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艺术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由我来谈这个话题,好像有点儿自不量力,不过我看见朋友说有些书法是艺术,而有些不是,我对他的见解不以为然。评价艺术和非艺术,并不在于创作者是谁,农夫,还是文人,而是如下几点:

真气逼人。真,不一定是善,也许是恶,或者别的什么,但一定要真!真实地,又高于生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中国古代绘画,虽然是写意,但却气韵生动,来源于生命本身的生生之气,好的艺术家就在于能捕捉到这股灵气。魏晋时代的绘画,“人比山大,河不容舟”,也是那个高扬自我精神的时代特征!前段时间,去王维辋川别业时顺便游了一下水陆庵——秦岭深处的“敦煌”,六朝时代的古刹。整个建筑清幽古朴,庵内彩塑栩栩如生,人物雕塑立足故事情节,注重场面动感,表情、动作、神态,千载之下如在目前,动人心魄!猛一抬头,看见金刚怒目,心里不由地一颤,仿佛一道闪电照在身上,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而菩萨俯首低眉,笑看人间众生,拈花一笑之间又消解了你内心的恐惧。

情动于中。情感,艺术感染力正来源于此!我从艺术作品里读到的全是爱,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相通了。有段时间,我有怨气就发泄在文章里,后来发现那样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回忆文革期间他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可以感到先生胸中一股强烈的不平之气。我很同情先生的遭遇,但是文字却不能算是好的,和先生其他作品相比。如他的《旅德十年》,当他要回国的时候,房东太太非常难过,他们分别的时候,什么也没说,但我印象很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个异国的人,虽然是房东和租户关系,但却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人生的苍凉与寂寞都在里面了。

的确,好的作品,是艺术家和这个世界抗争所产生的,这中间当然也包括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但真正的艺术家,他们把这些都放下了,和这个世界和解了,底色是爱,大爱,还有悲悯的情怀,且能入能出,可以体会每个人的感情,但这种情感又是普世的,和人类共同的情感相通。

师心独见。我们共有一个世界,艺术家独有一个世界,无论哪种艺术都是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独特理解的反映。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的原诗相比,境界明显阔大许多,对生死,兴衰,时间的感悟也不同。试比较其中两句,苏轼的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苏辙“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表面上只是字句的不同,更深一层的是对人生本质的理解不同,苏轼比苏辙看得更透,才之高下自现。所以李泽厚才会说“苏轼诗中那种人生的空漠感比谁都强烈”。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张爱玲笔下的上海,都极具个人情感色彩,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也存在一定的距离。

这都是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真正的艺术书写的都是人生!爱与死亡,对生死大问不停地拷问,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