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我带孩子去了这里…… 文:花样年华 1. 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武汉的天气骤变,由艳阳高照的初夏急转直下,雷电大风红色警报天气开启,本来说好带小康去石桥的图书大世界买书,被外面的风雨一阻滞,我抱歉地对他说改天。 “你说话不算话!”他气鼓鼓地说。 “天气不好,我们出去要被淋湿的。”我耐心地解释。 “我们可以打伞的。” …… “我们可以穿雨衣的。” …… “我不怕淋湿。” …… 好吧,我承认我没词。遇上这样一个拼了命要买书的小家伙,应该是父母的运气了。我实在不该借着天气说事。 打伞,出门。 2. 想起前段时间开家长会,我无意在群里说下午我去开家长会。家委会付雨瑶的妈妈马上私聊我,“听说您孩子的知识面很广,您来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家长做一个读书分享?” 我很意外,也很吃惊。说实话,我对孩子没什么要求,他看什么书,都由着他自己的爱好。家里教本、报纸、杂志、小说、诗词都有,他感兴趣翻一翻他自己的书,有时候也看看我的书。至于他看懂了没有?看完没有?囫囵吞枣还是走马观花?我不管。也不督促。他才九岁,字都认不全,苛求什么呢。 有时候,别把看书当做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要静手沐浴焚香最后坐在书桌前就着午后的阳光,或者晚上一盏落地台灯,一碟削好的水果……七七八八完了才开始读。那样,恕我直言,捯饬那个的时间比读书要多得多。 我们家三个书柜,我一个,他爸爸一个,小康一个。谁的书放谁的位置。 作为教育者,母亲,我听过很多人跟我说起自己的孩子读书坐不住,看不进书的事,家长为此烦恼透顶。打骂训斥都不管用。 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是环境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而不是过多的教诲与训斥,某一种意义上说,说教往往是无用的。你读书的姿态,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孩子读书的姿态。 把它当做喝白开水,我渴了,正好端起来就喝;书,抽起来就可以读。不论是在餐桌上、书桌上,还是地板上、床上,不用挑地方。不论是早上、中午、下午、还是晚上,不用选吉时。 让读书成为日常就好。 大概在很久之前,小康就这样了,到中百仓储,我们要买一本书回去,到户部巷也买书,甚至菜场里旧书摊上也要淘书回去。我想不出意外,他读完小学,他读过的书可能会超过我了。 那天,我简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家里有个读书的氛围很重要。读书,真的不要拘着孩子看什么,要看书的是他,看不看得进去的也是他。凭什么要买你觉得好,你认为对他有用的书?是他看,不是你看! 我妈以前对我说“强按牛头不喝水”,就是这个理儿。 3、 这段时间被刷屏的“范雨素”大姐不就是六七岁看砖头大的书,八岁看懂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吗,她说,没有一个人发现过,没有一个人表扬过我,我自己为自己自豪。她能写出那样打动读者的文字,难道是偶然吗? 虽然读了那么多书,范雨素却不算一个成功者,她离异,北漂,做月嫂,44岁无房无车。但是我却看到这个44岁的女人面对困难永不放弃、负重前行时淡定从容的精神,身处底层却不自暴自弃,乐观坚毅的态度。 她在爆红之后接受采访,并没有欣喜若狂,她冷静地说:“北京和我没有关系。我就是个过客。” 因为,她读过的书,让她的思想、格局、眼界、见识、底气都与一个普通的月嫂不一样。同样是保姆在雇主家做事,她看到的雇主也不一样。她写字,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金钱,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的精神世界。 反观很多人有房有车,月薪不菲,可是精神世界相当贫乏,不是为了金钱急功近利,就是为了地位处心积虑,为了权势卑躬屈膝。 日日焦虑,夜夜失眠。 他们被物质和这个社会的评价机制所钳制,不会拥有安宁、快乐、单纯,那么,又如何获得简单的幸福呢? 4、 朋友写了一篇文《书那么便宜,你还是舍不得买》,有人没有买书的习惯,ta可以爽快地花2万元买一件大衣,可是舍不得买本20元的书。 反正有那么多订阅号可以读,反正有那么多的网站可以看小说,反正找得到免费的电子版,反正可是逛贴吧。所以,很多人刷手机,低头族应运而生。 六神磊磊写过《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买学区房太贵你没有条件,买几本书你还没有条件吗? 关键是你的做派! 不爱看书的妈妈,又怎么会有爱看书的孩子? 不为读书投资的家庭,又怎么会有爱书的下一代? 狂刷手机的父母,又怎么不会有手机控的孩子? 5. 作为资深教师,我安利一点小建议:
5、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爱、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就去读书吧。 为人父母,自己爱学习,喜欢读书,无形中对孩子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把头带好了,孩子不会输到哪里去。一对衣着光鲜的父母,却从不看书,那么孩子最多延续外在皮囊。 高尔基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城市中那么多图书馆,省图、市图、书店、图书大世界、地铁自助图书馆,这些,都是孩子的好去处。 把孩子往哪里带,很大程度决定孩子以后几十年的路! 儿童没有阅读,他的人生经历一定会有欠缺,通过阅读带来的启发,能解决孩子视野和品格的问题。无疑,对于儿童阅读的重视,现在正是遍布全世界的一种潮流。让孩子日益感受阅读对于成长的意义。 是不是读书日不重要,是不是没钱也不重要,爱上阅读,爱上书,这一定是最棒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