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现场学习力”想到 的

 小赵作文 2022-07-16 发布于重庆

李政涛教授在讲到教师必须锤炼“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观课、写课”六课技艺,其中观课一项,他指出观课就是看你的现场学习力。

这个词给我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深深地为自己的现场学习力惭愧。

比如,今天听了两个讲座。上午是徐颖老师《基于单元整体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下午是何捷老师《解读新课标——线教师可行视角与路径》。那么,当曲终散场的时候,我留下了什么?

特别是徐颖老师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基于她之前对《琥珀》的教学尝试和思考。而对于她那次的教学尝试和思考,我也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来整理,可是很遗憾,我今天又像是第一次听到一样,而且没有开启半点新的思考。

我翻开之前自己写下的对她这堂课的评价,看到了那次评价并没有站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身去思考,还是照着惯性在说。没有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也如张华教授说到的,没有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张咏梅老师说的鹰之眼、蜻蜓之眼都是不存在的,说得没有个章法。至于到底是什么之眼交给听的人去辨别。那么,在小学高段就要训练学生的“有依据地想和说”,于我都是一个短板。

我今天也拍了很多照片,也可以像就像我之前的好多次学习一样,花很多时间去做实录。但是今天我再一次看到,单纯地做个实录,不管我做得多么辛苦,是徒劳的。

这种方法不奏效,那就换一种方法,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合上笔记本想想,今天到底给我听到了什么?听懂了什么?听出了什么?

一、徐颖老师强调基本概念理解

徐颖老师今天的讲座由三部分组成:(1)育人的目标是什么(2)学习基本概念(3)基于单元整体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实践(教材中的样子、任务群的样子、两者的对目标达成的作用)。

是的,在明确育人目标之后,徐老师带着大家学习基本概念。像专家一样思考,就是需要从概念入手,认识、理解、然后做出来。厘清明确这些概念之后,我们的后面的交流才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歧义。还有,在明晰概念的过程中,实际也是在思考我到底要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我到底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我似乎还处在依赖阶段:有人全程跟踪指导,做出来,有人指出哪些地方有哪些问题,再去做,再指导。怎么实现自我指导了,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先理解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概念,然后去做,再反思调整。

这算是精神上的一种断奶提示。

二、何捷老师解读课标的方法

这是何捷老师今天讲座的核心,一线教师如何解读课标:从宏观到微观整体把握、逐字细读、提取关键词、摘录+关联、对比阅读。

哈哈,这些方法是不是很简单?是的,很简单。听着何捷老师用这些方法解读“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我好像也有些听明白了。同时,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要把这理念实践到课堂中去的时候,我还是会一团糨糊。

那么这中间缺的是什么?缺关联,缺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然后反馈再实践这样的关联过程。

三、结构化

这是今天两场讲座反复提及的一个词语“结构化”。正如徐颖老师所做的比方:学生学的一个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是珍珠,那么结构化就是找一根线将这些珍珠穿起来。

“像专家一样去思考”也是结构化的一个表现。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对一个结构不能再藏着掖着,摆在明面上来,让学生可见可感。当然有的时候也不是我要可以藏着掖着,是因为我自己的结构化也没有完善。

这就让我想起“我的植物朋友”作文教学。当时是把这个任务整合进学校的油菜花课程里完成的。但是,我并未将这次习作所在单元和学生一起去建立结构。后来到期末的时候,有孩子竟然认为这次习作没有上。

没有翻看笔记,写下的这些,应该就是我今天所听出来的吧!这现场学习力,还真有得训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