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观近鉴宋朝人•275·做人都无可取:陶榖

 文石斋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远观近鉴宋朝人·275·做人都无可取:陶榖

陶穀(903-970),字秀实,邠州新平(今山西彬县)人。《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二十八》有传。

本传记,陶榖本姓唐,后因避讳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名字中“瑭”之音而改兴“陶”。陶榖家族是北齐、隋朝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唐彦谦,历任慈州(治滏阳县,今河北磁县)、绛州(治今山西新绛)、澧州(治今湖南澧县)刺史,有善于作诗的名声,自号“鹿门先生”,父亲唐涣,遥领夷州(治今浙江宁海南)刺史,唐末之乱,被邠州统帅杨崇本杀害。唐涣被害时陶穀还在幼年,随着母亲柳氏到育杨崇本家,由杨家抚养。

陶榖十多岁能写文章,长大以“校书郎”出任单州(治单父,今山东单县单城镇)“军事判官”,期间写文章向宰相李崧自荐,李崧很推重他的文章,当时和凝也是宰相,与李崧一同奏请皇帝,任命他为“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后改任监察御史,在西京洛阳留守司任职,在后正官职为“虞部员外郎”。实任皇帝的文字秘书“知制诰”。其时恰逢后晋高祖石敬瑭废除“翰林学士”职位,之前翰林学士的职责和知制诰差不多,都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等文件,但翰林学士称“内制”,知制诰称“外制”,地位比知制诰略高,石敬瑭废除翰林学士后,陶榖兼掌“内外制”,一身而二任,但虽然词目繁多,陶穀所写文件却多数能表达石敬瑭的想法,为一时之最。

后晋天福天福七年(942),石敬瑭去世,少帝继位,赐予陶榖红色官服、官靴、笏板、“黑银带”。天福九年,加升陶榖官职为“仓部郎中”。

李崧在后唐时受命出使当时国号为“大契丹国”的辽国,尚未回国,后晋高祖石敬瑭推翻后唐建立后晋,进入后来定为都城的开封(今河南开封),把李崧的宅第赐给了大臣苏逢吉,李崧另有田宅在西京洛阳,苏逢吉也占为己有。李崧从契丹回还,见状把宅第文书献给了苏逢吉,但苏逢吉却“不悦”,而李崧的子弟也屡次对苏逢吉口出怨言。其后,苏逢吉诱使别人诬告李崧与弟弟李屿、李嶬等人,要将他们抓进监狱,李崧惧怕,称病不出。李崧的同族侄辈、后来的宋太宗朝名李昉当时任“秘书郎”,曾经问候李崧,李崧对李昉说:“近来朝廷对我有何议论?”李昉曰:“没听到别的,只有'给事’陶榖往往在人多的地方很诬毁叔父。”李崧叹气说:“我把穀榖自单州判官用为集贤校理,不几年提拔到为皇帝写文件的地位,我有什么亏负于陶氏子啊?”后来李崧被害,李昉曾因公事拜见陶穀,陶穀问李昉:“是否认识李侍中?”李昉整理整理衣裳,恭敬地说:“是我的远房叔叔。”陶穀说:“李氏之祸,我陶穀出了力啊!”李昉听后流下了汗水。

陶穀性情急躁轻率,曾与镇守兖州(治今山东兖州)的大将安审信集会,喝酒的时候发生争执,被安审信奏报石敬瑭。当时石敬瑭正姑息武臣,陶穀因之被贬任“太常少卿”。陶榖在任期间,曾向石敬瑭上言申明规条,革除司法机关积压案件、冤枉百姓的弊端其弊。石敬瑭“从之”。不久,陶榖升任皇帝的宰相府官员“中书舍人”,又上书请求教习为皇家服务的歌舞演员“乐工”、停用“二舞郎”,以及禁止百姓砍伐桑树、枣树烧柴,石敬瑭也都允准。

后晋少帝开运三年(946),赐予陶榖二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的金印、紫色绶带。

开运四年,契丹攻灭后晋,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在开封改国号为“辽”,称帝中原后不久北归,胁迫陶等后晋朝臣从行。陶穀逃到寺庙僧人住舍,穿上僧人穿的褐色粗布衣服,假称是僧人,但契丹军兵怀疑他有诈,每天好几次用刀胁迫他。陶穀颇精于观察天象,对一起的人说:“西南五星连珠,汉人之地应当有皇帝出县。契丹国主一定不得归国。”稍后耶律德光果然死在今河北藁城的“杀胡林”,陶榖观察天象,发现有勃勃光芒指向北方,说:“自此契丹自相鱼肉,永不乱华矣。”于是主动投后汉高祖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受任皇帝侍从“给事中”。

