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个心法 以时间为起点做决策,而不是以事件为起点做决策。 这是在插座学院何川老师那里学到的。 什么意思呢?以时间为起点,就是我就只有这么点时间,我只能选择一些事情去做,有些事情必须得放弃。 如果以事情为起点呢?就是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计算每一件事情要花多少时间?然后把这些事情列在待办事件里面,找机会去完成。 以事件为起点,事情会越来越多,永远不做不完。 于是就会发现,时间永远不够用。 规划的事情总是干不完,想做的事情总是抽不出时间。 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给家人打个电话的时间没有,陪孩子玩耍的时间也没有。 以时间为起点做决策,就是承认时间的有限性。面对很多事情,就会自动去做减法。 哪些事必须要做?哪些事可以不做? 哪些事情可以找人代替做或者用更好的方式做? 一天时间,一个人只能做好几件事。 以时间为起点,可以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第1个抓手 既然一天只能做好几件事,那么就要选择做有价值的事,否则谈时间管理也没有意义。 但我们并没有那么理智,在选择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的时候,往往倾向于选择做一些简单的无价值的事。 那怎么办呢?第一个抓手就是: 给事件排个优先级,用有价值的事件挤占无价值的事件的时间。 比如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会起来写文章,写的很晚,很困,对此我有点焦虑。 但回头一想,如果我不熬夜写文章,也有可能熬夜刷短视频,索性我就干脆直接把这段时间拿来写文章算了。 不要以为刷短视频,很轻松,刷着刷着会上瘾,上瘾过后是空虚无聊,也一样会焦虑。 当有时间出现空档的时候,就会不自觉找事做,强行用重要的事情去占领,其他无价值的事情,就没有用武之地。 就像年轻人买房,其实是最好的省钱方式。 不买房,你的钱也不知不觉就花掉了,买了房子你自然就会避免一些无关紧要的消费,钱就被逼着存在房产上去了。 时间和金钱一样,把它强制花在有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情上,你就没时间去做无价值的事情。 第2个抓手 不过这种强制性逼自己去做有价值的事情,需要非常强的自控力和毅力,要坚持太不容易了。 比如每天半小时跑步锻炼,这个事情就很有价值,但坚持会很难。 怎么办呢?第二个抓手: 让开始变得更容易。 为什么看完一本书的计划迟迟没有去实现,而每天却能刷公众号文章十几篇。 因为我们刷公众号文章,是一件随时触达的事情,你只需要打开微信,醒目的标题就会吸引你自己进去看,然后一看就停不下来。 看书的话就不容易,要到自己的书房,翻到想看的那本书,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才能好好看进去。 有时候找半天没找到也就放弃了。 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一个月能抽出时间写一篇就很不错了,因为太麻烦了。 要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有一台电脑,才能开始写。 后来,后来我下载了手机的订阅号助手,打开APP,随时随地可以写,直接用手机打字就可以了,于是,我可以做到一周更新几篇。 再后来,我发现,手机输入法有语音功能,我直接点开语音识别,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口述一篇文章初稿,再经过简单的修改和调节便成了一篇文章。 有朋友说你现在更新越来越频繁了,是不是最近比较闲? 我说不是,只是这个时间的效率更高了,有很多文章,我就坐在马桶上口述写的。 所以如果你想完成一个月读两本书的计划。不要把书放在书架上,摆的整整齐齐,而是要把它放在你随处可见的位置。 最好多买几本同样的书,沙发上放一本,床头柜放一本,车上放一本,办公桌前放一本,随时看到,随时翻阅。 如果你想要启动锻炼计划,不如就直接把跑鞋放在你的卧室门口,起床后就可以直接换上。 如果想要自己多喝水,那么把饮水机放在你的办公桌旁边,把水杯放右手边。研究表明你的水杯放在右边,你喝水的量会比放在左边提升几倍?因为方便嘛。 让开始一件事情变得容易,就能轻松切换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去,从而放大时间的价值。 总结一下: 时间管理一个心法是以时间为起点来做决策,而不是以事件为起点做决策,这样就可以避免时间不够用的焦虑。 具体怎么做呢?在面对一堆事情的时候,要去做减法,选择有价值的事情来做,那些没有价值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花钱让别人去做,强制性让有价值的事情占领空档的时间。 但做有价值的事,往往不是舒服的选择,启动成本会很高。怎么克服呢?就是要让一件事情的开始变得更加简单,让事情随时随地可启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