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170·守道得福:薛居正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170·守道得福:薛居正

薛居正(912-981),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有传。

本传记,居正小时候就好学,有大志。后唐清泰初年(934),居正参加科举考试,未能考中进士,作了一篇《遣愁文》以自我排解,寓意洒脱,有见识的人由之认为居正有宰相度量。第二年,居正考取进士。

后晋天福年间(936-943),镇国军(治郑县,今陕西华县西)节度使刘遂凝奏请朝廷批准,聘任居正为属官“从事”。刘遂凝之兄刘遂清领导国家财政工作,奏请朝廷任命居正为“三司”盐铁部中层干部“盐铁判官”。开运初年(944),改任“三司”度支部“度支推官”。宰相李崧任盐铁部长官“盐铁使”,又奏请朝廷,任命居正为“盐铁推官”,升职衔为“大理寺直”,再升皇帝侍从“右拾遗”。后来的宰相桑维翰任开封府尹,奏请朝廷任命居正为“判官”。

后汉乾祐初年(948),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首领,威权震主,残忍放肆,朝中没人敢于反对他的想法,他的部下官吏举报百姓触犯盐法,应当处死。案件即将判决,居正怀疑案情不实,把百姓召来讯问,百姓说是官吏与之有私仇,所以诬告,居正把官吏逮来审问,官吏服罪,按照“反坐”条款,官吏诬人死罪,当处死,居正做出处死官吏的判决。史弘肇虽然非常恼怒,却不能压服居正。

后周广顺初年(951),居正升任刑部比部司副长官“比部员外郎”,实任“三司”推官,时间不长升任皇帝的文字秘书“知制诰”。后周太祖郭威征讨据守兖州反叛的慕容彦超,下诏命令居正从行,战事平定,因居正有劳绩,升居正为尚书省中层干部“都官郎中”。显德三年(956),升高级谏官“左谏议大夫”,再升弘文馆学士、弘文馆长官“判馆事”。六年(959),周世宗派居正到沧州确定百姓租赋。不久,居正有才干之名闻于朝廷,被提拔为刑部侍郎,实任选拔七品至五品官员的“判吏部铨”。

宋朝建立初年(960),居正升户部侍郎。宋太祖亲征先后在潞州(治今山西上党)和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反叛的李筠、李重进,居正都留守京城开封,任留守司“三司”长官,不久出任许州(治今河南许昌)知州。建隆三年(962),回朝任皇帝侍从“枢密直学士”,出任科考主考官“权知贡举”。当年三月,宋朝攻灭南平(荆南),任命居正为刚从南平取得的朗州(治今湖南常德)知州。居正刚到任,恰好有逃亡军卒数千人聚集山野做了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人1000余名是强盗的同党,建议将其全部逮捕诛杀。居正想办法把事情拖了下来,一面率众歼灭了强盗,擒获其首领汪端,经审问汪端,僧人都没有参与作乱,得以全活。

乾德初年(963),居正升兵部侍郎。宋太祖计划亲征北汉,征发很多百姓运送粮草。其时恰逢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发生饥荒,河南府四万户百姓逃亡,宋太祖为之很忧虑,命令居正骑快马、走驿道招集百姓,居正在10天之内把百姓全部召回旧地。事后,居正以兵部侍郎官职任副宰相“参知政事”。五年(967),升吏部侍郎。

开宝五年(972),居正兼任淮南、湖南、岭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又兼门下省副长官“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又监修《五代史》(旧),一年后,《五代史》(旧)修成,宋太祖赐予居正金银器、铜钱。六年,升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任宰相。

八年二月,宋太祖对居正等说:“年谷丰收,百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祐,怎么会达到这种程度!我的施政或有缺失,卿等应该思考如何抚育百姓,朕会与卿等一同振作实施,以成就朕治国兴邦之志。”居正等大臣更加完善政事,以称宋太祖之意。

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继位。宋太宗继位之初的太平兴国初年(976),加升居正为尚书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居正升为首相。

太平兴国四年(979),居正跟随宋太宗攻灭北汉,还朝后,居正晋位“三公”之一“司空”。

六年六月(981),居正正在宫中向宋太宗奏事,因为吃“丹砂”中毒,忽然感觉发病,急忙退出。到了殿门外,居正喝了1升多水,然后属下官员把居正扶至中书省,居正已不能说话,只是指着廊屋的储水器具,身边人赶紧取水,但水取来了,居正已不能喝,人们把居正抬入办公室,让他仰躺着,只见居正嘴中吐气如烟火。人们又急忙把居正台上车,拉回家中,到家居正就去世了。居正享年70岁,朝廷赠予他“太尉”“中书令”荣誉职衔,谥号“文惠”。

本传最后记,居正气貌雄伟,饮酒至数斗不乱;秉性孝顺,行为纯正,居家节俭;好读书,写文章落笔就不能自止,去世后,其子薛惟吉将他的文章结集三十卷,呈献给宋太宗,宋太宗赐名《文惠集》;做宰相崇尚宽简为政,不好苛刻明察,读书为官之人多因此称赞他,自从做副宰相到任首相,一共十八年,历宋太祖、太宗两朝,恩遇始终不减。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居正“配飨太祖庙庭”,即在太庙宋太祖灵位所在的庭屋陪着宋太祖享受后人祭祀。

早年间,宋太祖曾对居正说:“自古做皇帝的很少能正己,做臣子的多数没有长远考虑,虽然身居显要官位,却不能垂名后代,甚至身陷不义,子孙遭殃,是因为君臣之道,有未能做到之处。我看唐太宗受人进谏,虽然直言诋斥他的错处也不以为耻。以朕所见,这不如皇帝自己不做错事,使人没有说词;又看古来人臣多数不能有始有终,保全性命而享厚福,能有始有终,只有忠正做人啊!”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居正与沈伦同为宰相,卢多逊任参知政事,开宝九年(976)冬天,卢多逊升任宰相。到居正去世,沈伦被贬官,卢多逊被流放崖州(治宁远县,今海南三亚西北崖城镇),有论者认为,居正守道得福,符合宋太祖之言。

《宋史》传后之“论”说,居正与沈伦、卢多逊、宋琪等四人差不多同时做过宰相,四人结局不同,通过观鉴其做事,就能大概见出缘由。朗州逃亡军卒做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千名僧人是其同党,想将僧人全部诛杀,居住想法拖了下来,保全了僧人性命。居住守道得福,不是侥幸。

对《宋史》撰者这一说法,虽然已是千年之后,我依然完全赞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