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水的成因及等级划分

 涛儿_dlwangtao 2022-07-15 发布于辽宁

图片

降水(precipitation)是一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现象的统称。

它是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是水循环过程的最基本环节,又是水量平衡方程中的基本参数。

降水是地表径流的本源,亦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降水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与时间变化上的不稳定性又是引起洪、涝、旱灾的直接原因。

——降水的形成——

图片

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夹雪、米雪、冰雹冰粒冰针等降水形式。三个条件:

充足的水汽

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较多的凝结核

当大量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雨区,如果这里存在使地面空气强烈上升的机制,如暴雨天气系统,使暖湿空气迅速抬升,上升的空气因膨胀做功消耗内能而冷却,当温度低于露点后,水汽凝结成愈来愈大的云滴,云滴凝结增大,合并碰撞增大,相互吸引增大,上升气流不能浮托时,便造成降水。

人工降水就是根据自然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需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并与其他云滴碰撞合并而增大形成降水。对于不同的云,需采用不同的催化方法。

——降水的种类——

图片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体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大气中气流上升的方式不同,导致降水的成因亦不同。按照气流上升的特点,降水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对流雨:由于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造成不稳定的对流运动,使气块强烈上升,气温急剧下降,水汽迅速达到过饱和而产生降水,称其为对流雨。对流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随雷电现象,故又称热雷雨。从全球范围来说,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通常只见于夏季。 

地形雨:暖湿气流运动中受到较高的山地阻碍被迫抬升而绝热冷却,当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凝结降水,也就是地形雨。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锋面雨:当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时,暖湿气流交界面上升而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称其为锋面雨。锋面雨一般具有雨区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温带地区,包括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锋面雨占有重要地位。 

——雨——

图片

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称为雨,按其性质可分为:

连续性降水,时间长,尺度中等;

阵性降水,时间短,强度大;

毛毛雨,形如牛毛。

根据其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具体通过降水量来区分。

降水等级划分表

降雨名称

12h降水总量/mm

24h降水总量/mm

毛毛雨、小雨、阵雨

<5.0

0.1~9.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雨

15.0~29.9

25.0~49.9

暴雨

30.0~69.9

50.0~99.9

大暴雨

70.0~139.9

100.0~24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无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

暴雨:倾盆。

——雪——

图片

小雪:12h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h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h内降雪量1.0~3.0mm或24h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h内降雪量3.0~6.0mm或24h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h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h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图片

图片

水梦丹青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