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鉴宋朝人·272·残酷无度:周莹 周莹(951-1016),瀛州景城(在今河北献县)人。《宋史·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有传。 本传记,周莹是“右领军卫上将军”周景之子。周景富有财产,好交结,先后在后唐、后汉、后周为官;习晓水利,曾经疏浚汴河河口,引郑州(治今河南新郑)城西河水入“中牟渠”,修筑滑州(治今河南滑县)黄河河堤,经累次升迁,官至“右领军卫上将军”。 宋太宗为晋王时,周莹得以在宋太宗身边做事。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宋太宗即位为帝,任周莹为侍卫“殿直”,率领武装骑兵巡警新归附的泉州(治今福建泉州)、福州(治今福建福州),周莹所率骑兵才数百,却抓捕强悍盗贼千余名,周莹因之升任侍卫“供奉官”。天雄军(治今河北大名)节度孙永佑、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转运使杨缄向朝廷称赞、举荐周莹,朝廷又派周莹到绥州(治今陕西绥德)、银州(治今陕西横山县党岔镇)巡察边防事务,回还后奏报宋太宗,很合宋太宗的心意,被提拔为制作、储存皇家所用鞍辔的机构“鞍辔库”副长官“鞍辔库副使”。 雍熙二年(985),周莹受任杭州(治今浙江杭州)、睦州(治今浙江淳安)等5州管理治安的“都巡检使”兼杭州驻军首领“都监”。其时恰逢以妖术迷惑人的僧人绍伦举行变乱,周莹将绍伦擒获,逮捕处死其党羽300余人,人们认为周莹残酷无度。在杭州3年任满,周莹改官职为“崇仪使”,实任沧州都监。后宋太宗召周莹回朝,任命他官职为“西上閤门使“”,遥领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定州(治今河北定州)、高阳关(在今河北高阳东)都监,加升负责接待外宾、少数族首领的机构“四方馆”长官“判四方馆事”。期间与郝守浚监督堵塞宋州(治今河南商丘)黄河决口,不久改任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军将“排阵钤辖”,历任天雄军知军、真定二州知州,就地升官职为“引进使”。 至道二年(996),周莹任满,适逢宋太宗组织5路大军、以妻兄李继隆为主将征讨西夏,宋太宗下诏命令周莹赶往军前,并授予他机密事务。战后回还,周莹受任“客省使”,实任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官员“签书枢密院诸房公事”,不久兼任“提点宣徽(院)诸房、(登闻)鼓司、登闻院”,与刘承珪一并任其职。 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刘承珪受命去河北路宣布宋真宗旨意,加升周莹官职为“遥领富州(治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刺史”。其时宋真宗听闻周莹母亲老病,很是同情,特意封其母为“武功郡太夫人”。当年秋天,周莹受任“宣徽北院使”。此前,宣徽使上朝排班位在枢密副使之上,周莹向宋真宗上表,请求位居枢密副使之下,宋真宗“从之”。 咸平二年(999),朝廷举行大阅兵,任命周莹为“随驾部署”。当年辽国入侵宋朝,宋真宗北上大名迎敌,周莹跟随,又任“驾前马步都部署”。 三年,周莹升任宣徽南院使、枢密院长官“知枢密院事”。其时适逢宋朝兵乱平定,朝廷命令将胁从者数十百人押送京城。西川转运使马亮在入宫奏报事情的时候,请求赦免这些人的罪过,让这些人回四川,周莹则认应当将其尽数诛杀。宋真宗指示二人在朝堂之上辩论、商议,经辩论,宋真宗认为马亮的意见正确,全部宽赦了这些人。 五年,高阳关都部署缺职,各地驻军将领无人足以当其任,宰相请求宋真宗从南、北宣徽使中选任。