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浮洋高义村~有故事的古村

 散行光影 2022-07-15 发布于广东

高义村

    高义村,属潮州市浮洋镇。南宋绍兴年间,林氏始祖由福建蒲田松潭乡石狮巷迁此创乡。据说,林氏祖先出发前,长辈嘱咐一直往南走,若挑担的绳子在哪断了,那里就是创乡之所。就这样,当时林氏祖先的担子落在了沟渠边,就在此落地生根,繁衍后代,名字也就地取材,称为“沟墘”。当时林氏先祖在此创业,是凭借手工磨针出名,村民家道殷实,且富贵不忘仁义,契合“高义薄云天”的典故,因此,“沟墘”就被冠上“高义”的雅称。

高义村很多地方都有故事,村里的榕树门也是名声在外。还有,高义村是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同志的出生地,村里有程林公祠的创建者正是林若书记的父亲林丕观老先生。奔着这么多看点,某天就骑行来了。



1. 榕树门






当初来高义村的冲动就是这个榕树门。看后无不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据说这棵古榕树有200多年的树龄,根须发达,交错盘绕,其中一根自然竖起,弯曲成门,置于路中,根围达1.6米,“根门”是方形,宽2.5米,高2.0米。







2. 云路庵


高义村的云路庵,庵门两侧墙上用贝灰浮雕制作了赤兔、青龙两匹“神马”。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因个人原因命人把潮州境内的关爷庙通通拆毁。那时,高义村的云路庵香火正旺,人们偷偷把原来位于韩江护堤边七都祠的关爷庙里的关爷寄放到了云路庵,两匹神马也随同而来。但是这两匹神马常于夜间到附近田园偷吃农作物,村民们烦恼不堪。新安村民黄老四决心弄个水落石出。一天午夜时分,黄老四听到一阵风声,眺眼望去,暮色中,两匹神马从高义云路庵奔来,两眼发光如炬。等到天亮,他把夜间所遇奇事告知大家。为了不让神马继续吃掉庄稼,主管请来了善于绘画的高人,用贝灰雕的形式,把神马“请”到云路庵门墙两侧,并用铁钉钉住,从此,神马再也不会乱走。



3. 有程林公祠


有程林公祠,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同志故居,建于民国时期。有程林公祠的创建者是林若书记的父亲林丕观老先生,目的是为了纪念其清朝末期位登大夫之先父林有程,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后代。内设林若同志生平图片展示馆,展出林若同志在各个时期的工作生活片段。

去时大门紧闭,也就没有进入参观。可以看到祠堂正门两侧的家训:成人在始,教子有方......虽有大智,自满则封。家训大意:教育必须从小开始,必须以善为本,正品德为本,不论俗气,不得自满。





4. 贤可公祠



以前,村里有一户人家,专做石蜡生意。由于当时各地石蜡材料紧缺,这户人家的老板娘决定提高石蜡价格。一个来自上海的客户以高出平时的价钱要定下石蜡。谁想,当时老板娘由于尿急,打了个寒颤,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客户以为她还不满意,又把价钱提高一倍。老板娘憋着尿没吭声,客户横下心又提高一倍价钱。老板娘做梦都不敢想,怕客户反悔走人,立刻答应。这笔意外的横财让老板娘发了家,随后与家人商量,认为横财来得突然,需做功德求平安,便以赚来的钱建造了这座富丽堂皇的“贤可公祠”。这就是“打一冷颤建一座祠堂”的故事。

贤可公祠目前破败不堪,只剩大门,其它基本没了。内里已经被改建许久,只剩断臂残骸。



5. 随拍




    

   


看点攻略 

1. 榕树门、云路庵、有程林公祠、贤可公祠相距都不远。村口会看到莲花池,沿右边方向绕村一圈,就基本可以找到。

2.  有程林公祠在大夫第里面,要大夫第大门进去才看到。看下面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