晚上就住在已无僧人的灵谷寺庙堂里,寒冬季节,地砖上铺一层稻草,再加上一床带去的垫被,……也许是“荷尔蒙燃烧”的季节,就这样住下了一二十天,也没觉得怎么苦和冷!劳累一天,一觉醒来,又是活血满满。遇到雨雪天气不上山,周边都是我们活动的身影……

灵谷寺的北面是纪念国民革命阵亡将士的灵谷塔,塔前的无梁殿是祭堂。东边坡上有民主人士邓演达墓地,继续向东蛮长一段路有辛亥革命元老范鸿仙烈士墓地。

灵谷深松

紧靠灵谷寺的东侧,即是白玉赑屃背驮“灵谷深松”四个大字的石碑,于此朝北向山而行,即可到达民国元老谭延闿的陵墓。此去一路石径蜿蜒,山溪潺潺,玲珑沧桑的水泥拱桥,虽然布满黑褐色的苍苔却依然坚固如初,桥栏望柱上的祥云凹凸有致、清晰可辨。路边廊亭几座点缀在浓荫之间……谭墓前的一对汉白玉华表十分精致,且气势不凡,据“二掌柜”介绍,这对华表是来自北京圆明园的幸存之物。

谭延闿陵墓

因谭延闿官拜国民党南京政府主席,又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证婚人,所以,身后能享有如此厚待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年上山扛木头时,这里是每天几次往返的必经之地。其时,谭墓已被“造反派”炸为平地,明显可见地面圆形的轮廓,现已修复。

由此继续上行,就能找到“桂林石屋”。这是另一位民国主席林森1932年在紫金山南麓建造的别墅。因当时周边遍植桂树,房子又是青石所砌而得名。

“桂林石屋”建成时间不长,在抗战初期就被日军飞机炸毁,只留下残垣断壁印证了一段沉重的历史。

残存的桂林石屋

此番,“二掌柜”和他的车停在灵谷寺附近等候,我在手机里和他联系之后,便和另一同行的钟山老友晓顺艰难的越过石屋,接着按“二掌柜”遥控指引找到了一条山林中的小道,一路向西南方向下行,来到位于中山陵和灵谷寺之间的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

在桂林石屋至藏经楼之间的小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山中疯玩时曾经到过藏经楼,当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碑石破损,一片狼藉,殿内墙上留有红漆写的语录。木条上粉着白灰的墙壁露出一个大洞,看去是个有一米宽的夹壁……

藏经楼是孙中山奉安中山陵后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高大巍峨,气势恢宏。

藏经楼前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这尊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先生赠送的。记得在文革开始时,此铜像曾从市中心新街口广场移放到中山陵广场博爱坊的南边,在孙中山纪念馆修葺一新之后又移立于此。

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

在藏经楼前方不远的“流徽榭”小憩之后,我们又折回藏经楼西侧的登山步道,向紫金山主峰头陀岭进发,途中经停永慕庐。

“永慕庐”三字为谭延闿所书(湘人谭延闿不仅擅长书法,同时号称食神)。

永慕庐曾是孙中山先生亲属来谒陵时的休息之处,现辟为半城书院,据说有不少现代文青不辞山高路远,慕名前来进行文化联谊交流。但我去时看到的是书院诸门紧闭,空无一人。

永慕庐

在头陀岭饱览了山南山北风光之后,已是午时,累饿一并袭来。心中正盘算着和在山下“二掌柜”会合的时间,然后去美美的饱餐一顿,倏然间惊喜的发现此人正悠闲地坐在路边石凳上,旁边停着他的爱车,他不无得意的说道:我就料到你们从岭上下来会从这里经过。哈哈…不亏是“地下党”,竟然能把车精准的定位于此。坐上汽车一溜烟下山,一下省去了我们约一个小时的徒步路程!

头陀岭上

紫金山上不仅长眠着民国时期的民主革命先驱,仁人志士、抗日英烈,以及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埋有当年国民党的一些著名人等,如曾任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荒冢……

戴笠墓位于灵谷寺西侧,在解放后不久就被夷为平地,只能说是遗址尚存。2019年5月的一天,“二掌柜”带我沿着一条环形水泥小道,从南边的豁口走上修复过的几级水泥台阶,只见平台上前后有两抷长方形的土堆,后面的不知道是谁的。但土色都比较新,还没有长出杂草。靠近台阶的土堆插有一张A4大小黄色的纸片,繁体字竖书“雨农将军××××”,落款是××理事会陈×。一捧包扎花束的锡箔纸还较完整,但花已发黑,估计这人是清明时节来此地的。

另一个与神秘人物戴笠有关联的地方在卫岗下马坊附近。沿博爱路向北,T80园区(中山陵园特别地块代号)就在不远处的一片绿色森林的掩映之中。

1934年这里始建为国民党军统局密码研究所。1949年后先后设为国防部所属院所和中船重工研究所等。二掌柜告诉我们,现在这里已改建为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

T8园区一隅

这里高大的百年梧桐和十余栋黄色的民国风格的建筑群无声的诉说着岁月沧桑。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国建筑风韵曾经吸引了几十部影视剧组来此取景,如《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潜伏》等等。

去年秋暮冬初的一天,本地电视台正在荧屏上播放适时的紫金山风光,又是层林尽染的一年好时节,灵谷塔和无樑殿的银杏正黄,不几日,趁着风和日丽开车前往……

然银杏叶片已渐次飘零,而殿前的放生池畔几株红枫在暖阳的照射下却愈发枫情万种,骄艳似火,仿佛象征着民主革命先驱者的铁血丹心,虽历经百年风雨仍熠熠生辉!

殿前红枫

“虚空来往罡风里,大地山河一掌轮。”

举目望去,百年前曾是荒山秃岭的紫金山上已是万顷林涛起伏……山川巨变,大地重光,正如毛主席说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完成本文之际,特别感谢我的兄弟“二掌柜”——张幼林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