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少儿编程实实在在地收智商税,不过这个智商税收的不是家长,而那些想靠这个风口赚取红利的商家们。 1、少儿编程目前应该还是一个新的教育行业,每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一些热议。会有践行者、会有推动者;会有观望者、会有旁观者;当然会有抨击者、会有阻碍者。 为什么会有抨击者和阻碍者呢?(1)固化思维看待问题?(2)新的行业撬动了他们原有的蛋糕?(3)自己不想成长,也不希望别人成长?(4)新东西不了解,抨击下再说?...... 2、少儿编程绝不是成人编程教育的缩减版。所以我们抨击前,需要以少儿编程的角度来看待这门学科。而不是站在成人编程教育的角度看待它,站在成人编程的角度看待,那这样的少儿编程必须抨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同数学,这也是一门学科,可以说是多么深奥的学科。谁又敢说搞懂了呢,难度就说数学很深奥,孩子不要学习?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少儿编程到底学什么,为了培养什么。如果你脑海里面理解的少儿编程是那密密麻麻的英文代码,天啦,恐怖。或者是稍微了解点小朋友接触了那看似很low的Scratch,又会觉得浪费时间。那只能说是外行看内行,不是感觉简单就是感觉复杂。 如果说少儿编程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成为程序员,去理解深奥的编程知识,那可以很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是一种思维的培养,一种品质的养成呢。 如同英语,多少人学了十几年也抵不过一个3岁孩子的口语,那是语感是思维是一种潜在的东西。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阶段性和着重点。 不妨我们真正的站在少儿的角度重新看看编程,我们再继续交流 3、个体有错行业无罪,少儿编程是一个新的教育行业。不可否认它的前行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没体系,没师资,没规范,没......一片乱象。 难道因为这些不完善就砍掉一个新的教育形态吗?每个新的行业,新的公司,新的程序,新的功能不都是从脏乱差一步步走出来的,逐渐走向真善美吗?哪有一诞生就革命的行业,哪有一注册就在纳斯达克敲钟的企业,哪有一发布就收获14亿用户的APP,哪有一开发就不存在Bug的功能。 俞老师的新东方是从一栋尾楼里走出来的,那时候的新东方可能存在比现在少儿编程还糟糕的现状。但是这个行业没有放弃,这个伟大的公司没有放弃,这个伟大的企业家没放弃,最终有了优秀的教育上市企业。 英语也从一个卖国贼的学科变成了一门必修学科。 原谅一个新鲜行业的不足,包容一个新型行业的缺点,这是一个成人应该具备的素养。 当然在一个行业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伟大的企业,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靠着信息不对称赚取红利的不良分子。我们要做到的不是诋毁一个行业,而是帮助这个行业扫除这些害群之马,再或者至少你不要来添堵。 4、少儿编程,我觉得它只是一个名字。它的诞生不是因为编程,更不是因为人工智能,而是它代表着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就算没有少儿编程,也一定会有另外一门学科来弥补灌输式教育的不足,这是时代的脚步。 编程是一门非常适合用来锻炼逻辑思维的学科,因为编写程序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和运用逻辑的过程,所以说学习编程对逻辑思维的培养非常有效和重要。 但是这些也恰巧是计算机最擅长的,未来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面前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围棋已经是一个非常需要思维计算的项目了,但是也抵不过计算机那么强大的运算和分析。 那么什么是不容易被替代的呢? 人类的品质,探索的精神,创新的意识,文明的艺术,更高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少儿编程重点不在于学习编程软件的使用和编程语言,而在于思维的锻炼。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尽情的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方法,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少儿编程不是必学科目,它和舞蹈、围棋、钢琴、跆拳道一样是一门学科。但是让孩子接触一下,感受一下,或许孩子就是一位天才少年呢?我们不需要去培养一位天才,但是或许可以发现一位天才。就像孩子接触舞蹈、围棋、钢琴一样,如果郎朗没有接触过钢琴,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就少了一位钢琴家呢。 我觉得孩子都应该去学习一下编程,换种思维看待下问题和世界,感受下计算机的魅力,至于学到什么程度,那就因人而异了。毕竟:艺术家更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似乎艺术家也可以不懂编程。 我们虽然不一定可以给孩子插上一双翅膀,但至少我们不应该剪断它那原本就具备的翅膀。 你绝对不后悔的Python书 买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