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218·另立皇帝不成得咎:宋太宗李皇后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218·另立皇帝不成得咎:宋太宗李皇后

宋太宗赵光义一生娶有3位妻子。第一位为“淑德尹皇后”,相州邺(今河北临漳邺城镇)人,父亲尹廷勋曾任滁州(治今安徽滁州)刺史,兄尹崇珂曾任保信军(治庐州,今安徽合肥)节度使。尹皇后是宋太宗在后周时所娶焉,早年去世,宋太宗即位为帝后追册为皇后。第二位为“懿德符皇后”,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是后周、宋初名将符彦卿第六个女儿,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嫁给太宗。宋朝建立的第一年即宋太祖建隆初年(960), 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开宝六年(973)九月,宋太宗封晋王,尹皇后改封“越国夫人”。开宝八年,尹皇后去世,年今34岁。宋太宗即位后追册为皇后。

宋太宗的第三位妻子为“明德李皇后”(960年-1004),潞州上党(今山西上党)人,《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有传。

本传记,李皇后是后周、宋朝大将李处耘的第二个女儿。开宝中,太祖为太宗聘为妃。宋太祖开宝九年,宋太祖为16岁的李皇后和宋太宗定了亲,但当年宋太祖去世,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皇后才入宫,当年19岁。雍熙元年(984)十二月,立为皇后。

李皇后性情恭谨、端庄、严肃,抚育宋太宗诸子、对宋太宗的嫔妃都很厚待。李皇后曾经生过皇子,但“不育”,没活下来。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去世,太宗的三儿子宋真宗继位,四月,尊李皇后为皇太后,住在西宫“嘉庆殿”。咸平二年(999), 也就是宋真宗即位的第三年,宰相请求宋真宗为李皇后建设新宫,宋真宗“从之”。四年,新宫建成,李皇后移居新宫,宋真宗“上”宫名为“万安宫”。景德元年(1004)三月十五,李皇后去世,享年45岁,谥号“明德皇后”。

李皇后去世后,遗体暂厝“沙台寺”。直到景德三年十月,才附葬在宋太宗的陵墓“永熙陵”。

《宋史》李皇后传的记载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如果读史只读人物本传,对传主的了解,往往失之肤浅。仅就李皇后传看,就没有记载李皇后在宋太宗去世是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就难于理解宋真宗为什么将她的遗体“暂厝”两年零七个月后从下葬。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二月初六,时年五十九岁的宋太宗生病。三月二十九,时任宰相吕端到大内宋太宗的寝宫万岁殿看望。吕端进殿后,发现宋太宗病已垂危,身边重要人物却只有李皇后和王继恩,不见太子赵恒。

吕端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以父亲的“恩荫”走上仕途,但从小聪敏好学,曾担任史官,学识丰富,且历任朝廷内外官职,沉稳、镇静,有器量、识大体,宋太宗对吕端很了解,也很看重。在提议任用吕端为宰相时,遭到部分朝臣反对,认为吕端“糊涂”。宋太宗根据多年体察,一锤定音:“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的吕端见到万岁殿中情形,很快感觉不对:按照惯例,先皇帝去世,太子应该在先帝灵前继位,为什么殿中却只见李皇后和王继恩?难道其中会有什么变故?吕端立即寻找机会,在上朝时所拿的笏板上写了“大渐”二字,命令亲信迅即出宫,送交太子赵恒,让他赶快入宫。“大渐”,是古代皇帝病危的专用词,吕端用“大渐”二字明白告诉赵恒,宋太宗病危,同时也暗示赵恒,作为太子,父皇病危却不在身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吕端的感觉是对的。自上月宋太宗患病,大宦官王继恩就一直有所行动,图谋在宋太宗去世后不立太子赵恒为帝,改立赵恒的大哥赵元佐。

王继恩在后周时进入后宫,在宋太祖去世时,太祖皇后宋氏指派颇受宋太祖信任的王继恩召太祖之子赵德芳入宫继位,王继恩却招来宋太宗,帮助宋太宗登上帝位。宋太宗上位后,王继恩青云直上,成为宫中最有权势的宦官。王继恩担心赵恒继位,自己的权势旁落、失去地位,决心不立赵恒,而改立有“狂病”的宋太宗长子赵元佐,使之成为任自己操纵的傀儡。

王继恩首先找到宋太宗皇后李氏。李氏入宫后曾生过一个儿子,但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从此再没生育。在李皇后看来,立赵元佐为帝,当然比立赵恒为帝更有利于保持自己在宫中、朝廷的地位。二人一拍即合,在宋太宗病势日渐沉重时,暗中联络参知政事李昌龄、李皇后的哥哥、禁军殿前司都指挥使李继隆、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知制诰”胡旦等人,计划一旦宋太宗去世,即发动政变,废除当了将近三年太子的赵恒,立赵元佐为帝。

宋太宗临终前,吕端问候过宋太宗的病情,安排太子赵恒尽快入宫后,回到宰相的办公地点中书省“政事堂”。

时间不长,宋太宗去世。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政事堂告知吕端。吕端将王继恩请到政事堂的书画阁,王继恩说明来意,吕端听后,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立即闪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阁中,并指派专人看守,随即赶往万岁殿。

李皇后在万岁殿接见吕端,对吕端说:“皇帝已经去世,立先皇的长子为帝,顺情合理。现在怎么办?”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有今日,现在先皇刚刚离去,怎么可以急匆匆违背先皇的遗命,提出不同想法?”

吕端一席话说完,李皇后再没有强硬的表示。

此时太子赵恒也已在得到吕端急报宋太宗“大渐”的讯息后赶到万岁殿。吕端见李皇后无言,将赵恒引到福宁殿庭院,宣布赵恒已经在宋太宗灵前继位。

赵恒登上帝位,第一次召见群臣百官。但或许是因为在宋太宗的丧事期间,或许是李皇后、王继恩继续作祟,赵恒接见百官时,面前却似太后“听政”一样悬着一道帘幕。吕端一见,当即挺立殿中,并不跪拜道贺,而是请求赵恒将帘幕卷起,上前审视,确认在“御榻”上端坐的确实是赵恒后(“御榻”,宋朝称皇帝的“宝座”为御榻,而非后世所称“龙椅”),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拜,高呼“万岁”。

为彻底消除政变隐患,在宋真宗登极后,吕端立即严厉惩处了参与“废立”阴谋的人员,李继隆因为是已经升为“太后”的李皇后的哥哥,宋真宗的“元舅”(大舅),被授予“使相”即在外任职的宰相荣誉称号,离开京城汴梁,到陈州(治今河南淮阳)任没有实际职权的节度使,贬任原参知政事李昌龄为官阶正九品的忠武军(治今河南许昌)司马,贬任王继恩为官阶从三品、没有实际职权的右监门卫将军,“安置”均州(治今湖北丹江口),胡旦则被“除名”,开除出干部队伍,流放浔州(治今广西桂平),没收全部家产。

一场废立阴谋化解,宋真宗赵恒在惊险之中登上帝位,且坐稳了位置。

虽然《宋史》本传有李皇后“抚育宋太宗诸子甚厚”的记载,但宋真宗此时还会记得,并不计较李皇后的废立之举吗?

也许,我们能从宋真宗在李皇后去世之后不为她举行丧礼,更不让她立即入土为安,葬入赵氏祖陵,看出一些端倪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