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酽茶一壶 谈天说地 —— ✥ ✥ ✥
闻到香气了吗?在太庙的享殿中,缓缓前行,边走边看,时而驻足,细细赏观,过程中似乎有一股悠悠淡淡的香气缭绕周身。毫无疑问,香气是从大殿中的68根金丝楠木大柱发出来的。 作为木构建筑的中国古代宫殿,金丝楠木被明朝皇家确定为顶级的主料,尤其支撑大柱。所用金丝楠木支撑大柱的数量和粗细决定着宫殿的体量和规格。据此,建于明朝的太庙享殿就是当今存世最大的宫殿建筑,也是最高规格的宫殿建筑。 建庙堂祭祖,按《周礼》左庙右社的规制,太庙位于皇城左侧,与之前介绍过的皇城右侧的社稷坛相对应。 ![]() 疫情导游原因,从南池子进入,走太庙东门。 ![]() ![]() 太庙园内,叠山理水、花木扶疏、松柏参天,自成一处美丽的皇家园林。 ![]() ![]() ![]() ![]() ![]() ![]() ![]() ![]() ![]() 戟门 ![]() 戟门偏门 ![]() 太庙享殿 ![]() ![]() 享殿配殿 ![]() ![]() 太庙享殿之高之宽,均超过故宫内的最大殿——太和殿。再者,太和殿仅有6根金丝楠木大柱,咦,怎会如此之少? 只因如今的太和殿乃重建于清代,而明末时期金丝楠木即已濒临灭绝,清代皇家为重建太和殿也只找到了区区6根。 专家根据太和殿的台基座进行测算,推断之前建于明朝的奉天殿的规格超过太庙享殿。也就是说,奉天殿一定会用更多、更粗、更高的金丝楠木大柱,才能支撑奉天殿的体量。只惜,一场雷火将奉天殿化为乌有。 ![]() ![]() ![]() ![]() ![]() ![]() ![]() ![]() ![]() ![]() 太庙中有前、中、后三座大殿,前殿为享殿,中殿为寝殿,后殿为祧庙。享殿供奉已故皇帝牌位,寝殿收藏祭器,祧庙供奉皇帝远祖。 ![]() ![]() ![]() ![]() ![]() 这个时节的地黄花开得正好,居然长在了大殿的汉白玉台基座上。 ![]() 祧庙 ![]() 平日里,太庙北侧临近筒子河的地方,人少清静,非常适合坐在长椅上发发呆、闭目养神。 ![]() 《山河月明》播得正酣,这便看见了当年朱棣手植的柏树,睹物思人么? ![]() ![]() ![]() ![]() 写在后面:北京有几处看珍贵的金丝楠木大殿的地方,除了太庙享殿(68根),还有北海公园内北部的一座佛殿——匾额为华藏恒春的大殿(20余)、天坛祈年殿(28根)、十三陵长陵永乐皇帝朱棣陵寝的祾恩殿(60根)。 ![]() ![]() 猜您喜欢 好文推荐 点赞最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