其时王继英任宣徽北院,宋真宗认为时任宣徽南院使的周莹熟习、通达军事,即任命周莹为永清军(治贝州,今河北清河)节度使,兼高阳关都部署、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排阵使。 周莹有一名属下钱仁度,颇有军功,与“虎翼军”低级军官“小校”刘斌相争,被皇帝侍卫“殿直”阎渥告发。宋真宗因为周莹的缘故,下诏不予追究,只是将刘斌调往别的部队。后辽国入寇,宋真宗下诏周莹率领步兵赶赴宁边军(治博野,今河北蠡县)支援。但当周莹率军赶到,辽兵已经离去,周莹当天就率军回了驻地。宋真宗得知后说:“莹何不持重稍留,让辽军不能猜测。轻于举措,不是将帅风范啊!” 景德初年(1004),周莹的母亲去世,周莹辞职我母亲守孝,但朝廷命他“起复”,戴孝履职,替代王显出任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期间,周莹曾召洺州(治今河北永年广府镇)骑兵1500前往大名,骑兵在途中与辽军遭遇,奋力作战,出现伤亡,周莹仍称骑兵消极抗敌,准备将骑兵全部诛杀。宋真宗得到战报,下诏赐予骑兵金帛,并告知周莹,不要治罪骑兵。 当年十一月,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大军攻打宋朝,攻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城下,宋真宗北上澶州,任命周莹为“驾前东西贝冀路都部署”。第二年,周莹改任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知州,不久改任永兴军(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知军,又移邠州(治新平县,今陕西彬州)知州,兼环庆路(治庆州,今甘肃庆阳)驻军首领“都部署”。其时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则村)党项族人内附,宋真宗下诏减少戍守军兵,回原驻地,以减省粮饷运输费用,同时写“手诏”晓谕周莹,周莹急忙上奏宋真宗,请求留驻部队,以显示兵威。宋真宗说周莹平庸懦弱,没有智计,任命宋初名将曹彬之子、一代名将曹玮取代周莹,改任周莹为澶州知州。 大中祥符初年(1008),周莹改任天平军(治郓州,今山东东平)节度使。第二年,改任镇、定路都部署兼定州知州,但转运使上奏宋真宗,称周莹在任玩忽职守,宋真宗命周莹回任澶州知州,但周莹到任后,境内屡有抢盗案件发生,宰相人为周莹任居将帅,不能以威望镇靖一方,请求宋真宗将周莹调任别的地方,宋真宗说:“让周莹在闲僻之地任职,正是要让他自我闲纵而已。”但仍下诏督促责备周莹,令他着力擒捕盗贼。而其时朝廷正征发军兵修整黄河河防,军中所给的粮食、干粮却多数腐败不可食,任务分配又不均衡,周莹却不加题恤,因之军兵亡命者众多。 七年,周莹入朝,之后朝廷命他回天平军,又因为澶州正对辽国来攻时的冲要之地,当地官员俸禄丰厚,稍后又任他为澶州知州。 九年,周莹生病,请求回京城。当年周莹去世,享年66岁,朝廷赠予他“侍中”荣誉职衔,起初赠予谥号“忠穆”,后改“元惠”,且升任他的两个儿子、供奉官周普、周显为“内殿崇班”,两个孙子周永昌、永吉为“殿直”。 本传最后记,周莹接近皇帝的机要职位,没有什么谋略,及至为官军旅,历任藩镇,没有大过别人的功业,按旧例,国家举行重大庆典,在外地的藩镇节度使不予赏赐,但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宋真宗封禅泰山,周莹镇守澶州,车驾经过时宋真宗却特意赐给周莹“袭衣”、金带、器帛;四年二月,宋真宗到汾阴祭祀后土,周莹时任定州知州,预先向宋真宗上言:“礼成,希望赐予的东西从治所支给。”人们都笑话他。 《宋史》传后之“论”说,周莹因在晋王府做事,以攀附宋太宗而致高官显贵,但周莹熟习、通达军旅之事,却颇伤于残酷无度,所以不能逃于鄙陋低劣之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