后汉乾祐年间(948),后汉隐帝指示官员“常参官”轮番进见,接受咨询。陶穀上言说:五天一上奏,不是旧制;请允许在朝群臣有所闻见,即不时上殿奏报。隐帝“从之”。

后周广顺元年(951),后周取代后汉,陶榖受任皇帝侍从“右散骑常侍”。

显德元年(954),后周世宗即位,升陶榖官职为“户部侍郎”。当年周世宗亲征北汉,陶榖跟随,其时原籍楚州(治今江苏淮安)的翰林学士鱼崇谅因为迎接母亲到京城开封,拖后到达,陶穀趁周世宗闲暇进言说:“崇谅滞留不来,是有心观察作战胜败。”周世宗因之对鱼崇谅颇为怀疑,恰好鱼崇谅又向周世宗上表陈说母亲有病,不能前来,周世宗下诏准许鱼崇谅回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就养,转而任命陶穀为翰林学士。

周世宗曾对宰相说:“朕观历代君臣治平之道,诚为不易。又念及后唐、后晋失德之后,乱臣黠将,篡位者多。现在中原刚刚平定,吴(今江浙地区)、蜀(今四川重庆地区)、幽(今京津冀地区)、并(今山西地区)尚未平附,国家政令未能到达,应该令近臣各作论策,引导经营策略。”指示翰林院副长官徐台符以下20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进献朝廷。众臣写成文章,只有陶穀与窦仪、杨昭俭、王朴认为国境与南唐相接,应该用兵攻取。周世宗自从在高平(今山西高平)打败后汉,就经常训练部队,讲求作战,想统一天下,看了陶榖等人的文章,很高兴地采纳了其中的建议,平定江南的心意更加坚定。

显德三年,陶榖升“兵部侍郎”,实任“翰林承旨”。周世宗留心农业,指示工匠用木版刻成耕地的农夫、织布的妇妇、养蚕女劳作的情状,放在后宫,同时思谋大力劝谕、考核垦田的政策,陶穀写了赞颂之进献。显德六年,陶榖加升官职为“吏部侍郎”。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宋太祖建立宋朝,去掉后周,升陶榖官职为“礼部尚书”,依前实任“翰林承旨”。陶穀在翰林院与另一位翰林学士、著名文人窦仪不和,而窦仪在众人中有名望,陶榖担心窦仪压制自己,附和宰相赵普与赵逢、高锡等人,共同排挤窦仪,导致窦仪终身未能出任宰相。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陶榖担任吏部考察、选任官员的部门“吏部铨”长官“判吏部铨”兼科考主考官“知贡举”,接着任主管宋太祖在开封南郊举行祭天大典事务的“南郊礼仪使”,大典使用的“法物”、制度,多数是陶穀所定,宋太祖乘坐的“大辇”,制法久已失传,陶穀自出心意,让工匠造作,为后世承用。其后,开封明德门即后来的外城正门朱雀门建成,宋太祖下诏命陶穀写了文章《明德门记》。

乾德年间,宋太祖指示“库部员外郎”王贻孙、“《周易》博士”奚屿一同考试品官子弟,准备录用。陶穀给奚屿写信,把儿子陶鄑参考之事托付给奚屿,但奚屿没有收到信,就以陶鄑考试合格奏报被了宋太祖,陶鄑受任“殿中省”官员“进马”。但不久,陶榖走关系为儿子谋职事的事情被人告发,宋太祖指示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审理,奚屿被贬任乾州(治今陕西乾县)属官“司户参军”,王贻孙贬任“左赞善大夫”,陶穀被罚两个月俸禄。

陶穀后经累次提拔,加升官职为刑部、户部尚书。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陶榖去世,享年68岁。朝廷赠予他“右仆射”荣誉职衔。

本传最后记,陶穀记忆里超强,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无所不读;收藏很多法书名画,善写隶书;知识广博,善于谈辨,但一心奔走升官,见到有文采的后学必极尽夸奖赞誉,对有名望的高官则则巧言诋毁排挤,喜好名声、忌妒同类。

当初宋太祖取代后周,准备“走程序”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但事情紧急,却没有周恭帝的“禅让”诏书,其时陶穀在旁边,立即从怀中拿出写好的诏书奉上说:“已经写成了!”宋太祖虽然用陶榖写的诏书完成“禅让”仪式,却很鄙薄陶榖。而陶榖却并不以为意,曾自夸说:“我头骨法相非常,当戴貂蝉冠尔。”貂蝉冠,是汉代宰相戴的帽子,后世用戴貂蝉冠比喻做宰相,陶榖说这话,意思是自己必做宰相,人们大多因之笑话他。

《宋史》传后之“论”说,自唐朝以来,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各掌皇帝诏书的起草,颂宣功德,但也负责谏止皇帝的缺失,不仅仅是文墨之职。宋朝建立,也是根据文采选用文臣,像陶榖的文采隽秀,也有可观。然而,陶榖预先写后周恭帝禅让天下于宋太祖的诏书,却遭到宋太祖的鄙视,终身不获大用,阴险邪僻,妒忌比自己有才、有声望的人,自以为高缺少检点,趋炎附势以希望荣华,构陷谗毁别人以谋取一己之私,都没有可取之处。

中国古人写史,讲究“在晋董狐笔,在齐太史简”,“不饰善,不掩恶”,我读《宋史·陶榖传》,每读陶榖事迹,心中都不免厌恶,至传后之“论”,则每每崇敬古代写史的人,崇敬古人写史的理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