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179·有行政才能又淡于荣利的真正文人:朱昂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179·有行政才能又淡于荣利的真正文人:朱昂

朱昂(925-1007),字举之,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累世居住“渼陂”(古代湖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天复末年(903)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有传。

本传记,唐天祐四年(907),后梁太祖朱温篡唐建国,朱昂的父亲朱葆光与唐旧臣颜荛、李涛等数人携带家眷南渡,寓居潭州(治今湖南长沙),每年初一晚上,一定要按年岁大小在南岳祠前肃立,朝着北放号啕痛哭,几近二十年。后来李涛北归,朱葆光喜欢衡山风光,就定居在这里。

朱昂小时候与熊若谷和后来考中“探花”的邓洵美同学。五代藏书家朱遵度好读书,人称“朱万卷”,朱昂读书很多,人们称他为“小万卷”。

朱昂曾出游经过庐陵(今江西吉安),途中遇到一位神人,神人对他说:“中原不久当有真主平一天下,你能在他那做到四品官,哪里用得着去南方?”朱昂听信了神人的话,就改向北行,到江、淮一带游历。当时后周世宗南征南唐,大将韩令坤统兵进至扬州,朱昂前去拜见韩令坤,向韩令坤讲说了治乱方略,韩令坤觉得朱昂是一位奇才,任命朱昂为扬州扬子县(治今江苏仪征)代理知县。时值战乱,扬子县居民逃亡过半,朱昂随机施策,安抚集聚,7000余家百姓回归家乡,韩令坤给周世宗上表,经批准正式任命朱昂为扬子县知县。

宋朝建立初年(960),朱昂改任衡州(治今湖南衡阳)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的属官“录事参军”。期间,朱昂读到陶潜作品《闲情赋》,很是倾慕,就扩而大之,仿照《闲情赋》的风格、文意写了一篇长诗,很受人称赞。

后来宋太宗朝的著名宰相李昉当时任衡州知州,闲暇的时候,多半会召来朱昂,与朱昂聊天,且要朱昂写文章看,对朱昂所写文章深为叹赏。历宜城令。

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朱昂升任太子府官员“太子洗马”,实任蓬州(治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乡)知州,改任广安军(治渠江县,今四川广安)知军。朱昂到任广安军时,恰逢渠州(治今今四川渠县)“妖贼”即以妖言惑众倡乱的人李仙率众万人劫掠广安军境界,朱昂设计擒获了李仙,对其余果州(治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合州(治今四川合川)、渝州(治今重庆)、涪州(治今重庆涪陵区)连结起事的百姓则不予追究,四川得以安定。时任宰相薛居正夸赞朱昂有才能,升任朱昂为“殿中丞”,实任泗州(治临淮县,今江苏盱眙县西北)知州。

在泗州任上,朱昂曾作《隋河辞》,感叹隋炀帝杨广开挖运河伤害百姓,游逛观览损失财力,乃天意之所以亡隋;但同时认为,假使隋炀帝不兴役费财,伤害治下的百姓,又怎么会有今日之利?

期间,朱昂还曾打捞淮河上漂流的3000具尸体,集中在一起埋葬;有驻军军卒谋化叛乱,朱昂诛杀了其中的首恶,放过了误入其中、受连累的人。事后,朱昂升任监察御史、江南路(治今江苏南京)转运副使。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朱昂改任鄂州(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武昌城区)知州,升殿中侍御史,实任峡路(治夔州,今四川奉节)转运副使,改库部员外郎,升峡路转运使。

端拱二年(989),朝廷将朱昂召到朝堂,以殿中侍御史职衔任掌秘阁藏书事务的官员“直秘阁”,宋太宗并赐予他只有太尉、太傅等官员才能使用的金印、紫色绶带。过了很长时间,又命他出任复州(治今湖北天门)知州,朱昂向宋太宗上表,请求辞职,宋太宗未予批准。在复州任上,朱昂升水部郎中职衔,但他在此以年老为由请求辞职,朝廷将他召回朝堂,再任“直秘阁”,不久兼任宋太宗四子越王赵元杰王府掌管文字工作的官员“记室参军”。

至道三年(997),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提拔朱昂为“司封郎中”,不久任皇帝文字秘书“知制诰”,实任史馆长官“判史馆”,接受宋真宗诏书,编纂“三馆”秘阁书籍,编成后,加升吏部职务(《宋史》本传未记具体职务)。咸平二年(999),任翰林为学士。

一年多后,朱昂给宋真宗上表,请求退休,宋真宗特意召见朱昂,劝勉他继续工作,但朱昂态度更加坚决,宋真宗提升他为工部侍郎后,批准他退休。次日,派员到朱昂家中,赐予他金银器、铜钱,并特批继续领取全额俸禄。朱昂退休后回南京居住,宋真宗诏令当地政府,按节令应时慰问,如果朱昂有奏章上报朝廷,允许走驿道快速送达,同时任命朱昂之子朱正辞为公安县(今湖北公安)知县,以便就近侍养朱昂。

按照旧有制度,退休官员向皇帝辞行,只在皇帝办公的宫殿门外辞谢,但在朱昂辞行时,宋真宗特批朱昂进殿,给他摆放椅凳,让他坐着说话,给予了很高的礼遇,并指示他等秋天天凉后再上路。接见结束,宋真宗又派宫中宦官在皇家园林“玉津园”赐宴,“两制官”翰林学士、知制诰、三馆官员都出席,且下诏大家赋诗饯行,官员们都为朱昂感到荣耀。

朱昂用前后所得俸禄、朝廷赏赐的金钱的以三之一购买奇异少见的书籍,以背诵为乐,退休后闲居,自称“退叟”,著《资理论》三卷,献给朝廷,宋真宗下诏史馆收藏。他的弟弟朱协以纯正谨慎著称,官至主客郎中、宋太宗三子赵元份雍王府掌侍从讲授的官员“翊善大夫”,朱昂退休后给弟弟写信,招他回家,朱协也告老回家,兄弟都得高寿,时人把他们比作汉代以长寿著名的疏广、疏受兄弟。知府陈尧咨为他们的住宅题额东、西“致政坊”。朱昂在自己的宅院建了两个亭子:一名“知止”,一名“幽栖”。朱昂晚年颇好佛教书籍,且为自己写了墓志。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朱昂去世,享年83岁,他的门人给他私赠谥号“正裕先生”。宋真宗下诏赐予的家人财物,录用他的孙子朱适为官。

本传最后记,朱昂好学,淳厚,有高洁的情操,淡于荣利,任太子府官员“太子洗马”十五年,对之毫不介意,任翰林学士,没有公事从不到宰相办公的“政事堂”和枢密院。在越王府任职时,宋真宗为太子,了解他的操守,对他每每加以褒扬、提拔,但朱昂从未因私事向宋真宗提过要求,进退依礼而行,得到文人、士大夫的赞赏。

朱昂有文集30卷。

《宋史·文苑传》没有传后之“论”,撰者也就没有对周翰做出评论。但通过观鉴本传所记朱昂的行迹,我们能够发现,朱昂虽然有很好的行政才能,做地方官屡屡有优异的政绩,尤其能够处变不惊,平定叛乱,却心地仁善,以读书、著书为乐,且对为官的荣耀毫不介意,晚年更是“勇于和善于退出历史舞台”,可称是真正的文人之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