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古村落】高义村和它的奇闻轶事(2)

 广东黄汉光 2015-07-09

 “打一冷颤建一座祠堂”

贤可公祠

  村书记又带我们来到村里颇具气派的贤可公祠。这公祠的砖雕、石雕、木雕、彩绘等装饰,让人目不暇接。里面还有一个戏台,足见当年其主人的富贵程度。村书记说,这就是传说中起于“一个寒颤”的祠堂。

  原来,当时高义除了磨针业发达,其他行业也风生云起。那时村里有一户人家,专做石蜡生意。由于当时各地石蜡材料紧缺,这户人家的老板娘决定提高石蜡价格。一个来自上海的客户已高出平时的价钱要定下石蜡。当时老板娘由于尿急,打了个寒颤,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客户以为她还不满意,又把价钱提高一倍。老板娘憋着尿没吭声,客户横下心又提高一倍价钱。老板娘做梦都不敢想,怕客户反悔走人,立刻答应。这笔意外的横财让老板娘发了家,随后与家人商量,以为横财来得突然,需做功德求平安,便以赚来的钱建造了这座富丽堂皇的“贤可公祠”。不过,踏进公祠,昔日气势恢弘的公祠如今也破壁残垣,屋橼下原来那精美的木雕也退却了原来的颜色,而戏台前的天井,也被利用起来种起青菜……这里的一切仿佛在告诉人们,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

  云路庵墙上雕“神马”

云路庵

  一圈转下来,已经接近中午,阳光拥抱着整个村落。我们不觉来到了高义村的云路庵。庵前的一处开阔地,此时有人正在晒稻谷。

  云路庵不是很大,但是却很奇特,庵门两侧墙上用贝灰浮雕制作了赤兔、青龙两匹“神马”。在古代,马多用于征战,庵是宗教静修之地,庵门墙上画马,实在是不多见。据村里人讲,别小看这两匹马,它们不但大有来头,而且与一个潮汕名人、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还有关联。

  据介绍,云路庵建于明朝年间,坐北向南。当时的云路庵富丽堂皇,内设十八罗汉。明朝嘉靖年间,潮州贤达、官至兵部尚书的翁万达因其父被屈,迁怒关公,遂将潮州境内关公帝庙通通拆毁。位于潘刘村五都祠的关帝庙也难于幸免。潘刘村民为了保存公关像,偷偷把关公像放置云路庵内。云路庵门面两匹石马,据传是随关公而来的。后来神马常于夜间到附近田园偷吃农作物。为了不让神马继续吃掉庄稼,主管请来了善于绘画的高人,用贝灰雕把神马“请”到云路庵门墙两侧,并用铁钉钉住。从此,神马再也不会乱走。

  “蟹地”祖厝与“文武井”

浓浓的乡村气息

  来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错过观看“蟹地”祖厝与“文武井”。这古村落分新厝、旧厝两座祖屋,现今的村民,便是建造祖屋祖先的后裔。作为祖屋后裔的村书记,当然不会让我们错过观看的机会。

  在相距不到50米的贤可公祠,打出来的井水是清冽的,但位于这两座古屋一横巷的两口水井,打出来的水却都是蟹黄色的。自古以来,几经大旱,池塘田园龟裂,可这古井旱不竭、涝不溢,味道甘醇,称誉为“文武井”。几百年来,“文武井”成了全村的活水源,养育了高义村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走近古井,依稀可见井口被绳索磨下了无数条发亮的深槽,烙下了古老的历史印记。古井的旁边有一个“石脚桶”,就在我们参观时,还见村民在井旁打水洗衣服。

  在高义村,每走一步都有一个故事。这里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当地人的爱惜和保护下,这些古宅从没有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里,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方式。

  2012年,高义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也是实至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