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同龢与李鸿章:家仇如何演变成国恨

 冬天惠铃 2022-07-15 发布于湖南

导读

“两朝帝师”翁同龢,因家仇同李鸿章结下梁子,时时处处刁难、排挤李鸿章,甲午一战,翁同龢借机倾陷,终使这位老臣签下了耻辱的《马关条约》,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什么样的家仇,竟然演变成如此国恨?


01.关系势同水火


翁家上溯三代是农民,但从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开始,翁家就开始当宰相,当帝王师,所谓“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院”。其长兄翁同书,也高至巡抚。翁同龢与李鸿章结怨,正是因为其长兄翁同书。
Image

李鸿章与翁同龢

翁同书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官至安徽巡抚。在任两年半,在同捻军(注:太平天国时期的北方农民起义军)作战的过程中,先丢定远,再丢寿州,遭到其顶头上司、两江总督曾国藩忍无可忍,上书弹劾。

那份杀机四伏的《参翁同书片》,相传出自李鸿章之手。结尾云“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句话十分要命,把官拜体仁阁大学士、皇帝师傅的翁心存拉出来,则令当国者不敢袒护,遂判翁同书死刑。

当时翁心存年过七十,卧病在床,听闻噩耗,急火攻心,病情加剧,于年底去世。鉴于此状,皇帝和太后以眷念师傅的名义,翌年改翁同书的斩刑为充军新疆。不幸的是,同治四年(公元1865),翁同书死于甘肃军营,享年55岁。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翁同龢不敢恨曾国藩,遂迁怒于李鸿章,此后处处排挤,时时刁难,至甲午一役而酿成巨祸,大清国运由此急转直下,无力回天。

不过,据后人考证,李鸿章代笔写奏章事件,并无确证。据翁同龢日记所记,翁氏所怀疑的代笔者,不是李鸿章,而是李的老师徐子苓。不过,翁同龢刁难、排挤李鸿章,见于史册,无可置辩。如果能够明确李鸿章不是《参翁同书片》的代笔者,那么,翁同龢与李鸿章的斗争,则无私怨的成分,纯粹出于政见与派系之争。

翁同龢为清流派领袖,属于帝党,李鸿章则为后党重臣。在当时,“以骂洋务为清流,以办洋务为浊流”。其实,清流党人,并非尽数反对洋务,如张之洞,从中央下派地方之后,反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大将,不过,翁同龢不在此列,他的头脑,偏向保守,对于洋务相当迂阔。办洋务的官员,被视为浊流,则属事实,浊流之中坚,便是李鸿章。所以说,哪怕基于清流与浊流之争,翁同龢与李鸿章,必定势同水火。

除了政见与派系之争,翁同龢一来好名,二来好权,可惜格局太小,这两点,皆成致命缺陷。野史载,翁同龢喜欢招揽名士,前提是这些人必须与他立场一致,愿意为他所用,结果是“广结纳而不能容异己”;至于好权,光绪一朝,翁同龢与当朝大佬大都不和,被他排挤的人,包括李鸿藻、张之洞、荣禄、刚毅等,当然更少不了李鸿章。

02.不给北洋海军拨款


5月,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与此同时,对侵略朝鲜蓄谋已久的日本也派兵到达朝鲜,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面对此状,却无心应战,虽然有北洋水师这支王牌,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取胜的把握,而这一切又与翁同龢有密切关系。

1883年到1895年的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增一艘舰艇,炮弹也是奇缺。定远舰上的巨炮炮弹只有一枚,镇远舰也只有两枚,其他小口径的炮弹也没多少。战备品如此奇缺,又怎能不败?

