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悲剧人物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窦娥冤》里的窦娥固然是悲剧人物,但我认为还有真正意义上更悲剧的人物,不一定死了,往往是活着的。

比如《飘》里面的阿希里。战争前,他和白瑞德一样都洞若观火——南方必然失败。白瑞德可以倒卖军火,可是阿希里不能,南方贵族的身份使他必须扛起枪去为注定的结果牺牲;战争后,无论是白瑞德还是斯嘉丽都很快“转型”成功,适应了新的资本运作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美国就是靠他们建起来的。阿希里就不同了,他虽生犹死,因为他所生存的“土壤”——南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已经随风而逝了。他只剩下了一个空壳,他不能死,因为还有温柔的梅兰妮。当梅兰妮死了,斯嘉丽本来以为阿希里会爱自己,可他发现阿希里整个人像被掏空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刻,阿希里从精神上死了,梅兰妮死时,阿希里也从真正意义上死去了,可他(的身体)还要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二战中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天,很多人军国主义者自杀了。当一个时代和时代下的群体失去意义时,那么历史中的个体何去何从?(无关乎正义与否,从人的角度去考量。)

还有《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利,“白月光”(文中有一句话,你就像月亮,不冷也不热,我不爱你)妻子娜塔莉娅和像一团火一样热情的情人阿克希妮亚,无论你爱或者不爱,都从生命中消逝了。信仰?格里高利不仅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徘徊,也在不同信仰的军队面前徘徊,结果哪一派都不信任他,他失去了一切,在绝望和痛苦中回到家乡——顿河河曲。我忘不了小说的结尾:格里高利抱住了生命中残留的唯一的——儿子米夏洛,儿子对他说妹妹去年得白喉病死了……中学时代,我第一次读到这里,就有一种人世两茫茫的感觉,虽然那时候人生并没有开始。那时,脑子里就装了一个“顿河”,装着格里高利和阿克希妮亚,知道他们不对,可你没办法不爱他们。

当然,格里高利也是悲剧人物,悲剧人物充满了矛盾,而这种矛盾是不可协调的,活着的比死去的更悲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