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希濂晚年回忆:如果当初那30万国军真的撤到缅甸,后果不堪设想

 烛下青史 2022-07-15 发布于云南

1949年的国民党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节节败退,败局已定,逃往台湾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但是在国民党彻底失败之前,一些国军将领还是做过一些挣扎,试图扳回逆局。例如国军重要将领之一的宋希濂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曾经与胡宗南密谋了一个计划,那就是率领三十万军队向西南方向出发,进入缅甸地区,以待时机。

宋希濂与胡宗南带着希望和期盼与蒋介石汇报了这个计划,什么时间走,走哪条路线,带领哪些队伍都计划得十分详细周密,宋希濂与胡宗南二人可谓是信心满满,他们以为蒋介石一定会为他们的计划而欣喜。然而蒋介石的态度令他们意想不到,蒋介石说,这个计划必须终止。

被叫停的计划

宋希濂和胡宗南的计划被蒋介石叫停,他们只能放弃进驻缅甸的想法,老老实实地听从蒋介石命令,在大陆地区做最后的冲刺抵抗。但此时的国民党军队犹如将要燃放殆尽的烟花,军心溃散,统治地区逐渐缩小,毫无冲击力可言,最终迎来的结局可想而知,国民党只能败退台湾。

宋希濂被我军俘获以后,在晚年时期回忆起了当时他和胡宗南的计划,他深感惶恐。宋希濂表示,幸好当时的那个计划没有如愿以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那么宋希濂为何会在晚年时期突然醒悟?他所说的后果是什么呢?

刻苦学习,考入黄埔军校

宋希濂能够一步一步地进入军校读书,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那个年代,宋希濂与其他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并非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的家境还算殷实。因此,宋希濂从小就被送去私塾学习读书,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够长大后有所作为。

宋希濂就读于一所中学时,革命运动已经遍地开启,宋希濂也受到了革命思潮的影响,摒弃旧传统旧思想,做一名有先进思想的年轻人。宋希濂意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想要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加入到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中去。宋希濂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和革命实践经验,顺利地考入了当时有名的军校: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宋希濂收获了很多,不仅有军事理论和实践基础,还结识了很多能人志士,宋希濂在军事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他的良好成绩成为了加入革命队伍的坚实基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宋希濂还曾经写下了一封入党申请书,他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信徒”。

加入国民党,参加抗日战争

然而,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战备资源充足,又有美方军队的支持,宋希濂觉得似乎国民党军看起来更有优势。因此,由于种种特殊原因,宋希濂加入了国民党,来到国民党的队伍里工作,成为了一名受蒋介石看好的国军将领。

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以后,宋希濂成为了国军队伍里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主力将军之一,宋希濂多次带领国军打了胜仗,亲自歼灭无数日军。由于日军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他们还将战线拉到了东南亚地区,试图侵占我国边境地区,从西南方进攻。

于是宋希濂受命带兵进入我国云南边境地区,与日军对抗,防止日军突袭。在一次支援胡宗南的行动中,宋希濂与胡宗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这也成为了二人密谋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1949年8月的一天晚上,宋希濂与胡宗南在胡宗南的一处隐秘宅邸见面,而这次会面正是商讨带军队进驻缅甸的计划的好时机。

经过宋希濂与胡宗南的商讨,他们决定以进驻缅甸的方式,应对接下来的国内大变局,积攒力量以对抗势力越来越强盛的共产党。本来二人已说好先斩后奏,秘密实行计划,但是宋希濂觉得作为一个军人还是不能越级办事,所以宋希濂在行动之前把详细的计划和路线都上报给了蒋介石。

密谋计划终成泡影

可没成想,蒋介石看了这个计划以后,疑心重重。蒋介石此人向来多虑,他明确宋希濂和胡宗南的想法以后,认为宋希濂和胡宗南的葫芦里一定卖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药,蒋介石觉得这个计划恐怕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威胁。

因此,蒋介石因为担忧宋希濂的胡宗南的背叛,而叫停了这一计划,宋希濂和胡宗南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宋希濂只能听从命令,继续与解放军进行抵抗。然而解放军势如破竹,无论宋希濂再怎么精通兵法,也挽回不了局面,最终被我军俘虏。

宋希濂在晚年回忆到当初进驻缅甸的这个计划时,不禁感叹,当初这个计划幸好没有真的实施,否则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30万国军一旦进入缅甸,那么大陆格局必将发生改变,西南边境也将永无宁日。

而且,其他国家一旦参与到其中,那么中国将会再次陷入大规模的战火之中,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后患无穷。

看来,宋希濂自晚年才开始逐渐醒悟,逐渐看清世界格局,看清了和平的本质和重要性。

国泰民安是我党经过了百年的岁月力争而来的,其中的艰辛困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说得清的,作为一名军人,更应该坚守底线,以人民和国家为核心。如今的我们,也更加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昌荣盛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