那么,朝廷每年拨给北洋海军的五百万军费哪儿去了呢?《中国海军大事记》光绪十七年载:“四月,户部决定: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暂停两年,所有银子解部充饷。”丁汝昌作为海军提督据理力陈,现在我国海军战斗力远逊与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五月,上谕说可以拨款,但到了秋天,还没见钱。不得已,李鸿章亲自出马,上谕也只是以“饷力极拙”(通俗地说就是没有钱)来敷衍。

而此时,只有以军机大臣、皇帝师傅的身份主管户部的翁同龢,才有如此的大的能耐,使拨款不能下来。

其实,买炮弹事情也是一样。当时,德国的工程师汉纳根,作为北洋海军的顾问,他在甲午战前两年建议李鸿章购买德国克虏伯厂制造的大开花弹,以供战斗舰上的大炮使用。李鸿章已经签发了命令,但最后却没有实行,原因就是翁同龢不给钱,说是没用的浪费。翁同龢此处处刁难北洋水师,不过是同李鸿章过不去。

而到了甲午之时,翁同龢对李鸿章的刁难,则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借战争整治李鸿章


甲午战争没开打之前,光绪皇帝早已摩拳擦掌,很想通过打赢这场战争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而慈禧一向小瞧日本,再者平时受够了洋人的气,也想通过打败日本警告列强。

而李鸿章则认为,中日实力相差悬殊,因此主张寻求国际调停,尽量避免战争。对此,翁同龢表态:“朝廷既然花这么多的银子搞军事现代化,总得观观效果吧。”于是,他力主添兵,速赴朝鲜(注:简单地说,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打了两个星期,李鸿章开始琢磨变通,想把俄国扯进来做外援,此建议却遭到翁同龢的反对。

9月16日,平壤失守。翁同龢得知消息后当场大怒:“李鸿章打仗老是搞被动防御,贻误战机。”他促使光绪帝颁谕“拔去李鸿章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随后,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损失惨重,翁同龢力主继续战斗,并被补授军机大臣。

从表面上看,这是“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争端,不过,这背后,翁同龢打的却是自己的小算盘。

翁同龢的门生王伯恭,是李鸿章的部属,与两派都有关系。据其所著《蜷庐随笔》,他曾试图调和翁李之争,特地从天津赶往北京拜谒翁同龢,力谏主战之非,翁同龢不以为然,笑话他书生胆小。王伯恭说:“知己知彼者,乃可望百战百胜,今确知己不如彼,安可望胜?”

这时,翁同龢说出了心里话:“吾正欲试其良楛(音kǔ读'苦’),以为整顿地也。”良楛,即精良与粗劣。翁同龢的意思是,我就是要借此机会,看看李鸿章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话,正好整他一把。

翁同龢的话让人毛骨悚然。这已不是是否主战的问题了。在主战的背后,身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与中日交战之际国事成败之时,不顾国家安危,宁可亡国,也要挟嫌报复,以私害公。一个秉执国政的人,如此自私自利,实在未免太过儿戏了!

甲午战败,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人人恨之。“七十老翁,蒙汉奸之恶名,几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势。”李方有慈禧太后的干预,变着法子为其作保。而此时,以翁同龢为首的一伙人却源源不断地挑他的毛病。


此时的李鸿章,官没有翁同龢大,面对翁同龢的排挤和非难,只能硬挺着。史载,李鸿章因为“庚子事件”(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又一次背上“卖国贼”的骂名而赋闲在家时,翁同龢派袁世凯试图说服他撂挑子不干,从而空下大学士的位子给自己,袁世凯当即被李鸿章骂了出去。李鸿章表示,只要自己一息尚存,翁同龢就不要指望当上真正的“宰相”。由此可见翁与李之间的仇隙之深。

翁同龢此后在政治舞台上也并没有呆很久。1898年春,光绪皇帝批准外国使臣的车马可以直入禁门,翁同龢对此表示反对。6月初,光绪皇帝拟在乾清宫接见外国使臣,翁同龢再次反对。光绪帝忍无可忍,翁同龢“颇被诘责”。

1898年6月15日,翁同龢被免去一切职务,逐回原籍,永不叙用。1904年,翁同龢在家郁郁而终。

来源:搜狐号-历史再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