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专注于儿童思维教育,读了大量书籍,做了深层思考,进行了各种实践,收集了不少反馈,也形成了自我的认知体系。我想把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欢迎前来批判,一起研讨,共同成长。 《终身幼儿园》这本书,我认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去读一读。 因为它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创办幼儿园的书,而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培养创造力的书。(作者是Scratch之父——米切尔) 目录 一、创造性学习螺旋 二、我们对创造力的误解 三、“4P”学习法则 四、给学习者、家长、设计师和开发者的10条建议 扫码用视频来看书 一、创造性学习螺旋 你认为这一千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蒸汽机、电、计算机,还是其它的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这本书籍《终身幼儿园》的作者——米切尔·雷斯尼克认为是幼儿园。是不是特别的惊讶,我们几乎很难把幼儿园和伟大的发明联系起来。 因为他认为幼儿园让曾经“广播式教育”变成了“互动式教育”。而这样一种探索式、互动式、自主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很好的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眼睛,“重新创造”这个世界。 (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幼儿园是识字和算数训练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老师讲了一个童话故事,听完老师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开始搭积木,开始他们建造了一座城堡,然后搭建了瞭望塔,不断的增加积木,越搭越高,最后塔尖翻落,孩子们重新搭建思考如何让塔楼更加的稳定。 想象:在刚才的例子中,孩子们首先想象出的是一座城堡,以及住在城堡里的人,发生的事情。可能有王子,有公主,构建了一个有生命的村庄。 创造:仅仅想象还不够,孩子们要把想法变成了行动,创造出了城堡、塔楼和故事。 游戏:孩子们在不停地修改和重建他们的作品,试图建造一座更高的塔楼和添加新的故事情节。 分享:一组孩子合作建造城堡,另一组孩子合作创造故事,两组孩子相互交流想法。孩子们对城堡的每一个新构想都可以变成推动故事情节新发展的契机。 反思:塔楼倒塌时,老师会走过来鼓励孩子们思考它为什么会倒塌,带着孩子们分析,拿出一些可供学习的照片或者事物,展示摩天大楼的照片,比如底部比顶部宽,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 从想象又重新开始:有了城堡是不是要一个村庄,是不是还要更佳丰富故事。 这也就是创造性学习螺旋: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然后重新开始 二、我们对创造力的误解 创造力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很大也很难定义的问题。《终身幼儿园》使用了4个误解,带我们重新认识创造力,同时提出了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则。 误解1:人们通常会误解为创造力只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它只在于画家、诗人。其实远不止于此。 误解2:只有一小部分人有创造力。其实创造力是有“大C”和“小c”之分的,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是新的,是由我们想出来的,哪怕是细微的改进都是创造力。 误解3:创造力来源于洞察力。很多创造力的故事都来源于一个“顿悟时刻”。比如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了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牛顿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奥古斯特.凯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了它自己的尾巴,于是发现了苯环的结构。 其实1%的灵感是在99%的汗水积累之后。“顿悟时刻”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它也只是创造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它是在大量探索和思考后的关键点。 误解4:创造力无法被教授。 人们确实没办法教授创造力,但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构建适合培养创造力的环境,教授思维方式。 三、“4P”学习法则 4P学习法则是“Project项目”、“Passion热情”、“Peers同伴”、“Play游戏”。 项目: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叫做PBL,基于项目的学习。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学习模式,从项目出发,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对应的资料学习知识,然后解决问题,总结吸收知识。 我曾经写过的一篇关于知识的学习是这样说的: 学习知识1》学习知识2》学习知识3》考试的时候运用到知识3还有知识4? 项目制,则不同,它的链路是这样的 确定项目目标》遇到问题》产生思考》进而学习》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 热情:当人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时,他们会更加积极,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止如此,热情和动力让他们更有可能迸发出新的想法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他们对兴趣的投资有了新知识作为回报。 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低地板,高天花板,同时把墙拓宽。 同伴:大多数时候,思考和行动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是在与事物互动的环境中,在游戏、创造事物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跟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分享想法,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相互借鉴彼此的灵感。 这里我更想强调老师如何转变身份变成同伴,老师可以充当4种角色。 催化剂:在化学中,催化剂提供了化学反应的“火花”。同样老师和辅导员也能提供加速学习进程的火花。老师可以展示一些项目示例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示范种种可能性。一般来说,提问是老师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的最好方法。正确的问题,可以促进学习者探索和反思。 顾问:老师应该成为“幕后指导”,而不是“台前智者”。我们的目标都不是“提供指导”或“提供答案”,而是了解学生,并找出支持他们的最佳方式。 连接者:老师和辅导员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就为学习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支持,老师需要把学习者与其他人联系起来。 协作者:鼓励辅导员和老师做自己的项目,并邀请年轻人参与其中。或者参与到学习者的项目中,充当其中一员。 游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一种游戏化的学习场景可以给孩子带来冒险和实验挑战。对于游戏方式来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决定制作什么,以及如何制作。鼓励还是修修补补不断的迭代更新,告别做题的那种必须一次性正确的压力。 四、给学习者、家长、设计师和开发者的10条建议 马拉古齐在他的诗《其实有一百》写道 给学习者的10条建议 1、从简单的开始做起。 2、做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3、如果你不知道改做什么,那就先瞎折腾吧 4、不要害怕尝试(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