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说,你有时间去看一下《狗十三》,一部挺深刻的电影,当女主角吃下狗肉的那一瞬,她和这个世界和解了,和虚伪的成人世界和解了。值得一提的是背景就是西安这座城,你会觉得很亲切,美中不足的是陕西方言说得不太好。 黄海的电影海报,捕捉的是情绪,因此更像诗。海报,音乐,剧本(文学),影像(美术)、视觉艺术,所以我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但每一种艺术形态,又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独立于电影存在。 坂本龙一的电影《终章》,其中有大量的电影配乐,情感表达和电影衔接得天衣无缝,当大屏幕上放着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影片《末代皇帝》里溥仪离开紫禁城那一段,让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一点儿不过时,真正的艺术描写的是永恒。听说新中国成立后,溥仪去办户口,派出所问了几个问题,你叫什么?你的地址?你的家人?家庭地址——紫禁城!十八岁,我和丁丁第一次来到北京,来到故宫,我不断感慨道:这居然是一家人住的地方;丁丁说,没错,只住过两家人。 张爱玲极喜欢电影的,一次和亲戚朋友刚到杭州,听闻某电影在上海公映,遂连夜赶回。她也写了不少影评和剧本。她评价《侬本痴情》,她说,顾兰君和丈夫决裂,临行时伸出手来和他握别。若在西方,这一幕很自然;但在中国,就不然了。中国人虽然在应酬场合也会握手,但在生离死别的一刹那,绝不会握手的。女作家的心、眼真是敏锐。如同《白鹿原》里田小娥被黑娃他爹鹿三杀死的时候,喊着:答啊!两个字似有千钧力!剧本的力量,来自对生活、人性本质的洞察。 昨天,有学生问我怎么写《大学语文》的作文,我说除了多读多写多练,没有任何捷径。还有一点就是,写作也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心灵的理解力、悟性,人生阅历和阅读的积累,字句反而是最表面的功夫了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钢琴课》,海报:蓝天与白云,沙滩与白浪,女主角爱达和她的钢琴,天地间如此孤独!钢琴就是她的生命,我也爱极了此片的配乐。爱达在剧中是个哑巴,但是她的情感全从钢琴键(配乐)中流泻出来了。 实力派女演员霍利·亨特独立完成全片的演奏,九四年此片和《霸王别姬》一起拿下金棕榈奖!孙康宜教授曾写过影评,她说《霸王别姬》符合所有经典影片的元素,《钢琴课》和它并列,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两部影片都是我的最爱,怎么说呢,我觉得他们的风格不太一样,没办法放在用一个尺度去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