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细读:《坐在土掌房前的彝族老人》

 诗歌鉴赏 2022-07-15 发布于四川

​阿牛静木:民刊《夜行者》主编,诗人,诗评者。

文本细读:《坐在土掌房前的彝族老人》

众所周知世代居住在祖国大西南的彝民族是一个诗性化的民族,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吟诵诗歌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仪式,比如彝族年火把节时的祈祷经。老者逝世时的送魂经引路经,婚礼上的可智雄辩等等,构成了一个民族日常生活的精神谱系。据我了解云贵川大多数彝族人都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所以彝族人在诗歌方面有着非凡的领悟力和创造力,比如诗人柏叶就是其中的一位。柏叶不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创作者,小说,报告文学等皆有建树,此文还是重点谈谈他的诗歌《坐在土掌房前的彝族老人》。

一、
族群经验在柏叶的诗中表现的很明显,往大的说这种历史经验在每一个彝族诗人的写作中成分都比较的大,只是部分诗人的写作表现不是那么的明显。比如像这首诗:我总是看见一个彝族老人/孤独地坐在一所随时面临坍塌的/土掌房前沉思,春风拂过来/他身上的披毯成了一面飘扬的旗/他的沉思像一树深秋的落叶/久久弥漫在土掌房的四周/他的形象,使我想起在岁月里任凭风吹雨打的石雕《坐在土掌房前的彝族老人》(节选)。初读这首诗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感动,一种贯穿于历史族群记忆深处的感动,真诚,热烈。坦率的说此诗诗人并没有运用任何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手法,但一点也不影响此诗的艺术性,相反我们能看到这首诗所蕴含的一些诗学意义。
①、史诗因子。史诗是彝族诗歌写作的一大传统,了解彝族汉语诗歌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彝族诗人写作上有一种史诗因子,不管是多短的诗,此诗虽然在体量上达不到一首史诗的标准但从内容来看,这就是一首现代袖珍版的史诗。我们来看诗,此诗虽然表面写的一位老者但如果我们再仔细推敲,揣测并不会那么简单,如果此诗单单就写的一位老者那么总体上这首诗的艺术性将会大大的折扣。
②语言质朴。单从此诗而言,此诗在语言措辞上比较的质朴,智慧之中稍显几分笨拙。这里的笨拙丝毫没有贬低之意,相反这种笨拙是一种大智若愚般诗写澄明状态。干净,利落,忠于自己的内心,没有一点点当下圆滑的诗写现场的混乱不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的精神高地要比所谓手法,技巧要重要的多。
二、
厘清了此诗的两个诗学意义,现在具体到诗歌文本进行一些解读。首先诗的首节给了我们一个形象:一位彝族老人。到了这里我们还看不出任何的信息而在诗中接着就出现了,坍塌,土坯等词。何以此言?诗人首先刻画了一位彝族老人,然后用了上边的坍塌等凸显出了老人的落寞与坚守。在一个古老的彝家村寨人们纷纷搬迁而只留下一位风雨飘摇的土坯房和一位守望者。到这里诗中就出现了两组对立物。①古老与现代②外来与本地。接着诗人写到:我不知道他在春天里沉思什么/我看见,当黄昏的斜阳/缓慢地把面前的土掌握/拖进迷蒙的暗影里/他双眼里溶满了浑浊的泪水/这时,我真想靠近他/轻轻落坐在他身边/倾听一会儿/他的心跳/然后再看看/他那些坠落在尘土里的泪珠/是否浸湿记忆里忽灭忽明的星光。第一节诗人并没有介入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描写,而第二节诗人就以在场者的身份进行了一些心理暗示。虽然是暗示但欲说还休并没有直接点明或说破。第二节在情感上表现的比较的热烈甚至达到了两位一体的境地,一时之间到底老人就诗人?还是诗人就是那么老人?到了第三节诗人才回过神来:然而我不敢轻举妄动/我知道我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怀旧的彝族老人/重要的是/我面对着一个/生离死别的历史瞬间/一个比草根依恋春天/更炽热更深沉的灵魂。诗的最后一下子把整个格调给拔高了,也就是另一重境地,把老人上升到了民族,时间,生死上。使整首诗显的更加的宏大。而且诗人用一升一将,一唱三合的方式把此诗的乐韵表现的非常完美再加上诗人别出心裁的结构不落痕迹的写出了一种沧桑感,所谓跌宕起伏就是如此。
202207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