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82篇:教研有感∣回忆出差期间读书写作的时光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7-15 发布于广东

回忆出差期间读书写作的时光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2016年调入教研室之后,出差的次数渐渐增多。带老师外出培训、学习,参加研讨会或教学论坛,外出考察交流等等,基本上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在外“漂泊”。出差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不是牵挂家里,一方面又有了整块的读书写作的时间。我天性不爱游玩,尤其是一个人出差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在酒店里安静地看书、写文章。可以说,很多书都是在出差期间读完的,很多文章也是在出差期间写成的。

参加培训或学术会议,会听到很多专家的讲座。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例如我参加过“南方教育高峰论坛”,参加过语文学科的研讨会,参加过人教社组织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年会等等,每每都能见到此前只能在期刊杂志上见到的专家,他们的讲座有的高屋建瓴,有的讲座精微深邃,有的讲座旁征博引,有的讲座幽默风趣。我的习惯是,听到一个能够引发我共鸣的讲座,一定会在当天晚上就写一篇学习心得。2016年到上海复旦大学参加培训,每天晚上准时写一篇白天培训的心得。后来,这一习惯“传染”给了团队成员,2019年我们到华中师大培训,提前安排好人记录培训内容,写作培训心得,提供给没有参加培训的老师学习。正因为有这样的习惯,我一般是不会向专家索要课件的,因为即使拷贝回去,也是“石沉电脑”,根本不会再去打开。以后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也要专门安排人撰写培训笔记和心得,最好形成一个集子,供更多的老师学习。对于其他老师而言,尽管不能在现场聆听专家的讲座,但通过阅读他人培训心得的方式,间接地接受了一次培训。对于写作培训心得的成员,等于将专家的讲座学习了两次,是更是有收获的。

有时候出差,我会带几本书,在高铁上、飞机上可以翻看几页,在酒店里也会利用早起和晚上的时间读书。比较惭愧的是,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上很无趣的人,不喜欢逛街,不喜欢游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写文章。当然,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游玩另当别论。记得2019年寒假刚开学,我就被排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一个长达20天的培训。那也是第一次那么长时间在外出差,感觉还是很不适应的。唯一的化解之道便是读书,于是在培训期间,我读完了代顺丽博士的《语文课程的知识炼制》、刘庆昌教授的《教育哲学新论》、吴欣歆教授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指要》、魏小娜教授的《真实写作教学研究》、汲安庆教授的《中学语文名篇新读》、施良方教授的《学习论》、曹勇军老师的《中美写作教学对话十五讲》等专业著作,写了20篇随笔,同时还完成了两篇论文。正是这些读书、写作的时光,有效排遣了我的烦闷和无聊。还有一次到贵州大学参加培训,我在高铁上、在酒店里读完了《风流去》,感觉很不错。

后来再出差,我渐渐改变了做法。出发时背一包书,回家时还得再背回来,来回都很费劲。此后再出差,我不再带厚厚的书,改为带薄薄的期刊。出差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读期刊上的论文。2018年,为了快速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读完一篇论文之后,在笔记本上记录这篇论文的优点,或者说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记录的内容包括作者、论文标题、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的亮点等。记录作者,让我能够经常与语文教育教学专家进行精神层面的“学术交流”,很多名师、专家虽然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记录标题,让我掌握了很多拟定标题的方法和技巧;记录框架结构,让我学习了很多论文展开的逻辑思路,并提炼出了不同论文的通行框架;记录亮点,让我学习了这些作者的观点、教学方法、文本解读匠心等等。总之,这是一件费力但收获巨大的工作。现在还记得有一次到从化出差,在酒店里阅读期刊到夜里11点,记录了多篇论文的要点与学习心得。第二天早上起来,意犹未尽,继续阅读,终于将带来的四本期刊全部读完,并对重要论文进行了记录。

再后来,我不再手写读文笔记,而是开始尝试一种“读文随笔”的特殊形式。即读完一篇论文之后,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学习心得,并提出支持或反对原作者观点的意见。我觉得这是更有用的学习方式,它使我真正实现了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的有机融合。阅读期刊的过程,可以获取很多前沿的学术动态,可以学习同行优秀的教学经验,分享同行的教科研成果。有时候在高铁上就能翻完一本杂志,特别有感觉的文章作特殊标记,等到酒店之后再写作“读文随笔”。写作频率保持在每天2篇,即早起写一篇,晚上写一篇;或者是早起去锻炼,晚上写两篇。所以每次出差,我都能写个五六篇读文随笔。手写心得,记录的文字毕竟有限,篇幅较短也不利于思维的培养,获得的知识与经验都是碎片化的;而每篇读文随笔,我要写2000字左右,这对思维、写作等都是一个考验。在每篇读文随笔里,我一般会记录论文的作者、标题以及发表的期刊名、期号等信息,而且以复述论文内容为主,穿插自己的认识和心得。有时候会在作者观点基础上适度引申,有时候会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思考谈收获,遇到和作者不一样的看法时,我也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还有的时候,我会发现论文在逻辑或知识方面的漏洞,一般也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来。通过这种形式,我又认识了很多专业同行,彼此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针对我不成熟的批评意见,论文作者都会很包容地加以理解。当然,通过这些随笔,很多同行也间接地认识了我,这样更有助于学术交流。我也称这种写作为“以文会友”。

出差期间阅读期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去的时候尽可能多拿一些,回来的时候只需要把笔记或文章带走,读完的期刊基本上就丢在酒店里了。或者说是:负载着期刊而来,满载着收获而去。疫情以来,出差的次数减少了很多,但利用出差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没有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