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俱休

 春夏秋花开花落 2022-07-15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即是聊天,那就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下为纯文字版——

某:

   我发现,如果不再排斥情绪,与自己相处似乎就更容易一些

某:

   把情绪看作自己的一部分,与自己呆在一起,与自己的情绪呆在一起

小裴:

小裴:

对自身生出的念头和情绪,都不抗拒,

小裴:

只是任运自然

小裴:

在一起,和所有的一切在一起

某:

   刚开始有点难,觉得很不舒服,总想想办法让自己开心点,总到处去抓取,到外面去想办法试图扭转情绪

某:

   但养成与 一切在一起的 习惯以后,反而轻松和放松很多

小裴:

想要去追求开心和快乐,说明内心已经在抵触不开心的情绪,

某:

   是

小裴:

只需要接受它,自然就恢复平静

小裴:

允许它,

某:

  对

小裴:

其实说“允许”和“接受”,也是不恰当的

某:

   对呢

小裴:

就是一个“知道”

小裴:

自自然然的知道

某:

   嗯,是呢。

某:

   而且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在一切事情上。

图片

小裴:

就像一个老人看着一个打闹的小孩一般。

某:

   工作上、生活上、股票上、关系上图片

小裴:

现在不是流行说“底层逻辑”嘛

小裴:

这就是人的底层逻辑

某:

   底层逻辑改变顶层架构

某:

   图片

小裴:

各个层面玩的溜的人,都有这个状态

某:

   是呢

某:

   我觉得如果尝试和自己的身体呆在一起,其实就在尝试和心在一起了

小裴:

也是无处不在

某: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成功的心脏移植的手术案例,甚至有将猪的心脏移植给人的

某:

   不知道心脏移植对于寻找自己的内心有木有影响图片

小裴:

物质心,和本心不是一个心,

小裴:

这个概念要清楚

某:

   图片

小裴:

很多时候说的“心”的意思不一样

小裴:

有对应关系,因为情绪和身体是有连结的

小裴:

比如我们常说的“用心做事”

小裴:

这个心难道是用心脏吗

某:

   嗯,可能器官这个心,主要是功能,而本心的心,才是一个人的灵魂

某:

   图片图片

小裴:

灵魂,觉,本心,佛性,菩提,道,

小裴:

这是说的一个

某:

   嗯嗯,我也是这样理解的。

小裴:

真主,般若等

小裴:

用的名称各式各样

小裴:

就像橘子和桔子

小裴:

因为每个个体的差异性,说出来的话就各种各样

小裴:

关于真理的描述也是一个道理

某:

   嗯,是呢。

小裴:

所以,提到“心”的时候,要清楚说的是啥

小裴:

有时候指的是“头脑”或“思想”

小裴:

甚至只是一个“念头”

某:

   我分不清楚头脑的想法和心里的想法

小裴:

想法都是属于头脑的

某:

   我现在发现,如果这个想法是倾向于感受,譬如来自于身体,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似乎就要真实一些。

如果不是感受,貌似就头脑的多一些,很多都是幻象

小裴:

身体是感觉,思想层面的是念头,

但是你对感觉的判断和描述也还是思想

某:

   嗯,貌似是的

小裴:

心是那个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她是个大载体

小裴:

这里说的“心”是指本心,

某:

   嗯,那个不动的就是

小裴:

但是一切的想法和念头及感受,归根到底还是从本心上生出来的,

小裴:

这就叫无中生有

小裴:

因为本心是无形无相,无内无外,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小裴:

如如不动是本来,了了分明也是本来,

小裴:

这也只是比喻

小裴:

说不动是它,动的也是它,

小裴:

说黑的是它,白的也是它

小裴:

佛教以空喻“性”,所以经常用“空性”来代指

小裴:

因为她的性质如虚空一般,

小裴:

包含一切,又不占有一切,

某:

   所以我们要一直去找那个如如不动的空性,与它建立链接

某:

   也就是基督教里的寻求神

某:

   王阳明的致良知

小裴:

然而真实的“自性”,确是空有不二

小裴:

空是她,有也是她

小裴:

良知,就是那个知道,

小裴:

你试着去体会一下,知的“性”和“空”的性是不是一样的,

小裴:

这个“知”,它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小裴:

你每天经历的一切事情,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心的,它是不是都知道

小裴:

你睡着了,也还是知道自己在睡觉

小裴:

知道自己在吃饭,知道自己在走路,

小裴:

知道自己在上班,知道自己在生气,

某:

   魔怔的时候就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吃饭在睡觉

小裴:

知道自己在看手机,知道自己在开心

某:

   图片

小裴:

那个就是跟着妄念跑掉了

小裴:

即是如此,你也还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某:

   譬如在极端忙,忙到废寝忘食的时候;或者受到比较大的情绪刺激的时候

某:

   脑子在说,哎哟喂还没吃饭

小裴:

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晃一下,你就“哎,我刚怎么怎么了”

某:

   对,这个有点像

某:

   就是这样

小裴:

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起的念头,

小裴:

不用分是脑子还是心,

小裴:

就是一个知道

小裴:

它没有分别,它只是像镜子一样,来了就照,照完就没了

某:

   有点懂了

小裴:

所谓的“随缘应物”

某:

   难怪叫“照见“

某:

   照见五蕴皆空

小裴:

对呢

小裴:

行深一点

小裴:

就能照见皆空

某:

   照出来,发现它们是空的。都是虚空,妄想

某:

   是呢

小裴:

对,这就是实修了

某:

   懂了

小裴:

不断的去“知”,这就是在行

某:

   懂了

小裴:

所以,当你在“知”的时候就是在行道,

要行的道,就是去“知”,

故,知就是行,行就是去知,

某:

   对呢

小裴:

如此,知行本就是一

某:

   去”知“的过程就是在拿镜子去”照“的过程

小裴:

不用再去弄一个什么“知行合一”

某:

   所以知和行就同个东西

某:

   是呢。

小裴:

因为,本就是一

某:

   是呢。

小裴:

老是想着去“知行合一”,会把人弄分裂的

小裴:

即是要合一,从根上就是一

小裴:

这个弄清楚了,

某:

   嗯。

小裴:

万事俱休

某:

   这个明白了

某:

   懂了

.


以上为小裴和网友的聊天记录,仅代表小裴个人观点,不具任何权威,还请各自斟酌,自斟自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