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讲脾胃。 先来看看,你是否有以下习惯: 长期节食减肥,面色发黄,食欲减退,胃脘不适,失眠,抵抗力减退,容易感冒,女性甚至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 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过度用脑思考,或者平时思虑较多,影响脾胃功能,例如食欲不振、脘腹胀闷、精神不佳、头目眩晕、食不消化、嗳气、呃逆、面黄、消瘦、流涎、大便稀烂或便秘等。 经常喝冷饮,吃生冷食物,又长期久坐不运动,久而久之,不仅四肢肌肉松弛,还出现脾胃虚寒的一系列症状,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部发冷,胃脘隐痛,四肢冰凉,大便稀烂,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等。 经常的暴饮暴食,一饥一饱,一天三餐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出现嗳气,反酸,呃逆,胃脘部胀满不适,四肢面部容易浮肿,大便稀烂或便秘等。 以上种种的生活习惯,其实都在慢慢地损耗人的后天之本——脾胃。 中医里的“脾胃”其实不是光是指脾脏和胃脏,而是人体整个消化系统,气血营养的生成、供给和代谢的统称。 《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里有这么一句话,“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在说脾胃不断地生成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代谢循环。 在五行理论中,通过取类比象,脾的性质属土,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性质。古人有“土载四行” “万物土中生”之说,这说明了脾的性质和土地一样,孕育承载着万物的生长。 没有土地的滋养,就没有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和生命活动。人其实也是一个宇宙,在人体的生态系统里,脾胃就如土地一样滋润濡养着人体,全身每个部分的气血营养都靠脾土供养。如果土地不肥沃,植物就长不好,人亦如此,脾胃出问题,就产生疾病。 脾胃生成的气血输送到全身,在内滋养着五脏六腑,在外便形成卫气和正气,也就是抵抗力和免疫力,抵御疾病外邪。所以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的人首先要调脾胃,对于癌症的中医治疗核心也是调脾胃。 我们都曾有这样的体会,生病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下,没胃口,但只要胃口好能吃,病就好得快。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 “得胃气者生,无胃气则死”,“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内经》认为,“脾在志为思”,更有“忧思伤脾”之说。一个人如果思虑过多,思想负担过重,就会影响削弱脾的运化能力,出现前面所讲的一系列症状。 “脾主四肢肌肉”,脾不建运,面部和四肢肌肉就不紧致饱满充盈,容易衰老,看起来显老态。长期不运动的人,气血循环不好,肌肉松弛下垂,造成恶性循环。 “脾在色为黄”,健康人的肤色,特别是亚洲人,应该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而脾胃不好的黄,是萎黄,晦暗没有光泽,甚至全身,尿液,眼白都发黄。 正如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在《脾胃论》里所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一伤,阳气日损”。很多疾病的根源都与脾胃有关,脾胃一损伤,阳气就耗损,就如同失去肥沃的土壤,长不出好的庄稼,没有生机。 《内经》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说肾的好坏是先天父母给予我们的,很难通过后天补充,那么脾胃的好坏完全可以靠后天养起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养生调理得到改善。 那么,重点来了,推荐一个万能神仙食疗方,它能够健脾补肾生气血,温和平补,适用于一切脾虚劳倦,体弱乏力的人: + ✅ 材料 小米一把,生山药50-100克,大枣5枚,无花果6个。 (点击图片,进入链接购买有机“无花果”) 其中小米健脾和胃补阳气,山药补肾健脾和胃,无花果阴阳双补,大枣补气补血。 每周吃至少3-4餐,坚持一段时间后,脾胃就能逐渐好起来。 进行食疗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从生活习惯上改变,才能从根本上养护好脾胃,一边破坏一边修补是没有益处的。 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建议多运动,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饮,劳逸结合,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餐七分饱,忌节食减肥。 从今天起,好好爱护我们的脾胃,从一份万能养胃粥开始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