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第四十二篇 福不唐捐

 A麦门冬汤 2022-07-15 发布于山东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

第四十二篇 福不唐捐

即将面临新一轮的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可以进入比三山书舍更高级别的县学读书,叫海洋县学。黄仁勇已经十八岁了,在三山书舍读书两年,深得师长器重跟学友尊敬。人往高处走,不能老留在原地。三山书舍虽然能够丰富知识,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考取秀才,必须要到县学去。

如果把三山书舍看作县里普通学校,那县学便是重点学校。到了县学,才有资格参加府试,考取秀才。而且县学的老师有不少是老秀才,而且还有退休的举人老先生坐镇。他们才华横溢,兢兢业业,利用蜡烛余生的最后一截,燃烧出光芒,照亮学习上升的路。所以进入县学,基本秀才有把握。

县学的考试即将到来,不少学子因为读书熬夜,学习过度,透支,导致感冒、咳嗽,这在乡间很常见。黄仁勇就去采了些紫苏,回来煮水给大伙儿熏蒸,发汗解表,通宣理肺,汗出周身轻。那些咳嗽、流清鼻涕难受的同窗纷纷好了,大家都把黄仁勇叫做小郎中,问他说:“你怎么会这些医病的本领?”

小仁勇说:“爷爷教的。爷爷就是乡间的土郎中,乡间人民有个头疼脑热的,爷爷就采点草根树皮,常常就能够治愈、康复。所以很受乡民的尊重。”大家更加钦佩黄仁勇。

图片

一般人考试紧张,分秒必争,大都惜时如金,怎么可能花自己时间去帮同学、同窗,甚至帮自己的竞争对手?许多小人巴不得自己同学考试成绩差,从而烘托出自己的好。可黄仁勇从小在存仁公厅受的教育就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种仁心的教育使得黄仁勇后来如鱼得水。《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原来真正的越高级别进士考试,除了文章外,还有道德、仪貌、家族等。考官会派人详查考生的底细,问考生在乡邻中的口碑,以及考生家中的祖地以及敬祖、拜祖情况。如果敬奉祖先,爱护乡邻都没有做到,这样的考生再优秀,朝廷都不敢要,因为,不爱父母、家庭的人,他不可能爱天下百姓。不敬父母、师长的人,他不可能敬朝廷君王。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事不能治理,未有能治大者!

因此,朝廷每每最重要的进士考试,都是要拉家门,又叫查家门。这就像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他选择的员工时常要面试许多天,还要到员工的家庭、乡村去面试,看家庭幸福程度以及乡民对他的评价。如果都是嗤之以鼻的,这样的道德是不能够承担高位的。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微而任重,皆凶灾也!如果是有口皆碑,这样的人可以放心使用,开绿灯通行。

而黄仁勇这些善举,表面是在帮到乡亲朋友,其实,有形无形,在将来关键的时候也帮到自己。有个成语叫福不唐捐,又叫功不唐捐,所有付出的善都不会白白消失掉。一切人生美好,皆是长时善积,勿谓小善无益,洪涛滴水汇聚!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