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感叹诗人生在唐代很不幸,被李杜的光辉掩盖了,工程师老母亲说,那就是他们的时代氛围呀,明星和群星交相辉映。 的确,唐代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向往唐代、向往曾经的长安,不断地追忆,不断地模仿,但时代氛围却一去不返。 我们把诗人结交的朋友称为“交游”,我记得我师兄就曾做过一个诗人的“交游考”。宋代苏轼,与画家文与可米芾、书法家黄庭坚、高僧道士、诗人都有交往,宋代的文化氛围成就了苏轼;唐代则成就了李白。 728年,李白在湖北襄阳黄鹤楼巧遇42岁的孟浩然,相见恨晚,喝酒论诗,但孟浩然还要去扬州,李白送别写了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我们最熟悉的是《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后来,李白见到孟浩然,又写下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仰慕孟浩然,孟浩然这种自由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李白。 742年,42岁的李白在长安遇见了82岁的贺知章,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惊呼李白为“谪仙人”,并用金龟换酒给李白接风。这件事只会发生在唐代,并且是盛唐!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狂”和李白性格中某些特质暗合了。不仅如此,贺知章还把李白请到家里,引荐给长安的朋友和唐玄宗。让我想起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欧阳修第一次看见苏轼的文章,就想这个人的文章将来一定会超过我的啊!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看见比他小三十岁的苏轼的文章不仅没有嫉妒,还想着怎样才能帮苏轼出人头地。这就是苏轼遇到的时代,宋——华夏文明造极的时代! 744年,李白和杜甫相遇了,他们前后相处了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也写了很多诗给李白,是真正的知音,“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历来“文人相轻”,但这两位大诗人却惺惺相惜,我每每读到他们的故事都感动不已,诗坛上两颗最亮的星星相遇了! 咸阳的学生说,咸阳修了一座桥,当地人觉得很可笑,桥身是秦代的风格,桥头是汉代的,桥基是现代的。我想,没错,这就是当代的审美风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